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774778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总结(1)尊敬的*领导:我就全市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进行报告,请予审议。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发展主题和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自觉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深化财政改革、推进工作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财政综合管理水平,全市收支规模持续扩大,公共财政保障职能不断增强,服务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财政管理机制继续优化,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收入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2017年财政收入

2、预算为414000万元。根据1-10月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及部分收入政策变化因素,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收入预算调整为431000万元。其中,“两税”收入与年初预算持平,调减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预算3500万元,调增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预算6800万元,调增基金收入预算13700万元。2017年末,由于电力增值税和免抵调库指标未能到位、土地出让地块退回等因素,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05800万元,占预算94.2%,比上年(下同)增收66410万元,增长19.6%。其中,消费税和增值税160200万元,增长18.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9551万元,增长24.4%

3、;地方固定工商税和其他财政收入102349万元,增长16.4%;基金预算收入83700万元,增长23.1%。 预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5385万元,占预算96.9%,增长18%。具体完成情况 1、增值税(25%部分)39216万元,增长18.6%。 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40%部分)23820万元,增长24.4%。 3、地方固定工商税74249万元,增长34.7%。 4、耕地占用税和契税9199万元,下降29.1%。其中,耕地占用税586万元,下降56.8%;契税8613万元,下降25.9%。 5、专项收入6230万元,增长24%。其中,排污费、水资源费收入1862万元,下降5.5%

4、;教育费附加收入4368万元,增长43.1%。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12671万元,下降14.3%。 (二)支出情况 市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2017年财政支出预算为251480万元。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新增支出因素,经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支出预算调整为276960万元,列收列支项目超短收相应减少支出9401万元,省和南通市追加支出指标30204万元,上年项目结转11480万元,合计支出预算为309243万元。2017年,预计财政支出299827万元,占预算97%,比上年(下同)增加60572万元,增长25.3%

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14440万元,占预算96.2%,增支42212万元,增长24.5%;基金预算支出85387万元,占预算98.8%,增支18360万元,增长27.4%。结转下年支出9416万元。具体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含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专项经费)42017万元,占预算99.3%,增长11.8%。 2、国防支出954万元,占预算97%,下降71.6%,主要是上年安排了人防工程支出。 3、公共安全支出18807万元,占预算96.5%,增长39.7%。 4、教育支出60981万元,占预算96.3%,增长19.9%。 5、科学技术支出5382万元,占预算95.8%,增长34.6%。

6、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58万元,占预算95.8%,增长71.7%。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51万元,占预算99.1%,增长19.8%。 8、医疗卫生支出12436万元,占预算91.4%,增长77.2%。 9、环境保护支出3715万元,占预算95.8%,增长71.7%。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320万元,占预算94.5%,增长40.2%。 11、农林水事务支出25401万元,占预算97.2%,增长37.7%。 12、交通运输支出1041万元,占预算100%,下降9%,主要是上级追加指标减少所致。 13、工业商业金 1234下一页金融等事务支出6465万元,占预算77.8%,增长28

7、.2%。 14、其他支出3125万元,占预算99%,增长31%。 15、基金预算支出85387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6264万元,教育附加基金支出1737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支出86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4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32764万元,农业土地开发支出985万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支出1241万元,农业发展和育林基金支出466万元,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支出245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233万元,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71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96万元。 各位代表,2017年预算内财力272696万元(含上级追加补助指标和结转项目),支出299827万元,筹集调

8、入预算外财力27131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017年,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我市财政工作高点定位、难中求进,改革创新、强化管理,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发展导向,在支持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在做大经济财政和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方面,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围绕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出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运用预算、税收、贴息、转移支付等财税政策工具,积极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扶优扶强的指导思想,集中有限的土地、政策、资金等资源,重

9、点用于支持五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全市产业集聚、全民创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创建等战略举措,突出科学发展导向,安排专项资金加速推进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新兴税源、骨干税源、主体财源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突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平台建设,实施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奖励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完善科技成果创新体系创造条件。健全重大项目跟踪推进制度和绿色服务通道,全力构筑财政服务项目建设、招商选资的成本洼地;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财政支持企业发展项目库,积极为全市69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申报省财政

10、扶持项目26个;出台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关政策,为42家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责任余额7800万元,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创新财税征管机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 围绕构建科学的收入征管机制,积极探索生财之道,谋划聚财之方,严格执法,应收尽收,不断提升财政收入征管质量。按照“三个提高”的要求,强化收入目标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征收任务,督促各镇和各征收部门收入序时入库;强化收入目标责任管理,健全科学的目标分解考核体系;完善税收增收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对全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调研,完善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措

11、施,加强收支预算执行分析和预测,不断增强收入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充分挖掘契税、耕地占用税存量税源,注重抓好新开工项目和重点区域的契税征收;建立非税收入项目库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实时入户、财政管理”的收缴新模式,在南通市率先实现市镇非税收缴制度改革全覆盖。规范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严格实行“土地出让收入足额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 (三)保证公共服务需求,改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2017年,市财政用于农业基础

12、设施投入8100万元,同比增长77.7%,切实提高群众对全面小康建设的满意度。大幅度增加涉农补贴,涉农补贴项目由原来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13个项目扩大到卫生补助、社会保障等28个项目。2017年,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35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38万农户受益;投入1200万元,完成40.2万亩小麦、46.4万亩油菜、45.2万亩水稻、0.8万亩玉米、2.5万头能繁母猪和193头奶牛的保险任务,完善农业保险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安排再就业资金900万元,实现劳动力转移4.6万人;安排1000万元配套资金,在全省率先启动村级“一事一议”财政以奖代补试点,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建

13、设;加大村级经费保障力度,财政安排4000万元用于村级转移支付,进一步增强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2.5亿元,初 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市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等保险制度,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拨付资金4100万元,用于免收学杂费和公用经费提标政策的落实;安排1620万元,用于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助学金补助;投入80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截止年底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全面完成;安排1200万

14、元支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新增4000万元,用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和大病救助,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参合率和实际补偿率。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入机制,重点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全市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安排环境保护支出1.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城市保洁、景观绿地、农村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三清工程、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拆借融通资金12.6亿元,重点用于市政干线公路路灯、金通公路功能提升、204国道改造、城区拆迁和沿海滩涂围垦、横港沙开发等重大项目,保证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载体建设等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