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答案)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2787960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1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答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题)参考答案: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C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对自卑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对孤独2、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A )A 临床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问卷法3、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B )A 最近发展区 B 关键期 C 印刻期 D 潜伏期4、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B )A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B 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C 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D 社会攻击和关系攻

2、击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C )A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 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C 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 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6、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C )A 前道德阶段 B 自律道德阶段 C 他律道德阶段 D 后道德阶段7、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A )A 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 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C 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 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8、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

3、表明儿童获得了( D )A 性别化 B 性别认同 C 性别稳定性 D 性别恒常性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 )A 印刻期 B 潜伏期 C 最近发展区 D 关键期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210、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 (BC )A 工具性攻击增多,敌意性攻击减少 B 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C 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D 身体攻击增多,言语攻击减少11、中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 C )的过程。A 个性化 B 道德化 C 社会化 D 学习化12、艾里克森认为,个

4、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 )A 亲密对孤独 B 勤奋对自卑 C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信任对不信任13、 ( B )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A 华生 B 班杜拉 C 劳伦茨 D 斯金纳14、研究者选取 2、5、8 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这是( C )研究。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序列设计15、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是躲避母亲的拥抱。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

5、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 C )A 混乱型依恋 B 反抗型依恋 C 回避型依恋 D 安全型依恋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 2.5 分,共 2 题)1、 什么叫做 生态系统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2 什么叫做父母教养观念

6、: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具体包括 3 个方面: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儿童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是被动接受外界影响,还是积极主动地获得发展这类问题的基本看法;发展观是指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或看法;父母观是指对父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的看法。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3二、论述题(每题 5 分,共 2 题)1 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横断研究的优点是研究者能够在

7、较短时间内找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横断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被试通常来自不同的群伙,因此横断研究中发现的不同年龄段被试之间的差异除了年龄或发展带来的差异外,还同时包含了不同群伙之间的差异。横断研究的另一缺点是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次测查,所以不能看到被试的发展变化情况。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组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追踪考察。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间内反复观测和测量同一组的个体,它可以考察同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模式,还可以从中发现一组被试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最后还能考

8、察导致发展变化中的个体差异的原因。纵向研究也有其缺点。首先是耗时耗费资金,特别是追踪时间较长、样本量较大时。其次是被试流失,影响样本的代表性。第三,研究问题的实效性,纵向研究不适合那些时效性非常强的问题。第四,纵向研究仍然存在群伙效应问题。最后,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更新的更有效的研究工具,从而使研究者陷于继续使用原来的工具还是改用新研究工具的两难状态。2、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1、艾森伯格提出的解释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模型。该模型把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3 大部分: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2、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

9、注意。能否注意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方面影响。个体因素又受社会化历史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个体对情境的解释,受特定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影响。3、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决策过程重起主要作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起主要作用。个人目标层次体系在两种情况下都对助人决策有影响。4、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是否采取行动受个人能力、人与情境变化两方面因素影响。亲社会行为结束后产生的自我评价对以后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5、评价。优点:各种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机统一在一起,阐述了作用机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缺点:仅适用解释满足他人需要的亲社会行为。没有考虑生物因素。其他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