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772967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校园安全知识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章一、目标任务校园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影响学校的安全和正常生活、教学的事件。 为使学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付和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学校财产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和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的精神,制定本应急预案。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校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有序应对。二、适用范围具体事件包括:财产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类事件,自身伤害事件(包括出走、自伤、自虐

2、、自杀) ,实验室突发事件,外界伤害(包括踩踏事件、高空坠物) ,自然灾害(火灾、地震)等。三、应急组织与职责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以上突发事件,特设立如下专门组织管理工作组: 组 长:强珍良副组长:周文聪 韩志强组 员:梁永兵 贾东华 庞玉英 胡海燕 韩永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类 别 姓 名 职 务组 长 强珍良 副校长副组长 周文聪 教导处主任副组长 韩志强 总务处主任组 员 梁永兵 班主任组 员 贾东华 班主任2组 员 庞玉英 班主任组 员 胡海燕 班主任组 员 韩永杰 班主任第二章一、财产安全事件主要针对校园盗窃事件,现总结防盗知识如下: (一)事发地校园盗窃案件频发地点有:

3、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下面根据案件发地点分类分析常见的盗窃行为及其原因:1、宿舍校外人员佯装找人进入宿舍摸清情况,伺机行窃。 犯案人员假借事由问学生借用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然后借机离开,杳无音讯;学生之间乱窜寝室,见到他人贵重物品,顺手牵羊;住在一楼的学生警惕性不高不及时关闭门窗,导致成为犯案人员的首选地点;学生随意留宿外来人员,导致了盗窃案件的时有发生。2、教室、图书馆随意将贵重物品放在座位上,离开时未妥善找人照看,给盗窃分子以可乘之机;学生上课前或自习时,用书包或个人物品占座,导致丢失个人物品;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室将个人物品放入储物柜中,但不锁柜门,导致个人物品被盗走。3、实验

4、室、办公室将贵重物品随便摆放,实验室、办公室内,他人趁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最后离开实验室、办公室的人不注意关窗、锁门,给犯案人员以可乘之机;4、食堂食堂打饭时人员密集,留给盗窃分子可乘之机;打饭前,学生用书包等物品占座,容易使包内贵重物品丢失。(二)预防措施基于以上分析,要保护校园内学生的个人财产安全还应从防护开始,做到防患于未然,不给盗窃分子可乘之机,因此下面将对校园内学生如何自我保护、自我防盗做以分析:1、宿舍学生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将贵重物品随意借给陌生人使用,以防上当受骗;不要将贵重物品随意丢在床上,离开宿舍时,无论时间多短,要记得3锁好门窗;睡午觉时要插门,

5、宿舍有人离开时,如果发现有舍友在睡觉,应告知其插门,以防给盗窃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不要随意留宿外来人员;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必要时可以报学校公安处寻求帮助;假期离校时,注意收好个人物品,尽量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学校,如果不能带走要妥善保管,离寝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2、教室、图书馆下课或下自习后,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不要放在教室,以防丢失;上完课或自习后,将书包带回宿舍,以免导致物品被盗。3、实验室、办公室平时在实验室、办公室时将自己的贵重物品看管好,不要轻易将贵重物品借给不熟悉的人欣赏,离开时将自己的物品放在隐蔽处;最后离开房间人员要将门窗关好。对特殊的化学药品,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防盗工作

6、。4、食堂买饭时,把钱包等贵重物品装好,人多时避免拥挤,不要用装有贵重物品的书包占座。5、自行车自行车存放时一定要放在明显,人多或监控探头下;自行车锁尽量买原子锁或其他复杂锁孔的,锁孔为月牙型或深圆孔型为易,不买十字琐芯的各种锁;不买脏车,不给犯罪分子销赃的渠道。(三)处理办法当普通同学遇到正在实施的盗窃案件时,要及时予以制止,制止不了时,按照下面方法实施:1、安抚学生对遭受财产损失的学生进行安抚,稳定学生情绪,防止其他事件发生。2、保护现场、封锁消息在发现个人财产被盗时请不要过于惊慌,首先应当妥善保护好现场。通常保护现场的做法如下:保护门、窗、锁上的痕迹;对房屋周围及出入室内的必经之路,禁止

7、任何人接近;在其它相关部位、地段、在不影响群众生活、工作、出入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保护范围,以便发现更多的证据。同时,对未涉及此事的人员及时封锁消息,防止引起其他学生恐慌。3、上报学校师生在发现财产丢失的情况下,要在保护现场的同时第一时间向学校老师或公安处报案协助调查,报案时要保持冷静,并具体报清以下七点:4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 、受侵害的主体;案件发生的性质及特征;案发原因;案发后果;报案的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4、善后处理在学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与受害人共同努力下,解决盗窃事件。事发后,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事故原因及安全防盗工作中的漏洞,及时整改,做好善后工作。二、公共卫生突

8、发事件由于校园里人员较为集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传染性疾病(主要针对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因此校园的公共卫生需引起师生重视。通过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下面将对公共卫生方面知识做如下总结:(一)事件起因1、寝室及实验室的卫生不及时清扫,室内不经常通风换气;2、人多的公共场所是传染病高发地带;3、不讲究个人卫生(随地吐痰、不勤洗澡、换衣服等) ;4、学校内的饮食不卫生。(二)预防措施针对以上传染病的起因,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病毒的传播,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1、呼吸道传染的预防:宿舍、实验室要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实行湿式清扫,防止灰尘飞扬。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尽量不去或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应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拧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在校学生应做到勤晒被褥,勤洗澡换衣;注意饮食均衡,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2、肠道传染的预防: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的用水、饮食卫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公共食堂内的餐具、容器一定要经过消毒处理。进货渠道要符合卫生要求,在操作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守基本规范和要求,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粪便、垃圾的卫生管理;保证学生能喝上开水或沙滤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同呼吸道中所述) 。(三)处理方法针对本类突发事件,要本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应对,如果发生该类事件,要做到“早发现

10、、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即:1、安抚学生学生遇到突发疾病时,应先对其进行安抚,稳定学生情绪,安排学生及时就医,稳定病5情。2、及时发现、逐层上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学生本人应通过“班级干部班主任教导处”层层上报,尽快确认是否为传染类疾病。3、隔离传染源、澄清事实、避免恐慌一旦确诊为传染病,要立即隔离,以免扩散。同时,向其他知情者澄清事实,避免引起他人恐慌。4、善后处理被确诊的病例要尽快治疗,让患者早日康复,以免耽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事发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事发原因,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并做好善后工作。三、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校园和社会安全稳定突发事件包括各种原因引发的学生群体性上访

11、、请愿、非法集会、罢课、罢教、罢餐、罢工、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或社会人员到学校进行群体性请愿、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一)事件起因1、学生心理不健康以及心里素质普遍不高,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受不法分子的蛊惑和利用。2、很多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甚至会受某些不法分子的煽动,参与一些游行,集会,对学校,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二)预防措施为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有必要提出一些预防措施:1、尽早发现事故苗头坚持思想教育在先,法制教育在先,加强检查和宣传教育,尽早发现倾向性问题和事故苗头。2、力争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依靠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对刚发现掌握的倾向性问题和其他事故

12、苗头,及时堵塞漏洞,做好当事人的工作,消除事故隐患。3、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经常对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时了解中学学生的心理状态。(三)处理方法61、安抚学生一旦发生学生群体性上访、请愿、非法集会、罢课、罢教、罢餐、罢工、游行、示威、静坐等情况和事件,首先要做的是稳定学生情绪,抑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避免事态的扩大。2、及时发现、逐层上报发现此类事件后,学生干部出面与当事人进行心理沟通,若发现事态严重,应立即教导处学校逐层上报,确保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3、控制现场,封锁消息事件发生后,按其事态严重性,校领导老师应第一时间到事发地点,了解情况,控制现场,并封锁消息,坚决杜绝事态散播以及进一步扩大。

13、4、思想教育,确保稳定学生带回学校后,校领导老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了解实情,联络家长,确保类似事情以后不再重复发生。对情节严重者,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稳定者,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四、人身伤害事件当前校园的人身伤害事件发生也并不罕见,例如出走、自伤、自虐、自杀等。这类事件对于学生自身及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下面首先分析该类事件发生的原因:(一)事件起因1、学生的心理欠缺健康;2、年轻气盛造成的冲动、过激行为等;3、压力过大;4、性格天生内向,不愿与外人交往而自闭。(二)预防措施1、班委负责制班级干部应做到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思想动向,并做到遇到问题“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 。2、关心为主,化解矛

14、盾通过班级活动等形式,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的学生做到积极调解,主动应对,另对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关心和帮助。3、建设心理咨询体系充分利用导师制的优势,疏导好学生的心理,同时要加强我校心理咨询体系建设,举办相关讲座,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74、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加强学生日常管理,避免晚归、不归、校外居住等现象出现,避免与校外人员发生矛盾。(三)处理方法1、及时发现、逐层上报发现有上述行为的,首先保护好事发现场,先报告班级干部及辅导员,根据事态严重性向上级逐层汇报。2、了解情况,安抚学生班主任和班长在接到报告时,应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

15、从而便于安抚当事人情绪,避免事态的发展。3、封锁消息,事件发生后,若已产生无法挽回的惨剧,首先应对与此事无关人员封锁消息,缩小影响范围,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4、告知家属,进行善后通知学生家属,安抚学生家属情绪,开展善后工作。调查结束后将结果告知受害人家属。5、事后总结,预防为主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重新整理分析,发现出现此类事件的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五、实验室突发事件实验室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要关注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一)事件起因1、实验室内存有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等物品容易在管理不当时发生问题。2、学生实验操作失误是实验室险情常发

16、的主要原因。(二)预防措施1、化学不安因素的预防(1)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品学校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大多是易致毒危险品,有的是严重易爆物品,若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极易引起人身伤害、火灾和爆炸。(2)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要定期检查,加强防范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以免发生火灾和爆炸。8(3)化学污染对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此类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会导致学校周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未经高温焚烧或不深埋的实验动物,导致病毒传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因此对此类废液和废物需谨慎处理,具体办法如下:要统一使用规定类型的贮存容器。根据废液量和类别分类存放。废液回收桶或瓶应注明废液种类、主要成分、存储时间等信息。废液严禁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应用封闭容器存放,防止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造成事故。要放在指定的场所,应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加速化学反应,且贮存事件不宜过长。废液处理后,应确认处理物到达安全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