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88120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图书编校质量与语言文字差错防范周 奇讨论四个问题:1.图书编校质量的标准;2.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出错类型和原因;3.语言文字差错的编校防范;4.编校人员要建立语言文字优势。一、图书编校质量的标准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行政法规形式,为图书质量制定了标准。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将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法律意义的产品质量标准,就是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准许进入市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已经进入市场的必须撤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最本质的内容。制定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目的就是保障消费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图书也是一种消费

2、产品,精神消费产品,也存在“消费安全”问题,同样需要可操作的市场准入标准。 规定中的“合格”标准,就是图书市场准入标准。规定将图书质量分为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个项目,并给每个项目制定了合格的标准。四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内容质量”是图书质量最本质的表现,因为图书是内容载体,图书的价值在于其负载的思想文化信息。西方出版业有识之士,把出版业定性为“内容产业” ,这是很有见地的。“编校质量” 是个新概念, 规定里没有确切的定义,通常理解为:图书成品的差错率,主要指语言文字差错率。消灭差错是编校工作最基本的任务,所以把“差错率”作为衡量编校工作质量的一个尺度。 规定第三条規定:

3、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即为质量不合格图书。规定为什么将语言文字差错率作为评价图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为图书里的思想文化信息是通过文字记录的,语言文字质量对内容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南朝文论学家刘勰指出:“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心,指思想,思想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要通过文字来记录。鉴于此,他在文心雕龙中提出著书立说的三条最基本要求:章无疵,句无玷,字不妄。清代校雠学家戴震说得更明白:“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科学的思想文化内容,需要通过正确的字词准确地表达。用字、用词错了,会影响思想文化的准确表达,从而影响图书载道、明道的功能

4、,影响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规定为图书编校质量制定的量化标准是: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不合格图书不得进入市场,已经进入市场的必须撤出市场。这个“万分之一”就是图书编校质量的红线,也是图书市场准入标准。规定的出台,将图书质量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我国行政立法体系,包括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两个层次。中央行政立法又包括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部委的立法。 规定是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并颁布的,属于国务院部委的立法。行政立法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行2政机关行使职权、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既然是立法,自然具有拘束力,这种行政行为是

5、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行政行为实施后,相应个人、机关、组织都要受该行为的约束,不能做出与该行为相抵触的行为。为了依法管理图书质量, 规定制定了对不合格图书生产者的处罚规定。第十六条: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 3 万元以下罚款。第十七条: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 30 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 30 天内全部收回(不得重印发行)。第十九条:一年内造成三种以上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

6、责任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三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二、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出错类型和原因为了保障图书质量,必须做好编校工作,把语言文字差错及其他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而要消灭语言文字差错,就必须了解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出错的类型和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防范。“书面材料”这个概念,是从古代校雠学借来的,指图书出版前的文字材料。现代书面材料,指作者原创作品、编辑发排书稿和校样。这三种材料,都可能存在语言文字差错,因而都是灭错的对象。书面材料语言文字差错有六个类型:(一)文字差错;(二)词语错误;(三)语法、逻辑错误;(四)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五)数字

7、使用错误;(六)量和单位使用错误。前三类差错出错频率最高,对出版物质量影响最大,所以着重讨论对前三类差错的防范。(一)文字差错文字差错主要有:错字、别字、漏字、多字、错简、错繁、使用异体字、使用旧字形。错字和别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错字: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错字。别字:是字但用在此处不当,即此处当用甲字却误用了乙字,这乙字就是别字。通常说的错别字,主要指别字。别字在图书里出现频率最高,是编校工作的重点防范对象。咬文嚼字编辑部组织专家审读了大量书、刊和报纸,整理出“最常见的100 个别字” 。31.按(安 )装 2.甘败(拜)下风 3. 自抱(暴)自弃 4.针贬( 砭)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8、) 7.松驰(弛) 8.一愁(筹) 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 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 (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 候)车室 26.迫不急(及) 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 臼 36

9、.烩(脍)炙人口 37.打腊 (蜡) 38.死皮癩(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 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 )望 45.水笼(龙) 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 迹 51.萎糜 (靡)不振 52.沉缅( 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 指 56.沤(呕) 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 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 鹊)起 64.发韧(

10、轫) 65.搔(瘙)痒症 66.欣尝(赏 ) 67.谈笑风声 (生) 68.人情事(世) 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 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 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 (徏) 77.洁白无暇 (瑕) 78.九宵(霄) 79. 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82.膺(赝) 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 犹)如 85.竭泽而鱼 (渔) 86.滥芋( 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醀(蘸)水 90.蜇( 蛰)伏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

11、坐阵(镇) 94.旁证(征) 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 )意妄为 99.编篡(纂)100. 做(坐)月子。这 100 个别字,都是规范汉字,但都用错了,而且反复用错,所以具有典型意义。分析这 100 个别字,可以找到错用别字的主要原因:我对这 100 个别字进行了初步分析,找到错用别字的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没有掌握汉字简化的规范100 个别字里,有 6 个是没有掌握简化字规范而造成的:1.“重叠”错作“重迭” 。 2.“天翻地覆”错作“天翻地复”3.“啰唆”错作“罗唆”1986 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 ,恢复使用 4 个曾被简化的字:像

12、、叠、覆、囉不再作象、迭、复、罗的繁体字处理,囉类推简化作“啰” 。这样,像和象、叠和迭、覆和复、囉和罗又是含义不同的字。叠,义为“一层又一层” ;迭,义为“一次又一次” 。重叠即一层加上一层,只能用“叠”不能用“迭” 。覆,义为“倾倒” ;复是復和複的简化字,义为“往复(復)” “重复(複)” ;“天翻地覆”即天地倾倒,形容变化极大,只能用“覆”不能用“复” 。囉,本是语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后跟“唆”组成“囉唆” ,表示言语繁复。囉恢复使用后,类推简化作“啰” 。4.“向往”错作“响往” 向,本指北边的窗户。古代房屋,坐北朝南,南边开门叫做“户” (单扇门) ,北边开窗“向” ,以

13、便空气对流。 诗.豳风:“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塞向4墐户”就是封闭门窗。向有“朝向”义,因而引申出“方向” 。向又是“嚮”的简化字,义为“趋向,归向” 。所以,向是一形二字。 “向(嚮)往”就是心所趋向的意思。“响”是“響”的简化字,本义“回声” ,无“趋向”义。所以:不能用“响(響)往” 。5.“蓝天白云”错作“兰天白云”兰,是“蘭”的简化字,不是“藍”的简化字, “藍”类推简化作蓝。6.“瞭望”错作“了望”1986 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注:瞭,读 lin(了解)仍简作“了” ,读 lin(瞭望)时作“瞭” ,不简化。1986 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里都许多说明性注释,例如:藉

14、口、凭藉的藉简化作“借” ,慰藉、蕴藉的藉,狠藉的藉,仍用藉;餘简化作“余” ,在余和餘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餘(如“餘年未多”),餘类推简化作馀;徵简化作“征” ,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的“徵”(zh) 不简化。编辑校对必须注意这些注释。第二个原因:不明了成语的含义。在书面材料中,常见成语里错用音同或形似别字,主要原因是不明了成语的含义。例如:“旁征博引”错作“旁证博引”表面看,是“征”错作“证” ,其实问题出在对“旁”字含义的误解上。旁是个多义字。本义“广泛” ,别义“侧边” 。古书上有“旁求俊彦” , “旁求”不是“从侧边求” ,而是“广求” 。征是一形二字,本义“走远路” ,又是“徵”的简化字

15、,义为“搜集” 。 “旁征博引”的含义是:广泛搜集,大量引证。人们对“旁”字的含义,只知“侧边”而不知“广泛” ,就自然地联想到“寻找旁证”,而将“旁征博引”错作“旁证博引” 。“走投无路”错作“走头无路”走,金文和小篆都是会意字,上大下止,大,表示人甩开双臂,止,代表脚,大止组合,甩手迈腿,会意为“疾行” ,即跑。现代意义的“走” ,古代叫做“步” ,如“邯郸学步” 。投,也是会意字,由手和殳组合,殳,古代一种竹制兵器,用手掷殳,会意为“向目标掷去” ,引申为“前去” 。走投,意思是“前去依靠别人” 。本想投靠,却无人接纳,因而陷入绝境。这就是“走投无路”的原始含义,不是“走到头发觉无路可走

16、” 。“针砭时弊”错作“针贬时弊”砭,远古时代的石针,又称砭石。砭和针,都是古代治病的工具,都是名词。“针砭”做动词用,当“指出”讲, “针砭时弊”即指出弊端。贬,贝(货币)乏,货币购买力下降,即贬值。引申为降低官职(贬职),又表与褒相对义(贬义)。砭、贬同音但义异。“趋之若鹜”错作“趋之若骛”骛、鹜二字形似音同,极易混淆错用。两个字都是形声字。表音的偏旁都是“敄” ,故同音。表义的偏旁不同, “骛”从“马” , “鹜”从“鸟” ,这“马”和“鸟”决定着两个字的本质区别。骛从马,本义“纵横奔驰” ,引申为“追求” 。5“好高骛远” 、 “心无旁骛”二句中的“骛” ,都是“追求”的意思:“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心无旁骛”比喻专心致志心无杂念。鹜从鸟,即“鸭子” 。 “趋之若鹜”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走死地如鹜者,其实为财用耳。 ”意思是:像成群鸭子一样不顾死活地往前奔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