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59646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源远流长话云南》四年级上册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题一、古老的云南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楚雄自治州一带曾是恐龙的乐园;2、知道云南是人类起源地之一;3、了解云南的文化遗产青铜瑰宝、丝绸之路。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了解云南楚雄自治州一带曾是恐龙的乐园;2、知道云南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云南这片土地上,你了解云南吗?2、请你说一说你认识的云南。二、教师扮演导游学(一)观看影片片段并提问:侏罗纪公园1、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动物?2、你知道它曾经生活在什么地方吗?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的进行指导和点评。3、教师简介恐龙以及其生活的环境和年代4、学生自学课文恐龙的乐园

2、5、教师扮演导游介绍禄丰恐龙谷的恐龙化石图片。6、学习“人类的起源之一”(1)教师介绍完恐龙谷后,适时出示元谋人牙齿化石,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2)介绍人类的起源,以及云南元谋人三、总结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也是人类的起源?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云南的文化遗产青铜瑰宝、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所学内容。2、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多种民族聚居的地方,曾今孕育出辉煌的古文化。二、学习“青铜瑰宝”1、古滇国的地理位置2、探秘古滇国的文明(1)滇王之印(2)青铜牛案(2)贮贝器三、学习“南方丝绸之路”1、介绍“五尺道” 。2、介绍“永昌道” 。四、总结拓展1、云南还出土过

3、哪些珍贵的文物。 2、南方丝绸之路包括那几条古道?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4课题二、云南民族的融合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教学目标1、知道怎样与别人和睦相处;2、了解云南远古的居民是来自于西北的氐羌部落、东南的百越部落、中南 的百濮(孟高棉)部落这三大系统与云南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3、知道昆明是怎样演变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你知道我们云南有多少个民族吗?2、教师简介在公元前 279 年以前云南的各个部落是如何相处的。二、庄蹻入滇: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都力争统一天下,最后逐步形成了秦、

4、楚争霸的局面。公元前 316 年,秦派司马错灭蜀,威胁着楚国的西南境。公元前 285 年,秦蜀守张若攻取笮(今四川雅安一带) 。公元前 280 年又5攻取了楚的黔中地区(今湖南常德一带) 。楚国为稳定西南后方,便派大将庄蹻沿长江而上,攻取巴、牂牁、夜郎,从今曲靖地区进入滇池地区。公元前 277 年,秦派蜀守攻取黔中郡,切断了庄蹻返回楚国的退路,庄蹻便流居滇池地区,变服从俗,称王,最后融合到滇人之中。庄蹻入滇是滇池地区较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促使滇池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政治上、经济上为秦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庄蹻对云南地方古代历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5、2、讨论交流现在我们云南各个都能和睦相处,那么,你们该怎么与周围的人相处呢?三、南诏国、大理国和云南行行中书省的建立1、南诏国治下的云南(1)大理城(2)拓东城2、大理国治下的云南(1)大理城(2)鄯阐府3、元朝治下的云南(1)赛典赤(2)昆明县四、巩固总结6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昆明是怎样演变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课题三、重要的历史时刻教学目标1、了解赛典赤的历史贡献2、理解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3、了解云南的爱国主义斗争,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赛典赤治理滇池1、滇池的介绍2、对滇池的治理(1)对海口和的疏通(2)整治盘龙江等河道3、赛

6、典赤的历史功绩二、改土归流民族关系的新变化1、什么是土司制度2、土司制度的弊端3、什么是改土归流4、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7三、反清起义和抗法斗争1、杜文秀领导的反清起义。(1)起义的原因。(2)起义的经过及失败的原因。2、项崇周领导的抗法斗争(1)抗法斗争的经过。(2)项崇周的历史功绩以及民族气节。四、总结拓展搜集云南的爱国英雄事迹8课题四、历史风云人物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历史中的著名人物主要事迹。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杨一清、杨慎。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 “大航海家”郑和1、介绍郑和公园2、简

7、介郑和3、学习郑和七下西洋的历程4、郑和的历史功绩。9二、 “四朝元老”杨一清1、安宁的骄傲2、杨一清生平简介3、拓展:王仁求三、 “落魄状元”杨慎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2、介绍杨慎生平。3、杨慎对云南文化做出的贡献。四、拓展:搜集家乡名人故事。10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袁嘉谷、赵藩。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什么是状元吗?二、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1、袁嘉谷的生世。袁嘉谷(18721937 年) ,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是云南文化名人。云南独一无二的状元。袁嘉谷的字,自创一体,世称“袁家书” 。从封建王朝的状元,

8、做到现代高校的教授,古今唯一人,天下亦唯一人,这便是袁嘉谷。2、袁嘉谷的历史事件。1917 年,他居家卖字自给。袁中状元后,书名倍增,求书者远至北京、浙江、日本。袁虽名为“卖字” ,但为人豁达,只要有人来索,无论长幼贵贱,均认真挥毫,以礼相赠。昆明的翠湖、大观楼、西山、黑龙潭等名胜风景区,都留有袁嘉11谷的书法墨迹。1921 年,袁嘉谷任云南省立图书馆馆长。晚年,他结庐翠湖,自辟一园,名“树园” ,堆土为山,名“金钟山” ,盖一小亭,名“课经亭” ,又种些花草菜蔬以赏心悦目。并以“园愈狭,心愈惬;园愈隘,身愈泰”自慰自勉。他用晚年光阴,搜集、整理云南地方文献。当时大滇池南岸的昆阳月山,发现了一

9、块马哈只碑 ,经他鉴定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为其父在故乡树立的墓碑。 明史记载郑和是云南人,但不知道生在云南何地,经他此番考证,作了碑跋并倡议地 方政府建亭保护,世人才知道郑和的故乡,知道云南产生过这样一个伟大的航海家。1922 年,云南第一所大学_私立东陆大学(即今云南大学前身)成立,次年袁嘉谷应聘担任国文教授。袁嘉谷本属重金聘请对象,但他得知大学经费颇紧,坚辞不受聘金,反捐款千元作为办学资金。直到 8 年之后(1931 年) ,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他才开始领薪。 袁嘉谷博学,且平易近人,在东陆大学声誉甚高。他每周讲两节国文课,教室设在至公堂,每节课总是座无虚席,除本校学生和一些教师外,还有不

10、少校外人士慕名而至。袁嘉谷任教十余年,培养了数百人,其中不少人成就甚高,如李士厚、李乔、浦光宗、张希鲁等。三、云南近代著名书法家赵藩1、赵藩的生世。赵藩(1851 年1927 年) ,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12年号石禅老人。白族,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又名水寨)北寨人,云南省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曾任四川臬台,官至川南道按察使。参加过。1913 年被选为众议员,1917 年代表云贵总督唐继尧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的交通部长,1920 年辞职回滇,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逝世,享年 76 岁。2、赵藩的历史事件。(1)大观楼长联书写(2)诸葛亮

11、殿联书写(3)编写云南丛书3、赵藩对云南历史文化事业的贡献。(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总结拓展开展家乡变化大考察活动,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汇报13课题五、有趣的历史传说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历史文化传说。2、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诸葛亮七擒孟获 孔雀胆的传说的故事。2、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是的云南,看看在这神奇的土地上放生过哪些有趣感人的故事。二、诸葛亮七擒孟获141、学生看教材,细心阅读。2、学生讲故事。教师提示: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2、来讲。3、感悟:故事给你的启示。三、孔雀胆的传说1、学生看教材,细心阅读。2、学生讲故事。教师提示: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3、感悟:故事给你的启示。四、总结感悟1、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哪些故事?2、说说孔雀胆的传说中人物的品行?15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金马碧鸡的传说 建文帝在云南的传说的故事。2、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导入二、金马碧鸡的传说1、学生看教材,细心阅读。2、学生讲故事。教师提示: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3、感悟:故事给你的启示。三、建文帝在云南的传说1、学生看教材,细心阅读。2、学生讲故事。教师提示: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讲。(1)嵩明坝子住宿(2)狮子山当和尚(3)血书救驾3、感悟:故事给你的启示。四、总结拓展16搜集出自云南的历史故事传说和同学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