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713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考试时间 120 分钟1、积累与运用(28 分) )(2 分)A停滞( 发酵( 徇私舞弊( 惴惴不安(桎梏( 惬意( 转弯抹角( 有恃无恐(瑟索( 菜畦( 花团锦簇( 翘首远望(木讷( 亵渎( 不屈不挠 ( 妇孺皆知(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混淆 威摄 孤漏寡闻 山崩地裂 B消毁 揣摹 浮想联篇 味同嚼蜡 C呵责 拖踏 不容置疑 百费待兴 D炫耀 挑衅 黯然失色 )(2 分)A张家界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B媒体属性强的新浪网向社交化媒体拓展,用户规模旺的 360 导航网向平台型媒体迈进,

2、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在向新媒体转型。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D今年以来,凤凰社区开展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传活动。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B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主管理、自觉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D各种“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的原因是由于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2 分)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 B. C D6. 阅读下面的消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8 个字)(2 分)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湖南新闻网张家界 5 月 18 日讯) 5 月 23 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天门洞 999 级天梯将化身为魔鬼

4、赛道,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 8 个国家的顶级高手,将在这里进行速度和技巧的比拼,上演真人版的速度与激情。据悉,速度赛的赛道出发点为天门洞口,选手将俯冲骑行整条天梯,并且全程直线加速,再腾空飞跃跨度超过 12 米、高差超过 5 米的跳台,最终骑行至天门洞广场,时间最短者为胜。技巧赛为选手通过天梯上的加速跳台起跳,飞跃跳台,空中完成难度动作,裁判将根据选手动作难度和落地完成情况评分。此次自行车速降比赛,是一场国际最顶尖职业车手的精彩对决,也是欧美高水平职业选手首次在中国进行比赛,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成(1)-(2)题。 (4 分)(1)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 (做什么事),遭遇飓风,

5、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 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2)诺 贝 尔 文 学 奖 获 得 者 勒 克 莱 齐 奥 曾 说 : “老 舍 的 作 品 , 真 实 地 写 出 了 人 性 的 美 与丑 。 ”请 仿 照 示 例 , 从 骆 驼 祥 子 一 书 中 再 选 择 一 位 人 物 作 介 绍 。 ( 2 分 )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6 分)今年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1)读懂图表,在上图的 1

6、、2 处填入合适的文字。(2 分)1 处 2 处 (2)请你认真阅读上图,然后根据上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2 分)(3)请你推荐一位名人来推广“互联网+”模式,写出他(她)的名字并说明理由。(2 分)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名句是“ , 。”2、阅读理解。(42 分)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 10。(11 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

7、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8、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此:指滁州。刻:清晰地。宣:宣扬;上:皇上。剌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10解释下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1) 饮少辄醉 (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 11

9、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2【甲】文中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出“山间之四时”,【乙】选文中哪几句也描绘了四季景色?(2 分)13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4。(7 分)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是菜还是粮?在 1 月 6 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丰富多彩的马铃薯主食制品令人大开眼界。马铃薯全粉占比 40%的馒头、面包、马铃薯芝士蛋糕等,都颠覆着人们对马铃薯的认知。农业

10、部 副 部 长 在 会 上 表 示 , 要 以 科 技 创 新 引 领 马 铃 薯 主 粮 化 发 展 , 推 动 形 成 马 铃 薯与 谷 物 协 调 发 展 的 新 格 局 。 据 介 绍 , 马 铃 薯 有 望 成 为 稻 米 、 小 麦 、 玉 米 之 外 的 第 四 大 主 粮作 物 。 它 的 种 植 面 积 将 逐 步 扩 大 到 亩 , 年 产 鲜 薯 增 加 2 亿 吨 , 折 合 粮 食 约 为 5000 万吨 。专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该资料由【

11、语文公社 】、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据介绍,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 2020 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 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

12、力量攻关。如加快选育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开发最好的产品;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2 分) 段后,理由是: 。(3 分)尤其从节水角度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 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 450和 500。在年降水量 350 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此外,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2 分)(1)

13、 ;(2) 。(三)阅读下文,完成 17。(10 分)高贵的“低头”陈鲁民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该资料由【语文公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