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784282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7)(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年语文中考 阅读 100 天第 18 天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春兴 (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1.诗中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的词语是_ _,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的词语是_ _ 。【答案】 “阴阴” “又”【解析】 “杨柳阴阴细雨晴”的意思是: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 “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根据诗句的意思可解

2、答此题。2. 第一、二句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描写这些景物有何作用? (2 分)_ _【答案】暮春;衬托诗人思乡的伤感。【解析】根据“残花落尽”可知是暮春时节。诗人运用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思乡的伤感。3. 这首诗的“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思乡之情 【解析】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 ,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

3、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二、文言文阅读食喻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注释】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直指使:官职名。 4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1)俟其来款之 俟: (2)无人治具 治具: (3)自朝过午 朝: (4)直指谕其训 谕: 【答案】 (1)等 (2)下厨张罗(或做饭 ) (3)早晨

4、 (4)明白、悟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5根据文章内容,指出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南垣公曾在朝中担任尚书,后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做官以后常因饭菜不合口味而责难部下时,他就出面开导,让其知错而改。B直指使食甘餍肥、挑剔饮食是因为他没有挨过饿,刘南垣公让他饿了一个上午,才拿出粗食给他吃,他照样吃得很香甜。C本文人物描写非常精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手法,寥寥几笔就将刘南垣

5、公的老成持重、直指使的年少轻狂刻画得栩栩如生。D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的环境里锻炼,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C 对人物的描写没有心理描写。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解析】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以”是因为的意思。【答案】常因菜饭不合口味苛刻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

6、册,不收费!http:/ )结果:( )评价:( )【答案】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责难部下了。评价: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解析】解决内容理解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

7、比较高。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李良旭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什么事?你说吧。 ”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

8、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 ,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

9、p:/ ”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 ”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

10、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8、认真阅读全文,说说怎样理解民工父亲的“幸福”?【答案】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父亲感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暖。父亲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幸福。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 3 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归纳、概括事件的能力,联系第八、九、十段可回答好此题。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答案】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

11、“恍然大悟”、“点头答应”(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了”(感动)。【解析】分析人物态度变化,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结合文章内容来思考。10、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 (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12、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 (50 字以内)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答案】示例:“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解析】续写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解答即可13、(二)说明文阅读会报警的植物1952 年 12 月 5 日,英国伦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