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830954 上传时间:2018-0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2.全面预算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 预算释义及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对预算管理的需求和建立预算管理系统的目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预算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1)预算释义及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的期间内)经营、财务、投资等价值流相关的总体计划;预算是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细化 它包括业务方面的预算(如收入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等)和财务方面的预算(如资金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等)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涉及公司所有下属单位的业务和经营活动预算管理概述1)预算释义及全面预算管理概述特性为什么要构建预算管理系统? 现代

2、企业管理正在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走向职能扁平化和过程集成化管理。 这种管理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在目标目标战略的指引和业绩评价系统导向下,使得多层代理框架和企业团队相协调、经营战略决策与管理行为和企业行动相一致。 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基于预算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 3)预算在企业中的作用经过对企业运营的规划、分析和数量化的系统编制,使企业目标得以具体化;4)预算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 计划:是良好的管理的关键,是协调、使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安排,是预算的前提 预算:是计划的价值化、数量化的表述和安排。提供了一个衡量实际业绩的基准点。4)预算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4)预算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4)预算

3、管理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目 录2.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与思路全面预算的构成全面预算的周期全面预算管理体制1)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1、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相协调1)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3、分析评价、目标计划、预算管理、管理控制相衔接2)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基础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目标战略为出发点;以企业价值流为主线;以计划控制为先导;以管理授权为中坚;以业绩评价为依托;以作业法为核心思想 3)全面预算的构成 预算编制体系; 预算执行体系; 预算分析体系; 预算评价体系; 预算流程体系; 预算控制体系;4)预

4、算的周期5)全面预算管理体制5)全面预算管理体制5)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目 录3.全面预算管理程序预测与计划编制、汇总与审批执行与控制分析与调整考核与评价预算流程及说明1)预测与计划1)预测与计划 预算目标的要求SMART标准1)预测与计划 预算目标的分解、量化1)预测与计划 预算目标下达程序图)预算的编制 预算编制的程序、内容及所涉及部门2)预算的编制 总预算编制的步骤2)预算的编制 汇总与审批步骤与程序2)预算的编制 汇总由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各责任中心预算进行汇总 审批 预算审批的决策权在董事会 预算管理办公室除汇总职能外,还应有技术审核的职能 在不影响公司总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协商与沟通

5、合理协调各部门的分预算。)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月度计划 每月月初,财务部门根据月度、年度预算和预算执行进度给各部门下达财务指标,指导业务部门制定本月业务计划。 月度计划不是总预算在各月份间的简单分配,而是根据月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总预算的进度,以及实际情况的变化重新做出的更符合实际的安排。 财务部门下达的财务指标是对预算指标的具体化分解,是各部门可控制的、可考核的。财务审核(续)审批程序)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特批情况的处理针对例外情况的特批也必须附加控制措施:- 明确规定特批项目和情形,尽量要少- 必须由预算管理办公室提供预算执行情况信息- 特批人应明确特批后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差异分析与调整 差异分析

6、与业绩报告 内容:各责任中心按季度作差异分析,并将业绩报告报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进度分析业绩分析分析建议与预算调整 差异分析的方法 预算差异分析的程序)差异分析与调整 确定分析对象及分解标准 收集信息)差异分析与调整 预算的调整与修正)考核与评价预算考核的意义考核的依据考核的周期考核指标的确定)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 预算考核是对各责任中心执行预算情况的评价,提供业绩指标并据以进行 奖惩。 预算考核的政策和依据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确定,加强考核力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从而可以保障预算目标的落实。 预算考核一般以季度、半年度和年度为周期。 考核的依据是预算差异分析的结果。通过差异分析,可以剔除非可控因

7、素的影响,找出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差异因素,从而使考核趋于公平。)考核与评价1.针对不同的责任中心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 利润中心收入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市场份额等 成本、费用中心成本指标、费用指标、生产率指标等 投资中心收入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资产报酬率、非财务指标等2.考核销售单位的销售业绩及销售量预测的准确性3.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绩效、成本控制水平及成本预算的准确性)考核与评价6)总预算流程及流程说明讲解目 录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完善1.完善预算管理系统的十大基本原则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 划分可控与不可控范围 并将不可控因素列入预

8、算;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 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 坚持收支两条线; 预算内额度授权和预算外程序审批相结合; 事前预算、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相结合; 柔性控制与刚性控制相结合; 实行重大事项、例外事项预算报告制度和定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 2.基于预算管理系统的管理控制十大要点 逐步建立较为合理的内部价格和外部价格体系。条件成熟时,预算委员会下设价格定额中心; 销售收入直接进入股份公司资金帐户,销售费用与销售效益挂钩 按照招标采购、比价管理的原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建立定额管理体系,坚持费用包干和目标成本控制 严格控制用工总量,进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工资政策和增人增资,减人减资的工资政策的权衡。 投资在基建单位初审,投资部复审两级审核的基础上,实行审计和预算两吸监督,形成逐级监督、相互制约的投资管理控制体系; 必要时,设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的集约管理 ;实行“季预算,月拨款”制度; 划分收入、成本、利润、投资等四类责任中心,推行责任预算和责任决算制度,必要时建立“两级核算”体系; 财务中心逐步形成计划资金、经营财务、资本投资三足鼎立;构建预算管理系统与决算信息系统、内部管理控制与外部资本控制系统、企业价值评估与管理业绩评价系统等六大系统; 逐步实现国际跨国公司的 “标竿管理”和“零基预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