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8268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港区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本份试卷共 20 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阅读下面一句话,按要求完成试题。(4 分)我万万没有料到,这样一件小事, (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选自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分)给加点字注音:戏谑 (1 分)解释“刮目相看”: (2 分)2、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3 分)A、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母亲”“父亲”“姐妹”“老师”等这些词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B、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C、莎莉文老师用手臂温存地围着我的脖子,在我

2、手上拼写了“我爱海伦”。D、“不是。”我的老师说。3、诗文默写。(12 分)海内存知己, 。 ,儿女共沾巾。 ,杨花愁杀渡江人。何当共剪西窗烛, 。君自故乡来, 。 ,寒梅着花未?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春。东市买骏马, , ,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 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5、综合探究。(9 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经常会看到许多招牌、广告、路标、标语、板报、宣传橱窗等存在错字、别字、不规范字的现象,某初一年(1)班决定

3、就此开展一次关于社会用字的调查,请你积极参与。(1)请你为此次调查活动拟个宣传标语(不超过 15 个字)。(2 分)_(2)请你为此次调查活动拟两个简要的调查方案。(4 分)_ (3)请举一例不规范的广告用字,并加以简要分析。(3 分)例子:_简析:_二、阅读理解(60 分)(一)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19 分)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

4、门不顾。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反:通“返”。 彘(猪 适:往 特:只不过 待:依赖 烹:煮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1) 待君久不至,已去_ (2)相委而去_(3)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_ (4)婴儿非与戏也_ 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_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_8、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 分)该资料由 友情

5、提供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尊君在不 C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D.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9、“友人”出口伤人,元方从哪两方面加以反驳?(2 分) _10、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3 分) _11、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3 分) _(二)阅读空城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6 分)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斑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6、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

7、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日:“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

8、便退也。”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笑容可掬:_骇然:_13这篇课文的情节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4 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开端(第段):_B发展(第段):_C高潮(第段):_D结局(第段):_14阅读课文第段,说说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共 3 分,表现手法 1 分,作用 2 分)_15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4 分)_16课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分析第段中的“抚掌而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3 分)_(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

9、各题。(17 分)春 风林斤澜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

10、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

11、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较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11)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7第段文字“春脖子短”中“脖子”的含义是什么?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