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77662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古史分期的争论与八种“封建说”1919 年以后,中国学者开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中国历史的发展,由此构筑了中国古史分期论辩的基础与前提。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古史分期的论辩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 30 年代、50 年代至 60 年代初、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1927 年失败以后,由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引发了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大体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秦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等三大主要论题展开,参加论战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等,有新生派陶希圣、梅思平等,还有托派李季、陈邦国、胡秋原、王宜昌、杜畏之等。吕振

2、羽、郭沫若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论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分别肯定殷商、西周为奴隶制社会,西周、战国以后为封建社会,而托派人物则否认中国社会历史曾经过奴隶制阶段,认为“没有划然的奴隶社会一阶段”,“在氏族的丘墟上产生了封建社会”1。对于秦汉以后的社会性质,或曰 “前资本主义生产方法时代”2,或曰“商业资本主义社会”3,或曰“ 前资本主义时期”4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揭开了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大论辩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古史分期的论辩,烽烟再起,导火索为郭宝钧于 1950 年 3 月 19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记殷周殉人之史实。此文结合安阳殷墟墓葬发掘,揭示了殷代集体殉

3、葬之史实,并对殉人的身份,作了不确定的推测,曰:“所殉之人,是否皆奴隶,是否皆从事生产之奴隶,作者未敢进一步推断。”郭沫若看到这篇文章后,撰写读了记殷周殉人之史实(刊于光明日报1950 年 3 月 21 日) 一文,指出:“这些人毫无人身自由,甚至连保全首领的自由都没有的殉葬者,除掉可能少数近亲者之外,必然是一大群奴隶”,“ 因此,这一段史实,正说明殷代是奴隶社会。”此说既出,引来众说纷坛,由殉人身份的论断,掀起了新一轮的古史分期论辨。这场论辨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60 年代初,大体形成了三个回合:1950 年至 1953 年为第一个回合,两军对垒主要是“西周封建论”和“战国封建论” 。第二个

4、回合时在 1954 年至 1956 年,由两军对垒演变成多方对阵,“西周封建论” 、“ 战国封建论 ”、“秦汉封建论”、“ 魏晋封建论”相互角力,特别后两者,形成辨坛劲旅。至此,古史分期的论辨已达到高峰。历史研究编辑部从数以百计的论辨文章中,选出 42 篇代表作,编成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题论文选集和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二书,由三联书店(1956、1957 年) 出版,算是对前两个回合作了一个小结。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形成第三个回合,这一回合较之前两者,激烈程度渐趋缓和,并呈现出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论辨更加理性化,尽量从问题的全面和思想深层去考虑自己的学术观点,如郭沫若的关于

5、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刊于历史研究1959 年第 6 期) ,围绕“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中国古代史分期的标准”两个问题,概括了 50 年代分期争论的内容,虽仍申明坚持“战国封建论”,但对其它学说也显示了宽容;二是结合中国通史的撰著,各派均从理论阐述到史料解释,对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1966 年至 1976 年,“”中断了学术界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1978 年 10月,历史研究杂志社和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在吉林省长春市联合召开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学术讨论会。“会开得很热闹,知识分子沉寂了多年,开始又能畅所欲言。而且这是一个热门话题,无不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中,中国古代史

6、分期已定下用郭老(沫若)的说法,中国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长 春会上又把这个问题翻出来,西周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重有人提。会下就有一位与会的教授说:现在是西周封建说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卷土重来。”51979 年后,全国各大报刊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古史分期的学术论文,出现了“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 东汉封建说”和“东晋封建说” 等,论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直到80 年代中期,论争的热度才逐渐冷却下来。中国古史分期论辨最为纷扰的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断限,各派虽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准则,但由于使用的尺度不一,或以生产工具为矩,

7、或以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规,因此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先后出现八种“封建说” ,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缭乱,学术魅力也引人入胜:1.西周封建说首倡此说者为吕振羽(注:见吕振羽: 西周时代的中国社会,刊于中山教育馆季刊第 2 卷第 1 期,1935 年。吕氏又著:论西周社会形势发展的过渡性和不平衡性关于中国社会完成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问题的探讨,刊于新建设1959 年第 9 期,对“西周封建说” 作了进一步的论证。),赞同并主张此说者有吴玉章、翦伯赞 、范文澜、杨向奎、徐仲舒、王玉哲、王亚南、杨翼骧、束世、李埏等。代表作为:翦伯赞的中国史纲(五十年代出版社 1943 年版) 、范文澜 中国通史

8、简编(1942年延安出版)和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 1954年第 1 集)、杨向奎关于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文史哲 1952 年第 5 期)、王玉哲有关西周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57 年第 5 期) 、王亚南西周领主经济封建社会的形成及“亚细亚生产方式”诸特点在地主经济封建社会的残留( 载于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华东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版)、束世 关于西周封建制形成的若干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55 年第 1 期) 、李埏 试论殷商奴隶制向西周封建制的过渡问题(历史研究 1961 年第 3 期) 。杨翼骧在南开大学历史系为博 士生授

9、课,一再申明“西周封建说”。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学家吴玉章在一些讲话中,也表示主张此说。2.春秋封建说此说由李亚农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提出,曰:“周宣王以后,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走进了典型的封建制社会。”6 主张此说者有唐兰、祝瑞开、吴慧等。代表作有:唐兰春秋战国是封建割据时代(中华文史论丛第 3 辑,1963 年。光明日报1962 年 5 月 10 日刊逯立达唐兰论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对其“春秋封建说”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祝瑞开 春秋初中期齐晋楚的封建主革命( 西北大学学报1979年第 1 期)、吴慧西周的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的演变 (社会科学战线1980 年第 2 期)。3

10、.战国封建说倡导此说的主要代表人的是郭沫若,主张此说者有杨宽、吴大琨、田昌五等。代表作有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版) 、杨宽 战国时代社会性质的讨论(文史哲1952 年第 5 期)、吴大琨论地租与中国历史分期及封建社会的长期阻滞性 问题(文史哲1953 年第 2 期) 、田昌五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问题 (社会科学战线1979 年第 2 期)。4.秦统一封建说主张此说者有黄子通、夏甄陶、白寿彝、金景芳等。代表作有黄子通、夏甄陶春秋战国时代的奴隶制(历史研究 1956 年第 6 期) 、白寿彝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个问题(1977 年讲话,收入 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师范大

11、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和中国历史年代:一百七十万年和三千六百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8 年第 6 期) 、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历史研究1979 年第 2、3 期) 。白寿彝认为春秋战国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秦统一,标志着封建社会确立。这一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沿承了他的导师黄子通的学术观点。田居俭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期讨论三十年(载于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 ,齐鲁书社 1983 年版) ,将白寿彝列入“战国封建论”者,并不确切,应为“ 秦统一封建论”者。5.西汉封建说侯外庐首先提出此说,赵锡元对这一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代表作为侯外庐的论中国封建制的形成及其法典化(

12、历史研究1956 年第 8 期) 、赵锡元试论中国奴隶制形成和消亡的具体途径(吉林大学学报1979 年第 1、2 期) 。6.东汉封建说20 世纪 50 年代,周谷城提出此说,70 年代末,郑昌淦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证。代表作是周谷城的中国奴隶社会论(文汇报1950 年 7 月 27 日) 、郑昌淦井田制的破坏和农民的分化(历史研究 1979 年第 7 期) 。7.魏晋封建说主张此说者有陶希圣、尚钺、王仲荦、何兹全、唐长孺、王思治、日知、赵俪生等。代表作有陶希圣的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中国社会史论战第 2 辑) 、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版) 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13、 (历史研究1979 年第 3 期)、王仲荦 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文史哲1956 年第 3、4、 5 期)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和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 1979 年第 1 期) 、王思治 三论汉代是奴隶社会和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它(三联书店 1980 年版) 、日知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关键何在(历史研究1957 年第 8 期) 、赵俪生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角度来看我国 古史的分期(兰州大学学报 1957 年第 1 期) 。唐长孺晚年也主张 “魏晋封建说”,其关于古史分期的学术观点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14、年版) 已有详细论述。8.东晋封建说此说由梁作干提出,代表作为梁作干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西晋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暨南大学学报 1982 年第 2 期)二、尚钺先生的“魏晋封建说”在八种“封建说” ,西周、战国、魏晋等三说为最强,“三强”之中,以“ 魏晋说”最为丰富、系统,不仅成果多,队伍壮,而且还架构起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魏晋说”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局面,这自然与尚钺先生的研究和倡导是分不开的。尚钺先生的“魏晋封建说”是由他的古史分期讨论而建立起来的。它曾将其古史分期理论归纳为七点:第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即“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只

15、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能引起新的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些变化。反过来,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发生作用和影响。”7(P354)第二,人类社会五种形态所经历的时间“越古越长”7(P355)。第三,除社会主义外,新的生产关系总是在旧社会内部开始产生的。“在古代阶级社会中,不会存在着某种单纯的生产关系,而且相反,经常是许多不同的生产关系同时并存,前行生产关系的残留和后起的生产关系的萌芽,与现实的主导的生产关系,经常交织在一起。”7(P295)第四,相似的历史现象因社会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会产生本质完全不同的结果,家庭公社、农村公社与农奴制大庄园解体,均出现大量自耕小农,小农分化、破产,“前者为奴隶制提供大量的奴隶新来源;后者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输送了广大的产业后备军。”7(P355-356)第五,古代商品生产发展,商人、高利贷者日益活跃,他们一方面兼并小农,占有大量奴隶;一方面腐蚀贵族奴隶主,与诸侯王“分庭抗礼” ,这是奴隶制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矛盾;第六,奴隶制社会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