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导师论文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85169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6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顺导师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印顺导师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印顺导师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印顺导师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印顺导师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顺导师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顺导师论文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印順導師對佛教教制的關注與思考 1 印順導師對佛教教制的關注與思考 釋心皓論文摘要 印順導師一生浸霪於佛法,他對佛教的教理、教史和教制,都有相當驚人的研究成果,其論教制的文章集中於教制教典與教學 、 中國佛教瑣談 、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和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等著述。導師對教制的關注源於其人間佛教的理念而來,教團是衡量教門興衰的重要標誌,佛法的是否真正興盛,可以從教團制度的成敗得到反映。因此佛門教制的革新和建設,也是人間佛教的一個重要內容和任務。 導師十分關注中國佛教發展的教團制度,對佛教教制作了佛制和祖制兩方面的宏觀概括。他認為,中國古代向國家的管轄制和禪僧的叢林制兩方面演化的佛教僧制,

2、對於僧徒的管轄和佛教的維持,從總體看仍是十分有益的。然而近代中國形勢劇變,佛教內部的叢林古制老態龍鍾,弊病百出,教制實有重新建設之必要。導師在中國佛教瑣談一文中對於中國佛教的現狀,如付法與接法、傳戒與供僧、叢林與小廟等沒落變質的現象,作了一番分析和批評,他對於不起實際作用且軟弱無能的佛教組織是極力批判的。導師指出,佛教制度經過二千五百年的變遷,不再是舊制所能束縛,應該有為適應現代社會作出調整的覺性和勇氣,依承佛制,參酌古今,發展出更合於佛法的教制僧制。這包括僧團制度的健全和在家佛教的建設,所以導師希望僧眾與信眾,都能健全組織,共同來復興中國佛教。 關鍵詞: 戒律、教制、僧才培養、教團、在家佛教

3、 閩南佛學院講師、教研室主任。 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 2 一、前言 印順導師是帶領近代傳統中國佛教大步邁向現代化的最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他認為人間佛教所適應的青年時代、處世時代、集體時代這三個傾向,是今後佛教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培養青年弘法人才和發揚大乘精神的入世弘法,均不能離於以教團組織 爲 基礎的建設,這是導師所倡揚的集體時代的組織團結精神。 教制建設是人間佛教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源於佛陀時代僧團的律制。導師對律制在中國的演變做了宏觀的概括,認為叢林制和僧官制的兩種本土化教制維繫了中國佛教千餘年。然而,在佛教一向起主導作用的禪宗叢林制度,在近代中

4、國修持內涵全無,禪宗的大德們,除了造廟、修塔而外,還能作些什 麽 ?中國佛教進入了從來未有的險惡階段。1針對沒落的佛教現狀,太虛大師曾大聲疾呼,提出整頓僧伽制度的主張,力圖補偏救弊。印順導師沒有像太虛大師那樣激烈地提倡教制革命,但作為太虛人生佛教思想的繼承人,他對近代中國佛教制度同樣給予充分的關注。他和太虛大師一樣秉持以僧為住持佛法之主體的理念,主張僧眾應該改變隱遁消極的態度,積極融入社會,並提出在良好共修氛圍的教團中培養僧才的諸多建議。同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擴大佛教在社會的積極影響,他希望在家佛教徒通過優秀的組織建設,也能承當起復興佛教,光大佛法的重大責任,並強調這是現階段中國佛教制

5、度的特殊意義。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導師對整個佛教教制的透視、反省和思考,來說明導師針對現狀所指出的創建教團的方法和原則,仍源於其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理念,這是值得廣大人間佛教行者去積極實踐和運作的。 二、對教制演變的宏觀概括 (一)佛制戒律的根本原則 教制是指佛教教團制度的建立,最早源於佛陀所制的戒律。佛陀制戒是希望通過戒律攝取於僧,令他們的舉止修持合乎一定的規範,以便安心辦道,達到僧團安樂和合、住持正法的目的。佛法的流行世間與律制有著最密切的關係,導師認 爲 完整健全的人間佛教必須是法與毗尼的均衡協調發展,否則任何偏頗的畸形發展,都將導致病態的、偏枯的佛教。但佛教在流傳過程中,顯然是重法而輕律。因

6、此人間佛教的教制建設應該法與律並重,以恢復佛教本來固有的精神。 1泛論中國佛教制度,教制教典與教學,頁7。 印順導師對佛教教制的關注與思考 3 毗尼是佛法住世的根本,是佛陀涅槃前反覆叮囑弟子們遵守奉行的修行規制。導師對聲聞律儀的積極意義是十分肯定的,他認為比丘們有了正業、正語、正命的律儀生活,才能靠著內心外行的鍛練來陶冶法器。他說: 戒律行儀,指示比丘們要安住於律儀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內心外行,做到清淨如法。2導師把戒律行儀和定慧修證視為佛弟子所依止修學的軌範,是一切聲聞律和大乘律行者的修學基礎。雖然聲聞律和大乘律的精神是有區別的,聲聞律重在少欲知足,淡泊自利,少事少業,嚴持禁戒;大乘律則以

7、利他為重,為要救濟世間,不妨多集財物,利益眾生。但是,如果離開少欲知足的聲聞律精神而行大乘法,就是走入了岔路,與世間的貪欲多求沒有什 麽 區別了。所以,一味脫離出世的聲聞功德,就不能成就大乘的入世妙法。3因此,在看待佛制方面,他認為應當在遵守佛陀制戒精神的前提下,隨方隨緣地創造性詮釋和運用,既不可隨意毀棄戒律,也不可死守教條。就佛法真俗二諦言之,佛教戒律條文既是世俗諦,必有時間與空間的適應問題,為了適應各個時期的宗教社會生態,戒律可以因時、因地的不同而作必要的調整。但是,戒律上的任何調整,均不能背離佛陀制戒的原始宗旨制戒十利,否則即是背離了佛教的根本精神。 導師將佛陀制戒的根本意趣制戒十句義,

8、4歸納為一大理想、六項義利。所謂一大理想 ,是指梵行久住 (正法久住) 。令正法久住,是佛制戒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所謂六項義利 ,一、和合:攝取於僧;二、安樂:令僧歡喜,令僧安樂住;三、清淨:難調者令調,慚愧者得安樂;四、外化: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長;五、內證:斷現在有漏,斷未來有漏;六、究極理想:正法得久住。5在這些原則的考量下,佛陀方允許比丘有隨方毗尼6的適當變革。因此,導師主張持守戒律應該掌握律制的根本精神,隨順時代的潮流而靈活應用,在不違律制的精神下,把看似世俗化的蛻變,轉化為宗教的神聖性功能,這時的隨方毗尼就成了宗教神聖性的實踐,佛法可以因此得到更好地流布。 總之,導師看待戒律是基

9、於緣起法則的立場,他不認為中國佛教應當完全沿用佛2佛陀最後之教誡,華雨集第三冊,頁117。 3見佛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編之十一,頁8990。 4制戒十句義,按四分律的句義順序排例,即是印順導師按次第歸納的六項義利。 5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頁109113。 6五分律卷二十二雲:佛言:雖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余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大正藏第22冊,頁153上。 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 4 陀時代的所有戒條,因此對佛制戒律在中國演變發展為祖制清規,是抱著贊許和肯定的態度。 (二)教制在中國的演變 佛教是一種制度性顯著的宗教,這是由其團體性質所決定的

10、。僧團是獨立於世俗社會之外的特殊團體,維繫這一團體的制度就是佛制戒律。但戒律在中國佛教早期並沒有被非常認真地實行過,這是源於印度戒律教條的繁瑣和不合時宜。導師在泛論中國佛教制度中說 : 佛教傳來中國的時候,印度的佛教,早已在不大重視毗尼的情況中。部分的重律學派,也只是繁瑣儀制的保守;拘守小節,忽略時空的適應,不能發揚毗尼的真精神。7導師認為,由於中國與印度的地域環境、生活習慣、風俗文化等之間的差異,印度佛教的戒律無法全數移至中國地區來執行,其所遭遇到的最大阻力和責難來自儒家的倫理觀念。雖然,佛教在中國經過了一個適應期後,僧人的修道方式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但是受中國封建宗法制社會、高踞於這一社會之

11、上的君主政權以及主導意識形態 儒教的三重制約,佛教在教義和組織體制上都發生了重大轉變。8對此,導師作了一番精闢的論述: 中國的佛教僧制,起初雖仿效印度,依律而住,而實不曾有過像樣的僧制。然佛教不能不有足以維持佛教的僧制,不能不有適應環境的僧制;等到發覺形式剿襲的印度僧制不能完成任務時,中國的佛教僧制,就向兩方面演化。一、國家的管轄制:二、禪僧的叢林制。9佛教制度的兩方面演化是由內因外緣的交互作用導致的。佛教傳入中國後,僧團勢力發展迅猛,形成為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當政者出於隱憂和防範,必然想盡辦法來加強對於佛教教權的控制和管理;且由於僧眾的雜濫,影響社會,影響國家,致使國家進行政治的干涉。另一方

12、面,教團內部也為僧團的清淨和共住考慮,制定了一些適應本土的內部組織管理制度,以便維繫佛法於不墜。 這兩種中國化的教制,一是7泛論中國佛教制度,頁5。 8王雷泉(龍泉):漢地教團的建立及早期形態,法音1996年第8期。 9泛論中國佛教制度,頁5。 印順導師對佛教教制的關注與思考 5 每一寺院的組織,一是全國佛教的組織,並行而不相悖,一直維持到清末。10導師認為這兩種並行不悖的教制對中國佛教的維護是有益的。第一類的國家管轄制,也即古代的僧官制度,這是因為僧眾不能健全、不能自治而產生的。導師說: 古代的政治干涉,大體是善意的,如淘汰僧眾,禁止私立寺院,試經得度等等(如惡意即滅法) 。11他說姚興、梁

13、武帝兩位著名的護法皇帝都是通過立僧人為僧正,達到以僧治僧的目的,可見僧官制度雖是處在國家的宏觀管轄之下,對於不健全的佛教實際是有益的。 第二類的禪僧叢林制,導師認為它是千百年來維護佛教僧團相當成功的一個制度。中國佛教的制度由佛制演變為祖制,是祖師們針對本土文化條件的不同背景,在規制上所做的適度調整,這也是隨方毗尼的應用原則。自佛教傳入中國,先後有東晉道安制立的僧尼規範 ,陳隋天臺智顗的制法十條 ,乃至唐代懷海百丈清規的創立。此後,戒律便被叢林清規取而代之,產生了完全本土化的教制。導師對禪宗的制度是讚歎的,他說: 別立禪院的禪僧,在唐代,適應山林農村環境,參照佛陀的僧制,創設叢林制度。 一日不作

14、,一日不食 ;他們辟土開荒講求經濟自足。這個制度,配合著真參實悟的信心與精進(法的) ,確乎相當成功。佛教的思想界,雖已因固定、保守而走向衰落;虧了這叢林制度,總算維持佛教一直到最近。12百丈懷海倡導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佛教,為千百年來諸多叢林禪寺所遵循。然而時移世變,適用於農業社會的禪寺清規,在工商業時代的今天已經名存實亡。印順導師對禪宗清規顯然要比僧官制度關注得多,清規的沒落,使得他對傳統佛教自身存在的問題有了更多的反省,對中國佛教近現代的制度和組織有了更深地思考和關注。在他弘富的著述中,對如何革除近現代佛教制度的弊端而代之以完美的組織是他常常探究的問題。 三、對教團沒落現狀的反思

15、禪宗創立的叢林制度對佛教的影響,無疑是十分深遠而廣大的。然而隨著近代中國的形勢劇變,佛教內部的叢林古制日顯老態龍鍾,弊病百出。正如導師所指出的,10同上,頁7。 11同上,頁6。 12同上,頁6。 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 6 中國是家庭本位的宗法社會,而政治又缺少民主代議制,所以寺院逐漸子孫化,叢林也產生傳法制,傾向於各自為政,不能從僧官制的統一中,造成民主代議制的嚴密組合。13導師在中國佛教瑣談一文中對於中國佛教的現狀如付法與接法、傳戒與供僧、叢林與小廟等沒落或變質的現象,作了一番分析和批評,他希望從這些佛教法制的弊端中總結經驗,謀求佛教的發展之路。 (一)出家與還俗的雜濫 依照

16、戒律規定,僧尼出家受戒均出於自願,若不意欲過出家生活,可以對一人聲明捨戒還俗。如果還俗後重新出家受戒,就要從末座最小的比丘做起。所以還俗要合法的,公開的捨戒而去,不能偷偷的溜走(以便偷偷的回來) 。 出家與還俗,與世間的入籍、出籍,入黨、退黨一樣,都有一定的制度,決不能要去就去,說來就來的。14然而現今佛教的出家還俗制度似乎被許多人所漠視,造成時僧時俗,不僧不俗的可悲情形。 印順導師在出家與還俗一文中列舉了自抗戰以來幾位僧青年脫下僧裝,參加革命陣營,不久又重披僧裝的事實。還提到一些人是還俗後通過閉關的方式來恢復僧格 ,重新獲得他人認可的僧人身份,令人啼笑皆非。 導師分析了我國僧人出家與還俗的雜亂情況,認為有三個原因:一、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重人情而不重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