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总体规划(2012-2030) 基础资料汇编 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泽普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基础资料汇编第一部分 概况一、地理位置泽普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
地处东经 76 o52′0″--77 o 29′30″,北纬 37o57′--38 o 19′之间海拔高度为 1215-1490 米东面和东南面隔提孜那甫河与叶城县为邻,西南亦接叶城县界;北部与西北部以叶尔羌河为界,同莎车县相望;县境南北长约 61 公里,东西宽约 14-23 公里,总面积为987.97 平方公里泽普县城距乌鲁木齐 1692 公里,距行署驻地喀什市 218 公里泽普,在维吾尔语译为“飘着金子的河”,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东北至巴楚、阿克苏,西北到喀什,东南赴和田,西南走克什米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315 国道横穿泽普全境,东至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至喀什、阿克苏等地泽普县城位于泽普县境北部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泽普县地属叶尔羌河冲积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地势高而东北低,呈一面坡倾斜,东部沿提孜那甫河、北部沿叶尔羌河地势偏低,形成河阶地全县地形坡降1/150—1/300泽普县地形可分为冲积扇中上游、冲积扇中下游、扇缘地带三个地貌类型冲积扇中上游:面积 41.7 万亩,占总面积的 33.06%,坡度大,戈壁滩多,地下水位深,成土母质是粗骨性的成土母质,土壤以地带性棕漠土为主,土壤瘠薄风蚀严重。
冲积扇中下游:面积 55.97 万亩,占总面积的 45.46%,土地连片、地势平坦,地下水位 2-11m,全为农田,土壤母质为冲积物和灌淤物,土壤主要是灌淤土,土壤盐分含量轻,土层深厚肥沃,是该县主要的粮棉基地扇缘地带:面积 26.43 万亩,占总面积的 21.47%,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部分地区有沙包分布,土壤类型复杂,主要有潮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土壤盐分含量较重、潮湿、沙性大,是泽普县荒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地质泽普县县境属新生界第四纪上更新流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南凹陷区经叶尔羌河水的长期运动,全新流纪的冲积物形成巨厚的地层,覆盖厚度达 800-1000 米岩相和沉积特点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水平方向,自冲积扇顶向扇缘,由卵砾石逐渐过渡到砂砾石,粗中砂;垂直方向,由单一的卵砾石层逐渐过渡为砂砾石、砂层、亚砂土双层或多层结构土壤质地亦由砂壤变为轻壤至中壤3、气候泽普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县域内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风沙多,无霜期长,气温高、日变化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出现夏季漫长而炎热,秋季短促降温快,冬季低温持续时间长。
春季多大风、沙尘暴、浮尘、降水天气;夏季光照、热量、水源丰富;秋季降温迅速,气温日差较大,降水稀少,大风和浮尘天气较少;冬季天气晴朗,风小,降雪少1)气温泽普全年平均气温为 10.3-12.1℃,多年平均为 11.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8℃,极端最低气温-23℃历年夏季平均气温 24℃最高年份达 31.8℃,大于等于 30℃的炎热日年平均 71 天最长持续日数 28 天以上,最短 6 天2)日照泽普县光照比较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2723 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 61%,5 月至 11月多年月平均日照在 200 小时以上,共 7 个月全年的光辐射量为 1435 千卡/cm 2,生理辐射量为 71.8 千卡/cm 2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3)降水量泽普县境年最大降雨量 94.9 毫米,最小为 19.4 毫米,平均 46.1 毫米多集中在 4-9泽普县总体规划(2012-2030) 基础资料汇编 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月,占年降水量的 74.6%。
年最大降雪量 24.6 毫米,个别年份无降雪,年平均降雪量为6.5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14%,降雪集中于 1、2 月份,以 2 月份降雪最多4)蒸发量泽普县年蒸发量达到 2320mm,蒸降比为 50.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7%5)霜期泽普县无霜期长,封冻期较短历年无霜期一般为 209 天,每年 10 月下旬开始为初霜,次年 3 月终霜,初霜来临时,影响作物生长冻土深度随着各地土质、湿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历年平均冻土深度为 39.8cm,最大 61cm6)风泽普县境全年盛行西北风,其次为北风、西风春夏季风速较大,秋冬季风速偏小,历年平均风速 2.3m/s2-9 月均可出现大风,并以 4-6 月份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74%历年平均全年风沙为 24.5 天4、资源概况1)土地资源泽普县是农业县,土地肥沃,耕作历史悠久,光照充沛,自然资源有利于农、林、牧业生产可用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75%,全县人均耕地 3.02 亩大部分土壤质地良好,通透性较好,地下水位适中,盐害不重,宜于多种植物生长泽普县土地总面积 98797.02 公顷其中农用地 59819.2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55%;建设用地 9075.1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19%;其他土地 29902.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0.26%。
——农用地全县农用地面积 59819.2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0.55%其中,耕地面积 42071.75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70.33%,占土地总面积的 42.58%;园地面积3562.7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5.96%,占土地总面积的 3.61%;林地面积 7380.36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12.34%,占土地总面积的 7.47%;其他农用地面积 6804.4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11.37%,占土地总面积的 6.89%——建设用地全县建设用地面积 9075.1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19%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7698.10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84.83%,占土地总面积的 7.7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1020.41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1.24%,占土地总面积的 1.0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356.60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3.93%,占土地总面积的 0.36%——其他土地全县其他土地面积 29902.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0.27%其中,水域面积 3023.52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10.11%,占土地总面积的 3.06%;自然保留地面积 26879.14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89.89%,占土地总面积的 27.21 %。
根据泽普县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可分为潮土、灌淤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风沙土和棕漠土七大类农耕地主要为潮土和灌淤土,次为棕漠土农耕地为灌溉棕漠土,占全县总面积的 35.4%中部为农田集中地区,面积为全县的 41.6%,因灌溉引水,土地被灌渠切割,四条贯穿县境内的大干渠,形成 5-10m 的深沟,土壤主要为灌淤土;下部为扇缘及河阶地,面积占全县的 23%,有地下水溢出,为该县的荒地和草场集中地区,土壤以潮土为主,草甸土次之成土母质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洪积物、冲积物、黄土状淤积物,少部分为风积物农耕地的地表部分为淤积物,一般淤积层大于 30cm,淤积物以下为冲积物洪积物分布在冲积扇上部,是洪积而成的砾石和沙土,分选程度很差,粗骨成分多而复杂,不均一,形成土壤多为砾石土,土层薄,肥力低冲积物是由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冲积而成,有明显的层理,河滩地冲积物一般较粗,多为沙壤和沙土,也有卵石层分布,冲积扇中下部冲积物较细,沙壤——轻壤,由于开垦灌淤,上层灌淤物成分逐渐增加,质地轻壤到中壤灌溉淤积物是灌溉水中的泥沙淤积物经耕作施肥形成的,淤积物机械组成取决于灌溉水的特点和动态2)水资源(1) 区域降水泽普县灌区属叶尔羌河流域范围,叶河流域降水量的特点是:山区多,平原少。
平原区降水在 40-63mm,低中山丘陵区在 100-150mm,在 3500m 以上的高山区达到 250mm 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比值,平原区为 3-5 倍;山区为 2-3 倍一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泽普县居于流域的上游,年最大降水量为 94.9mm,最小为19.4mm,平均 46.1mm降水在季节的分布上也很不均匀,春季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47%,夏季占 36%,冬季最少,占 8%泽普县降雪量较少,年平均为 6.5mm,占全年降水量泽普县总体规划(2012-2030) 基础资料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