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6736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专题12 生物的进化(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满分 60分,测试时间 40分钟)1.(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生物试卷)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B 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 现代入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D 生物 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答案】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地球条件;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2015 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 新陈代谢 B 过度生长 C 人工选择 D 自然选

2、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达尔文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变异环境选择适者生存。因此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而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

3、异个体进行选择。人工选择不是在自然界中发生的。故选:D。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3(2015 年恩施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2015 年 4月 1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爆发致命超级细菌,导致一名 3岁男童死亡采集细菌是指多数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能让抗生素失效造成人体严重感染下列关于超级细菌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 超级细菌对多数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是抗生素不断选择的结果B 细菌中原来就存在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个体C 抗生素的选择和细菌的变异都是定向的D 新品种抗生素的使用会影响超级细菌的进化【答案】情提供、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并将

4、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也就是细菌中原来就存在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个体,B 正确;C、生物的变异是 不定向的,所以抗生素的选择是定向的,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 错误;D、新品种抗生素的使用会影响超级细菌的进化,D 正确。故选:C。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4.(2015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地球上最初的生 命诞生于()A 原始大气 B 原始陆地 C 原始海洋 D 原始土壤【答案】情提供:地球上生命的起源。5(2015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 脑容量增加 B 会使用工具 C 产生了语言 D 能直立行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类和现

5、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 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D。考点: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6(2015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动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A 体型小体型大

6、B低等高等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水生陆生【答案】物进化的总体趋势。7(2015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A 海尔蒙特 B 林奈 C 米勒 D 达尔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 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 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 年后树和落叶总重 169磅 3盎斯,干土只少了 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A 错误。B、林奈的最大功绩是把前人的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

7、方法。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包括了 8800多个种,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被人们成为万有分类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 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 错误。D、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D 正确。故选:D。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8(2015 年广元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

8、是可能的B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C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D 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答案】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

9、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B 错误;C、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 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 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C 正确;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

10、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D 正确。故选:B。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9(2015 年广元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B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C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

11、物D 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答案】物进化的总体趋势。10(2015 年广元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A 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B 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D 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云杉生长迅速,高度超过桦树,能接受更多的光照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桦树林在云杉下面,接受的阳光很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死亡。是不适者被淘汰

12、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故选 B。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11(2015 年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研究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B 方向是从低等到高等C 普遍认为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D 结果是都产生有利的变异【答案】物进化的证据物进化的原因。12(2015 年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 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无关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人类起源是神创造的D 吃熟食,改善营养,促进人类脑的发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

13、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 错误;B、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 错误;C、人类起源是神创造的,没有科学依据,C 错误;D、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

14、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D 正确。故选:D。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3(2015 年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 最直接证据C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D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在大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氧气,A 正确;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B 正确;C、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因此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C 正确;D、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环境的变换,如果环境没有变化,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没有了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就不 会进行,D 错误。故选:D。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4(2015 年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