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与企业管理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27772341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DOC 页数:202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策与企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战国策与企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战国策与企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战国策与企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战国策与企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国策与企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策与企业管理(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卷一 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秦国出兵进逼周地,索求周室九鼎,周君为此忧虑不安,就把这事告诉了大臣颜率。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忧,我愿到齐国去求助。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实在太不象话了,打算出兵进逼周室来索求九鼎;我国君臣研究考虑,认为与其给了秦国,还不如送给贵国。保存危国且有美名,获得九鼎又实惠。希望大王考虑!”齐王听了大为高兴,于是出兵五万,派大臣陈臣思带领前去救周,秦兵因此便撤退了。齐王又来索求九鼎,周君又为此忧虑不安。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忧,我愿去齐国处理此事。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我国靠贵国主持正义,君臣父子才得以保全,我国愿意献出九鼎,但不知贵国打算从哪条路送到齐

2、国来?”齐王说:“我打算借魏国。 ”颜率说:“那可不行,他们魏国君臣很想得到九鼎在晖台之下,少海之上进行策划已经很久了,九鼎进入了魏境,就甭想出来。 ”齐王说:“那我就借道楚国。 ”颜率说:“那也不行,楚国君也想得九鼎,他们在叶庭之中设法谋取,已非一日,如果九鼎进入了楚境,也甭想出来。 ”齐王说:“那末,我到底从哪条道才可以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们周王室当然私下也为大王发愁。这么大的鼎,不像醋瓶子、酱罐子,随便揣在怀里,挟在腋下,提在手上,就可以拿到齐国来;也不象鸟集乌飞、兔蹦马驰那样,轻捷迅速、毫不费劲儿地就可到达齐国。从前,周武王灭商,得了九鼎,只一个鼎大概就要九万人拖拉,九只鼎

3、就要八十一万人,为此要准备各种器械、衣服、用具等物,也得要这么多人。现在大王即使有这么多人,但又从哪条路运到齐国呢?我也很为大王发愁。 ”齐王说:“你跑来跑去,原来还是不给呀!”颜率说:“不敢欺骗大国,只希望赶快决定到底走哪条路,敝国准备运鼎,等待大王下令。 ”齐王索鼎之事于是作罢。秦攻宜阳秦军攻打韩国的宜阳,周赧王对臣下赵累说:“你认为事情的结果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定会被秦国攻破的。 ”赧王说:“宜阳城不过八里见方,城内英勇善战的士兵有十万,粮食可以支用好几年;还有韩国相公仲的军队二十万,加上楚国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相机发兵援救,秦国一定不会成功的。 ”赵累回答说:“甘茂是寄

4、居秦国的客将,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秦国被革除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王会以此为耻。所以我说宜阳一定能攻下来。 ”赧王说:“那么你替我谋划一下,应当怎么办?”赵累回答说:“请君王对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你的官职已经是柱国,就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不取胜,就必遭死罪。不如背离秦国去援救宜阳。只要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的乘秦军疲惫去攻打它,那一定会拿出宝物送给你,公仲也会敬慕你乘虚攻打秦国而使宜阳解了围,也一定会把他的宝物都送给你。 ”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景翠果然发兵。秦国大为恐惧,赶紧把煮枣地方献给

5、景翠,韩国果然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景翠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财宝,并且东周还感激他的恩德。东周与西周战东周与西周交战,韩国要出兵援助西周。有人为东周对韩王说:“西周所处之地,是以前周天子的故都,那里有很多钟鼎、珍宝。如果韩国不出兵,既可以施惠于东周,西周也会献出珍宝。 ”东周与西周争东周与西周冲突,西周想和楚、韩两国联合。大臣齐明对东周君说:“我担心西周会给楚、韩两国献宝,让楚、韩两国为他自己向东周求地。您不如对楚、韩两国说:西周想给你们献宝,是抱有投机的态度。如果东周不急攻西周,那末,西周就不会给楚、韩两国献宝。 楚、韩两国要想得宝,就必须促使我们东周进攻西周。西周给楚、韩两

6、国献宝,则是我们在为楚、韩两国争得宝物,而有恩于韩、楚两国,西周也就削弱了。 ”东周欲为稻东周准备种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对东周君说:“我要求去让西周放水,好吗?”于是他去见西周君,说:“君王您考虑错了,现在您不放水,那正是富了东周。他们现在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作物,君王如果要害他们,不如干脆给他们放水,破坏他们的庄稼。一放水,他们必定会改种稻子,种稻子以后,再断掉他们的水。那样,就可使东周人民完全依赖西周,而听命于君王了。 ”西周君说:“好。 ”于是就放水。苏子也得到了两国的赠金。昭献在阳翟韩相国昭献在阳翟,周君将派相国去,相国不愿去。苏厉为相国对周君说:“从前楚王与魏王会晤,

7、君王您派陈封去楚国,派向公去韩国。现在昭献不是国君,而您却派相国去;假如他们的国君在阳翟,那么您将派谁去呢?”周君说:“好。 ”于是就没有派相国去。秦假道于周以伐韩秦国要借道东周去攻打韩国,东周君担心借道给秦国,会得罪韩国;不借道,又怕得罪了秦国。史黡对东周君说:“您何不派人对韩相国公仲说:秦国敢于借道东周以攻打韩国,是因为相信东周。您为何不给东周以土地,派特使去楚国?这样,秦国一定怀疑楚国,不相信东周。如此,韩国就不会受到秦国攻打。 您再对秦王说:韩国硬要把地送给我们,想使秦国怀疑东周,我们不敢不接受韩国的赠地。 秦王一定无法找到借口,不让东周接受韩国的赠地。这样,东周既可以从韩国得到土地,

8、又顺从了秦国。 ”楚攻雍氏楚国进攻韩国的雍氏,周君把粮食供给秦、韩两国,楚王对周室甚为震怒。周君为此很感忧虑。有人为周君对楚王说:“凭楚王之威强而迁怒于周君,周君将会害怕,他必定会去联合供应粮食给他的秦、韩两国。那就会加强大王的敌手。所以大王不如马上去消除周君的顾虑。周君原来得罪了大王,后来又得到谅解,他必然会更加殷勤地侍奉大王。 ”周最谓吕礼齐臣祝弗对秦将吕礼说:“您为什么不使秦国与齐国亲善呢?这样我可以要齐国让您做相国,您可以使齐国尊奉秦国,就必无忧虑了。您如果再让周在魏国与齐国共同尊奉秦国。那末,诸侯就会在您的控制之下了。如此,您东可得到齐国的重用,西可得到秦国的尊重。齐、秦两国联合,那

9、您就能久居高位了。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东周相国吕仓引荐一位游客给周君,前相国工师藉怕这人会诽谤自己,因而找人对周君说:“来客虽然是个辩智之士,然而他不能被任用,是由于他好诽谤别人。 ”周文君免工师藉周昭文君免除工师藉的职务,任命昌仓为相国,因此使国人大为不满。周文君为此感到很忧心。有人就对周文君说:“国家每做一事必然是有毁谤也有赞美,忠臣把毁谤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赞美都归于君主。宋国的君主强占农时建筑游乐台,为此而遭受人民的反对,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忠臣代他受过。子罕辞去相位而改任司空,人民非议子罕而赞美宋君。在齐桓公的宫中,一共拥有七个市场和七百个妓院,齐国人都斥责他,于是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筑

10、台,并命名为“三归台” ,目的就是为桓公掩饰过错,自己并非有意伤害民心。 春秋一书记载臣子杀死君主的事数以百计,他们都是很受赞誉的大臣。由此可见,重臣享有盛名,并不是国家的幸事。所以世有众多成强、增积成山之说。 ”周昭文君这才没有免去吕仓相国的职位。温人之周温地人来到东周,东周不接待。问他:“你是外地人吧?”回答说:“我是本地人。 ”问他住在哪里,他回答不出。看守边界的官吏就把他抓了起来。周君派人问他:“你不是东周人,为什么谎称自己不是外地人呢?”他回答说:“我年轻的时候读诗经 、 诗经上说:整个天下,无一处不是君王的领土;四海之内,无一人不是君王的百姓 ,现在大王是天子,那末,我就是天子的百

11、姓。怎么又说我是外地人呢?所以我说是本地人 。 ”于周君就令人放他走了。或为周最谓金投有人为齐相周最游说赵臣金投,说:“秦国因周最到齐国,就怀疑诸侯联合进攻秦国;又深知赵国难与齐国交战,就担心齐,赵两联盟,因此它必定先与齐国结成联盟。秦、齐两国联盟,则赵国必有灭国之祸。您不如采取与秦、齐两国隧盟的策略,出兵援救齐国,帮助秦国进攻韩、魏两国。这样,上党、长子两地必为赵国所有。如此,您东得财宝于齐,西得土地于韩、魏,就能困阻赵将韩徐为进攻齐国的大军。那末赵国与秦,齐两国就可结成联盟。 ”周最谓金投齐相周最对赵臣金投说:“您失去秦国支持的优势,与强齐作战,如果能战胜齐国,秦国就会与齐国结成联盟,加强

12、齐国,不会让它多割地给您,您就得受诸侯的攻击;如果您被齐国打败,赵国就会大受损伤,不得不听命于强秦。秦国已取得了韩、魏上党的咽喉之地,而且太原以西又为秦国所有。秦国所控制的地盘几乎为山东六国之半,它完全控制了齐、楚、赵、魏、韩五国。这对赵国来说,将有灭国亡身之祸,这算是什么计谋啊?”右行秦谓大梁造右行秦对秦国的大梁造说:“您想让秦国称霸于诸侯,就要广为搜罗两周辩智之士,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 ”他又对周君说:“您处在大国包围之中,最好派辩智之士到秦国去,争取强秦,取得依靠”谓薛公有人游说孟尝君田文,说:“周最与齐国的关系很深厚了,可是齐王还罢了他的官。齐王听信祝弗的谋略,任用吕礼为相国。为的是要

13、和秦国搞联盟。秦、齐两国若结成联盟,祝弗与吕礼就会被重用。他们如果被齐国重用,那秦国就不会看重您的地位。您不如马上出兵北向赵国,促使赵国与秦、魏两国联盟。并联络周最以为后援。这样,既能使秦国违反秦、齐两国的盟约,又将防止诸侯与赵国合纵。齐国没有秦国支持,则诸侯将会图谋齐国。这样,祝弗在齐国就呆不下去,祝弗离开了齐国,齐国还有谁来为它执掌国政呢?您不是又可以在齐国掌权了吗?齐听祝弗齐王听信祝弗的建议,罢了周最的官。有人对齐王说:“您听信了祝弗的主意。罢了周最的官,任命吕礼为相国,是想迫切地和秦国结盟。秦国如果争取到赵国,那就一定会狠狠地进攻齐国;秦,齐两国联盟,则赵国会担心自己受到进攻,因此就急

14、于出兵进攻齐国,而对秦国表示联合之意。秦国认为赵国在进攻齐国,便会和齐国一道进攻赵国,其结果都对秦国有利,这样将不堪设想。所以,听信祝弗的主意,是违背天理的。 ”苏厉为周最谓苏秦苏厉为周最对其兄苏秦说:“您不如要齐王允许周最割让齐地与魏国结盟,赵国必定害怕齐、魏两国联合攻赵,就会与齐国结盟。这样,您就可以利用处于优势的齐国与强楚对抗。此事由于您的提倡,如果能借助周最之力,就将使齐国得以保全,不受侵扰,将归功于您;而割地之责,却归咎于周最。 ”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有人对周最说:“赵臣仇赫做宋的相国,是要看看秦国能否和赵、宋两国共同击败韩、魏、齐三国。如果三国不败,他将要赵、宋两国与韩、魏、齐三国联

15、合,来孤立秦国,同时他也要看看韩、魏两国与齐国的关系;如果三国关系不牢靠,他就要让赵、宋两国与秦国联合去进击三国,那他只是利用赵、宋两国来引诱三国而已。您何不派人对韩、魏两国的国君说:“要想让秦、赵两国互相利用,最好派周最兼任韩,魏两国的相国,借以表示两国关系牢不可破,这样,秦、赵两国必然互相利用,而争相与韩、魏联合。为周最谓魏王有人为周最对魏王说:“秦国知道赵国害怕和齐国作战,它又担心赵、齐两国结成联盟,所以一定会暗暗帮助并加强赵国,怂恿它和齐国作战。可是赵国不敢和齐国交战,因为他怕秦国不是真正和自己搞联合,而是先和齐国联合。秦、赵两国都想争取齐国和自己结盟,这样,大王就会失去同盟国了,这是

16、不行的。大王为何不派周最为赵国去联合齐国呢?与其出兵进攻齐国,还不如派周最出使齐国。 ”谓周最曰魏王以国与先生有人对周最出谋说:“魏王把国家委托给您,主要是希望您联合秦国,进攻齐国。薛公田文背叛祖国,抛弃故乡,不顾先祖,而您却偏偏一味地专心于忠信,贪求美行,彰明君臣之义,谨守故主之节,誓与攻齐者不共戴天,并迁怒于强秦,这样做是不行的。您不如对魏王,薛公说:请同意我为了魏王返归齐国去,秦、赵两国无力进攻齐国,就会转而进攻魏国,那时我将率领齐兵前来救援;如果没有这种变化,魏王即率兵伐齐。而且秦国怨怒齐国。如果要我做出有损于大王和秦、赵两国关系的事,我是不能这样的。大王对我的恩惠再优厚不过了,我返归齐国,既不会使秦国产生疑虑,也不会因齐国而使大王受牵累。 ”赵取周之祭地赵国占用了东周的祭地,周君因此而忧虑,把这事告诉了大臣郑朝。郑朝说:“君王不必担忧,我保证用三十金再取回祭地。 ”周君就给了他三十金,郑朝把这三十金给了赵国的太卜,把祭地的事也告诉给他。以后,赵王生病了,要太卜占卜问病,太卜占了卜,责备说:“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