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84020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语文上海秋季详细解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沈国全 解析一 阅读 80 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6 分) 笔墨的超越1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 分)解析: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四个思考方向:一看表达方式,如果一个段落里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一般来说,议论的句子可能就是该段落的主要内容;二看段内文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总说或总结的句子自然提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是较长的段落,再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概括、归纳各层次的要点即可;还可以把该段落放在全文中观察,特别是观察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许上文的结尾或下文的起首归纳了该段的主要内容。如果纯属叙事、说明、抒情的段落,其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当别论。第段是一个议论性段落

2、,一共四句。第句是引论,第句提出观点,句分论,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合、宣纸等方面分论为什么“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第段的最后一句对本段的内容也有提示作用。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2解析:本题貌似考查引证的作用,实质上还得研究段落内部的结构。不过,该段的中心句位于段中两个层次之间“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这是两个分论点的共同指向。当然,从文脉上分析,也可以把这一句看作既结上又领下的过渡句,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本段的主要内容还是要从这句话中分析出来。两个分论点分别是:“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

3、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再考虑论证方法,懂得引用是为了论证观点、见解的,答案就豁然开朗了。需要做的还有归纳、概括,不要照抄原文。答案: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3. 解析:从“不仅由于”来看,第段显然是个过渡段。前三段是从笔墨的物质构成要素特别是“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这个角度阐述其艺术魅力的形成,所以,确实是“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2笔墨

4、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从表达效果上来说,“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A 项错在“对艺术的赞美之情”,应为“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之情”。答案:A4解析:“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这一句既呼应了第段,又是第段的中心句。接下来分两个层次分说,第一层到“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谈的是“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笔墨具有了人的情感,文人将笔墨作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所以,“性灵”的第一个内涵应为“情感、态度、思想”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第二层是说“笔迹界破空间,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所以,性灵的第二个内涵应为

5、“美感”等审美层面的东西。不要照抄原文,还要注意提问方式。答案:情感和美感。 5解析:这里的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目的是让自己的说理更严谨。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概念游戏笔墨,但又不是使用其常见义,所以需要加以解释。意思是说,虽然我知道“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但是,我还是可以从“游戏笔墨”这个词语中看到笔墨艺术中“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选用“虽然”。是倒装的转折关系复句,倒装的目的是强调笔墨艺术中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本题的解答除了关注内容外及语句之间的关系外,还要熟悉标点符号的作用。答案:D6解析:从全文看,该段文字谈笔墨的“超越”主要是在后半部分,即第段至结尾。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6、,即、。根据语句之间的送迎际会,可以圈定三个中心句:“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解题方法是从结构入手,把握层次,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答案: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 7 一 12 题。(20 分) 天目山7解析:这个比喻形神兼备,首先是形似,用海水状满含的泪水,其次是写出了内心的巨大起伏,结合前面“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及后文对故事原委的叙述,可知,内心翻动的是极度

7、的悲痛之情。比喻的效果是:形象。3答案: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8解析:这个句子倒装,调整过来是: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夙愿”,又作宿愿,意为一向怀着的愿望,久已有的愿望;“仪式”,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从第一段来看,作者虽然说“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但实际上不仅为了树,更是为了人。这个人是革命先烈,牺牲于此,因某种原因作者及其家人一直没有去探望、缅怀,所以,成为夙愿,而“去天目山”的行为便也具有了某种“仪式感”。解答文学作品词句的含义,不仅需要把握该词句概括的生活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剖析出作者的情感倾向。答案:去

8、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9解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这段文字最突出的当然是:虚实结合、联想想象。比喻、对比、借景抒情等也有使用。解答的时候,先要概括作者使用的手法,再具体分析其是如何使用的,以及表达效果是什么。该段文字主要是表现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这从“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等描写中可以看出。而在母亲的追念中,突出了烈士的坚毅,文中写他的脚印“沉稳”,他的目光“坦然”“他沉稳的脚印坦然的目光,如阳光

9、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答案: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10解析:学生可能会忽略“介绍”二字。它是说明的意思,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如:身份、年龄、经历等),再分条罗列即可。但估计会有考生描写、评价,甚至讴歌、赞美。注意字数要求。答案:革命志士,母亲的战友;57 年前被枪杀于天目山的大树下;牺牲时年仅27 岁。11解析:从 2010 春考开始,现代文阅读二的选择题的分析对象集中在文本的一个点上,这是一种变化。本题集中在全文突出的艺术形象“树”上,从

10、表现手法、作用、情感等方面做深入的鉴赏。A 项错在对雾的作用的分析上“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这里的雾应属于“历史迷雾”的象征,即遮蔽了英烈形象的时间等历史因素;即使看不出来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这里肯定不是要表现“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大树在文中被突出的形象是伟岸、坚毅等英雄形象。B 项正确。C 项错在对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情景作用的分析,此处应为一种崇高精神的复活。D 项错在对篇末揭示的主旨的分析,篇末应是对当今“模糊”英烈的理想的忧思。E 项正确。F 项错在“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父母的眼中,这些大树也是一种象征。4答案:B E12解析:这道题目触及到本文的主

11、旨。虽然看起来是考查几个句子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句子位于句末,意义非常。作者表面在谈论“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实际的用途却是由情及理,将全文的思考引向深入:将烈士为理想而牺牲这一事件放到 57 年后现实背景下思考,反思当下,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现实是“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这让烈士“诘问”,实际上是自己对这种“模糊”(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责问与担忧。作者这种深刻的反思,又体现出对理想、信仰的坚守。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的阅读,标题非常重要。无论是地名、人名还是物名,在作者的笔下常常成为寄托深远的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如“灯笼红”、“春声和春深”、“天目山”等,我们在阅读时要予以特别关注,按照

12、作者行文的脉络和情感的线索,把握其外在特征和所承载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思考,把它作为读懂文本的一把钥匙。我们教材中此类文本也很多,如想北平、合欢树、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而且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一道 4 分左右的大题跟它有关,考查的就是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历年高考无不如此。比较有趣的是秋季高考所选文本的标题这几年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而春季高考则通常是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通常包含一个艺术形象,如“青石板”、“大雾”等,不过以句子为题意思可能更显豁些。即使标题没有包含某个核心“形象”,我们也要善于捕捉和分析文本中集中描写的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它可能是一个物,可能是一个人,或一件事,一片景,一个场面等,如无限玄

13、机的核心形象就是“围棋”。答案:表达对遗忘先烈、淡忘历史的现象的责问与担忧,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三)默写。(6 分) 13解析:仍然延续着 3(高中教材)+3(初中教材)+2(课外)的命题思路。也就是说把中学阶段要求背默的文段默熟就可以拿到满分了。答案:(1)孤城遥望玉门关(2)吴宫花草埋幽径(3)梧桐更兼细雨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最喜小儿无赖(6)水尤清冽(洌)(7)而知也无涯(8)碧梧栖老凤凰枝(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 14 一 16 题。(8 分)14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还原生活情境,即诗歌鉴赏中“泡”的能力。从小令的描写可见,有:“把酒观多稼”,因庄稼丰收而举杯畅饮;“霹雳

14、 弦声,笑喧哗”,弹琴、唱歌,笑语喧哗。答案:村民们举杯畅饮,喜庆丰收;弹琴赛歌,欢声笑语。515解析:社祭的活动有春秋两季,因此,“社坛烟淡散林鸦”并不能暗示出季节,只能看出是社祭的场面。这里是秋社,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所进行的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的喜庆活动。能够看出是秋社的是“把酒观多稼”,暗示季节的应该是这一句。其它选项正确:A 项与 14 题有重叠;C 项对景色的特点及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恰当;D 项所谓“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指的是使用了若干典故(“壤歌亭”、“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而显得“高雅”,但字面意思通俗易懂,自然流畅,真情流露,故称“清新,朴茂

15、”。答案:B16解析: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沪教版第一册 18 课诗二首选了“其五”。在绝美的日夕山色之中,飞鸟们结伴而归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鸟相与还”,既是眼前之实景,又具有象征意味,让人想到厌倦黑暗官场、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而皈依山林的诗人,写的是隐居之乐。而此曲写尧庙祭神庆丰收的欢乐场景,抒写作者为民谋福,与民同乐的志向。风调雨顺,万民富足,世风淳厚,幸福安详,自然不必学渊明吟唱“山气日夕佳”那些归隐诗句了。答案: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同乐的意趣。(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

16、(17 分)17解析:出自 300 实词的有“造”(高中)、“素”(初中)、“徙”(初中),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与”字也常见,高中第六册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注释:与,交好。另有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是“结交”的意思。熟练掌握这些义项,根据所在语境,是很容易推断的。答案:(1) 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18解析:A,连词,而;连词,因为。B,副词,就;连词,却。C,连词,表承接,可不译。D,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涉及到的课文有: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种树郭橐驼传、梦游天姥吟留别、鸿门宴。答案:C19解析:解答翻译题目,应该遵循以下顺序:(1)观察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据此推断其大意,补出省略的成分,准确判断省略的“之”字所指代的内容,如“不使(之)居府中”;(2)观察有无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如“不使居(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