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2784158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13)(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年语文中考 阅读 100 天第 14 天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联系诗歌意思,想一想诗歌中那一句触发了诗人故园之恋?此夜曲中闻折柳。【答案】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联系诗歌的意思,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答案】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

2、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解析】根据诗句的意思: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来分析这两个字的妙处。3,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答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二、文言文阅读孔子见罗雀者 ,所得皆黄口 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

3、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贪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 而有危亡之败 也。 ”注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戆(zhung):愚。 败:祸乱,祸害。4.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词。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 全身( )【答案】回头 保全自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

4、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雀善惊而难得/人不知而不愠 B.而以所从为祸福/以中有足乐者C.故君子慎其所从/其真无马邪D.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辍耕之垄上 【答案】B【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 句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6.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善惊以远害,贪食而忘患,自其心矣【答案】容易受到惊吓 就能远离祸害,贪食就容易忘记危险的处境,这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啊。 【解析】翻译

5、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7.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孔子是怎样的劝诫弟子的?这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刘禅提出的哪一条建议有共同之处?【答案】君子应当慎重的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亲贤远佞【解析】解决内容理解这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会飞的蒲公英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

6、【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_(y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 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 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

7、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

8、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 ,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n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

9、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答案】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有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解析】题目含义解题技巧:先思考表层含义,即内容概括。在理解深

10、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即揭示主旨。 “会飞”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由文意可知,题目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1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答案】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解析】根据文中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妈妈对我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可理解此句: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二)、说明文阅读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

11、” , “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 。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 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http:/ 15 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 3 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竞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 24 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

12、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 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 270 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 150 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 10 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 400 年至 1000 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14、文章以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案】用疑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容易引起共鸣)。【解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分析说明文标题作用是要从形式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个标题用的是疑问句,能够吸引读者注意。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