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相划分方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83903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山岩相划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山岩相划分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山岩相划分方案“相”是地质体中能够反映成因的地质特征的总和。火山岩相一词由前苏联学者较早引入地质文献。早期主要指火山熔岩,即溢流相火山岩。火山岩相能够揭示火山岩空间展布规律和不同岩性组合之间的成因联系。不同岩相带的孔隙和裂隙及其组合不同。因此,岩相是火山岩成因和物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科普切弗- 德沃尔尼科夫把火山岩分为原始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Lajoie 按成因将火山碎屑岩分为自碎屑岩相和火成碎屑岩相。李石和王彤划分3 相8 亚相,包括喷发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管道相。Fisher 和Schmincke 将火山碎屑岩分为火山碎屑流相、火山碎屑岩相、喷发冲积相和火山灰流相。Cas 和W

2、right 按物源特征和搬运方式将火山岩相划分为熔岩流相、火山碎屑岩相、火山碎屑降落沉积相、陆上碎屑流和涌浪相、凝灰岩相和水下碎屑流和深海火山灰相。陶奎元、邱家骧划分11 种火山岩相,分别为喷溢相、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涌流相、火山泥流相、崩塌相、侵出相、火山口- 火山颈相、次火山岩相、隐爆角砾岩相和火山喷发沉积相。金伯禄按火山物质搬运方式分为4 相11 亚相,包括爆发相、喷崩及喷溢相、侵出相及潜火山相和喷发- 沉积相。谢家莹等划分出13种岩相,包括喷溢相、爆发空落相、火山碎屑流相、爆溢相、基底涌流相、火山泥石流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颈相、侵出相、潜火山相、隐爆角砾岩相、侵入相、火山湖相。刘祥将

3、火山碎屑岩分为4 种岩相,包括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火山碎屑流状堆积物、火山泥流堆积物、火山基浪堆积物。刘文灿把大别山火山岩划分为爆发相、喷溢相、喷发- 沉积相、潜火山岩相。谢家莹等对东南地区竹田头J 3 - K1火山岩- 沉积岩序列进行剖析,划分出5 组岩相,包括喷溢相、火山碎屑流相、爆发空落相、喷发沉积相和火山沉积岩相。近年来火山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火山岩相识别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松辽盆地火山岩被分为爆发空落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基底涌流相和喷发沉积相。溢流相再分为上中下3 个亚相。渤海湾盆地火山岩相分为熔岩相、角砾岩相和凝灰岩相及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目前

4、盆地火山岩相主要是沿用基于现代火山和剖面火山岩的岩相研究结果。这样的分类体系主要是依据火山作用方式或喷发/ 搬运方式,对于研究现代火山机构是适合的。在现有分类方案中对成岩方式论述较少,也未涉及到岩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这对于以储层建模、评价和预测为主要目的的盆地火山岩相研究,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王璞珺(2003)将火山岩相分为 5 种相、15 种亚相(表 1,图 1).一、火山通道相火山通道指从岩浆房到火山口顶部的整个岩浆导运系统。火山通道相位于整个火山机构的下部,是岩浆向上运移到达地表过程中滞流和回填在火山管道中的火山岩类组合。火山通道相可以划分为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和隐爆角砾岩亚相(

5、 图1 -) 。它们可形成于火山旋回的整个过程中,但保留下来的主要是后期活动产物。1.火山颈亚相: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地壳内部能量的释放造成岩浆内压力下降,后期的熔浆由于内压力减小不能喷出地表,在火山通道中冷凝固结。同时 ,由于热沉陷作用,火山口附近的岩层下陷坍塌,破碎的坍塌物被持续溢出冷凝的熔浆胶结,形成火山颈亚相。火山颈亚相直径为1001 000 余m ,产状近于直立,通常穿切其它岩层,多发育在深断裂带附近。其代表岩性为熔岩、角砾熔岩和/ 或凝灰熔岩,熔结角砾岩和/ 或熔结凝灰岩。岩石具斑状结构、熔结结构、角砾结构或凝灰结构,具环状或放射状节理。火山颈亚相的鉴定特征是不同岩性、不同结构、不同

6、颜色的火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相混杂,其间的界限往往是清楚的。图 1 - 1为营城组三段由中基性火山角砾岩构成的火山颈亚相(松辽盆地东南八棵树村剖面) 。2.次火山岩亚相可形成于火山旋回的同期和后期,以后期为主。它是同期或后期的熔浆侵入到围岩中、缓慢冷凝结晶形成的,多位于火山机构下部几百米到 1 500 余m ,与其它岩相和围岩呈指状交切或呈岩株、岩墙及岩脉形式嵌入。次火山岩亚相的代表岩性为次火山岩(玢岩和斑岩等) ,具斑状结构至全晶质不等粒结构 ,冷凝边构造,流面、流线构造,柱状、板状节理。常见的柱状节理火山岩即为次火山岩亚相的代表。这类岩体的直径可从几百米到10 余km 以上。次火山岩亚相中常见

7、围岩捕虏体。该亚相的代表性特征为岩石结晶程度高于所有其它火山岩亚相,以及由于岩浆活动后期的流体活动使得其斑晶常具有熔蚀现象( 图1 - 2 ,朝深2井营城组显微照片) 。3.隐爆角砾岩亚相形成于岩浆地下隐伏爆发条件下,是由富含挥发分的岩浆入侵到岩石破碎带时由于压力得到一定释放又释放不完全而产生地下爆发作用形成的。根据松辽盆地火山岩剖面和井下观测结果,该亚相可形成于岩浆旋回的同期和后期 ,以中、后期为主。隐爆角砾岩亚相位于火山口附近或次火山岩体顶部,经常穿入其它岩相或围岩。其代表岩性为隐爆角砾岩,具隐爆角砾结构、自碎斑结构和碎裂结构 ,呈筒状、层状、脉状、枝叉状和裂缝充填状。角砾间的胶结物质是与

8、角砾成分及颜色相同或不同的岩汁(热液矿物) 或细碎屑物质。隐爆角砾岩亚相的代表性特征是岩石由“原地角砾岩”组成,即不规则裂缝将岩石切割成“角砾状”,裂缝中充填有岩汁或细角砾岩浆,充填物岩性和颜色往往与主体岩性相似但颜色不同(如图1 - 3所示 ,照片摄于松辽盆地东南八棵树村采石场剖面) 。二、爆发相爆发相形成于火山作用的早期和后期,是分布最广的火山岩相,也是构造类型繁多、易于与正常沉积岩混淆的火山岩类。可分为3 个亚相:空落亚相、热基浪亚相、热碎屑流亚相(图1 - ) 。1.空落亚相其主要构成岩性类型为含火山弹和浮岩块的集块岩、角砾岩、晶屑凝灰岩,集块结构、角砾结构和凝灰结构,颗粒支撑,常见粒

9、序层理。空落亚相是固态火山碎屑和塑性喷出物在火山气射作用下在空中作自由落体运动降落到地表,经压实作用而形成的。多形成于火山岩序列的下部,或呈夹层出现 ,向上粒度变细。空落亚相的鉴定特征是,具有层理的凝灰岩层被弹道状坠石扰动而形成的 “撞击构造”(图1 - 1 ,照片摄于松辽盆地东南营城采石场) 。2.热基浪亚相其主要构成岩性为含晶屑、玻屑、浆屑的凝灰岩,火山碎屑结构,以晶屑凝灰结构为主,具平行层理、交错层理,特征构造是逆行沙波层理。它们是火山气射作用的气- 固- 液态多相体系在重力作用下于近地表呈悬移质搬运 ,重力沉积,压实成岩作用的产物,因此也称之为载灰蒸汽流沉积。该亚相多形成于爆发相的中、

10、下部,构成向上变细变薄序列,或与空落相互层。热基浪亚相的代表性特征是发育层理构造,尤其是逆行砂波层理(反丘) 构造。图1 - 2为含角砾凝灰岩,序列下部为反丘向上变为平行层理(摄于松辽盆地东南营城采石场) 。3.热碎屑流亚相其主要构成岩性为含晶屑、玻屑、浆屑、岩屑的熔结凝灰岩,熔结凝灰结构、火山碎屑结构,块状,基质支撑。它们是含挥发分的灼热碎屑 - 浆屑混合物,在后续喷出物推动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地表流动,受熔浆冷凝胶结与压实共同作用固结而成,以熔浆冷凝胶结成岩为主。多见于爆发相上部。原生气孔发育的浆屑凝灰熔岩是热碎屑流亚相的代表性岩石类型,浆屑塑性拉长 / 撕裂状,顺层分布,气孔和浆屑以及晶

11、屑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流动方向(图1 - 3 ,松辽盆地东南营城采石场) 。三、喷溢相喷溢相形成于火山喷发旋回的中期,是含晶出物和同生角砾的熔浆在后续喷出物推动和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沿着地表流动过程中,熔浆逐渐冷凝、固结而形成。喷溢相在酸性、中性、基性火山岩中均可见到,一般可分为下部亚相、中部亚相、上部亚相。1.下部亚相代表岩性为细晶流纹岩及含同生角砾的流纹岩,玻璃质结构、细晶结构、斑状结构、同生角砾结构,具块状或断续的流纹构造,位于流动单元的下部。喷溢相下部亚相岩石的原生孔隙不发育,但岩石脆性强,裂隙容易形成和保存 ,所以是各种火山岩亚相中构造裂缝最发育的(图1 -1 ,松辽盆地东南斜尾巴沟

12、营城组剖面 ) 。2.中部亚相代表岩性为流纹构造流纹岩,细晶结构、斑状结构,流纹构造,位于流动单元的中部。喷溢相中部亚相是唯一的原生孔隙、流纹理层间缝隙和构造裂缝都发育的亚相,也是孔隙分布较均的岩相带。中部亚相往往与原生气孔极发育的喷溢相上部亚相互层,构成孔- 缝“双孔介质”极发育的有利储集体(图1 - 2 ,松辽盆地东南斜尾巴沟营城组剖面) 。3.上部亚相代表岩性为气孔流纹岩和球粒流纹岩,气孔呈条带状分布,沿流动方向定向和拉长,球粒结构、细晶结构,气孔构造、杏仁构造、石泡构造 ,位于流动单元的上部。上部亚相是原生气孔最发育的相带,原生气孔占岩石体积百分比可高达 25 %30 % ,原生气孔直

13、径从微米级到10 余cm ,气孔之间通过构造裂缝连通。由于气孔的影响,构造裂缝在上部亚相中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孔间裂缝,而规则的、成组出现的裂缝较少。喷溢相上部亚相一般是储层物性最好的岩相带之一(图1 - 3 ,朝深1 井营城组岩心照片) 。四、侵出相侵出相主要见于酸性岩中,形成于火山喷发旋回的晚期。当破火山口- 火山湖体系已经形成、高粘度岩浆受内力挤压流出地表时,遇水淬火或在大气中快速冷却便在火山口附近形成侵出相(玻璃质)火山岩体。我国东部中生代酸性岩发育区的珍珠岩、黑岩和松脂岩类都属于侵出相火山岩。侵出相岩体外形以穹隆状为主,岩穹高几十米至数百米,直径几百米到数千米,可划分为内带亚相、中带亚

14、相和外带亚相。1.内带亚相位于侵出相岩穹的内部,代表岩性为枕状和球状珍珠岩,玻璃质结构,岩球、岩枕构造,总体产状呈穹隆形。该亚相的原生裂缝最为发育,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原生裂缝均呈环带状。在宏观尺度上玻璃质珍珠岩沿着环带状裂隙破碎成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10 余m 的火山玻璃球体,这些球状堆积物之间充填着较细的玻璃质碎屑、使得大的珍珠岩球体松散地胶结或堆砌在一起。由于这种堆积物的骨架坚硬,同时有侵出相中带珍珠岩和外带角砾熔岩作为坚硬的外壳披覆其上、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在一个大的侵出相火山岩穹隆的内部往往发育有大规模的“岩穹内松散体”。这种松散体的物性通常是非常好的。图 1 - 1是侵出相内带亚相珍

15、珠岩体,球体直径近10 m ,内部由直径依次递减的小球体组成 ,岩石薄片下呈玻璃质环带状(珍珠结构) 。照片摄于松辽盆地东南三台乡村珍珠岩矿。2.中带亚相位于侵出相岩穹的中部,内带亚相和中带亚相均是由于高粘度熔浆在内力挤压作用下流动,遇水淬火、逐渐冷凝固结在火山口附近堆砌而成。常见结构有玻璃质结构、珍珠结构、少斑结构和碎斑结构。代表岩性为致密块状珍珠岩和细晶流纹岩,块状构造,岩体呈层状、透镜状和披覆状。该亚相的岩石脆性极强 ,构造裂缝极易形成同时也易于再改造,最终能够保留下来的构造裂缝不如喷溢相下部亚相发育。图1 - 2为侵出相中带亚相层状珍珠岩,照片摄于松辽盆地东南三台乡村珍珠岩矿。3.外带

16、亚相位于侵出相岩穹的外部,其代表岩性为具变形流纹构造的角砾熔岩。它们是(高粘度 ) 熔浆舌在流动过程中,其前缘冷凝、变形并铲刮和包裹新生和先期岩块 ,在自身重力和后喷熔浆作用下流动,最终固结成岩而成。岩石具熔结角砾结构、熔结凝灰结构,常见变形流纹构造。其鉴定特征是具变形流纹构造的角砾/ 集块熔岩,其中的角砾和集块也具有变形流纹构造(图1 - 3 ,肇深8 井营城组岩心照片) 。五、火山- 沉积岩相火山- 沉积岩相是经常与火山岩共生的一种沉积岩相,可出现在火山活动的各个时期,与其它火山岩相侧向相变或互层,分布范围广、远大于其它火山岩相。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尤其在火山活动的间歇期,于火山岩隆起之间的凹陷带主要形成火山- 沉积相组合。其岩性主要是含火山碎屑的沉积岩。碎屑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岩屑和凝灰质碎屑以及晶屑、玻屑。火山- 沉积相主要形成于冲积扇和山间河流沉积环境。松辽盆地火山- 沉积相可细分为3 个亚相: 含外碎屑火山碎屑沉积岩、再搬运火山碎屑沉积岩和凝灰岩夹煤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