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76496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思教育语文阅读技巧详解现代文阅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备选术语】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 主旨;呼应开头,首尾 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 穷,引 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 发人深思;等等。(二)、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解题思路】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

2、”,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答题时就应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1、从“思想内容上”入手:(1)联系本句的含义。 (2) 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 论点、特征 )与作者的态度、感情。(4) 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

3、表 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2、从 “结构上”入手:【备选术语】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 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 圆合;言已尽而意无 穷。(三)、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

4、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备选术语】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 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生动 形象,便于抒 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 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 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 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排比强烈

5、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 强气势、加 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 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 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 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 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 练 集中,概括力强。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 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

6、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 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四)、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解题思路】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解题步骤:手法+分析( 举例)+ 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备选术语】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象征:引申事理

7、,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 强。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 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 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 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 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 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 强 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小见大:

8、表现人、事。反语(反讽):有 2 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 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解题思路】1、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2、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3、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备选术语】描写: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

9、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点明背景和时间, 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 动情节发展。3.白描简笔勾勒, 简洁准确传神;工笔 细描精雕细刻, 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4.环境、 场 面描写:交代人物活 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 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7.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视觉、听觉 、味 觉、触觉、想象。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10、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 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 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记叙: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 兴趣,波 澜起伏。3.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 题旨。议论: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

11、志。说明: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注意:1.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3.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六)、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备选术语】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 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 时空限

12、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七)、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 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

13、间顺序;逻辑顺序。 (八)、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答题方略: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3、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4、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14、。进行整合,拟写答案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有时还应讲究句式的一致性。答题技巧:所写内容如果有几个方面就从内容方面分析概括;如果内容集中写某一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成几个方面时,则应考虑从手法(正反、虚实、点面)方面分店概括。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 、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芦花 ”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芦花见证 、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九)、审美鉴赏性试题:(就文章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进行赏析。)要能分辨出

15、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表达技巧,审视艺术效果,把握独特风格。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1)鉴赏形象:答题技巧:鉴赏形象要抓住典型特征、刻画方法和典型意义等进行。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A、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形象要抓住典型特征、刻画方法和典型意义等进行。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1)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