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7548440 上传时间:2018-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泉一泓润泽校园丹心一片温暖人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泉一泓润泽校园 丹心一片温暖人心记靖边三小刘旭校长以德养校、立德树人先进事迹 刘旭,曾用名,刘二高,男,汉族,1966 年生,1985 年 8 月参加工作,党员,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2009 年 3 月被任命为靖边三小校长。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 30 年的学校管理者,爱岗敬业,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他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一心扑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他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健康成长,得到社会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以其高尚的师德情操塑靓了自身,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同

2、行塑造了楷模。她以德治教,用丹心温暖人心,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一步一道靓丽的风景,走出了具有三小特色的办学之路。一、注重自身修养建设,以身作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长对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这充分说明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的思想素质,校长的道德修养,校长的业务能力代表着一个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刘校长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学习与提升。虽然学校事务繁忙,事情众多,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他认真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 “三个代表” “十八大”的重要思想,不断学习和借鉴县城重点兄弟学校的办学经验,不断的充电,

3、洗脑使他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视野更加开阔,头脑更加丰富充实,思维更加敏锐。二、扎实搞好各项工作,求真务实。(一)以校为家 立足发展刘校长从 2009 年调入靖边三小,在立足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过程中,抓住重点,认真实施,工作步步落实到位,使学校面貌、师生风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为了完成好学校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每天下午总是最后一个回家,第二天早晨又是第一个来校,学校师生很受感动。特别在 2009-2010 学年度开展的“义务教育常规管理年”活动中,他样样带头,不等不靠,亲自动手,自力更生,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节省时间,他索性住在了办公室里,别人放学了他还在工作,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筹谋

4、校园建设。在他的带头领导下,校园的操场硬化了,学校每一块墙壁会说话了,教师办公室和教师的桌椅板凳换新了,校园网络平台形成了,校园电视台成立了,校园环境形成了亮丽的风景线,校园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信息化,校园文化取得了“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好效果,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师生风貌奋发向上,使小小的校园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在他的精心引领打造下,学校已经成为市、县级常规管理示范性学校。他曾多次在教育局领导会议、教师大会、现场观摩会上作学校常规管理经验介绍,多次接待市县各中小学校、县城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前来观摩学习,得到老师们的好评,受到领导的赞赏。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使他深深懂得,在学校建设中

5、,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视为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进程和水平的决定因素,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因此,他全身心地谋划学校的发展,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实现此目标,他特别重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师能、师表”教育上狠下功夫,把行风视为学校的生命,把师德做为立校之本,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 、 教育法 、 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常学习。广大教师增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责任感,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有五六十位老师因教书

6、育人成绩突出,分别评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 、 “教坛新秀” 、 “优秀班主任” 、“先进工作者” 、 “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 “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个人” “优秀辅导员” “师德标兵”等,使学校有了长足发展的前景。(二)以德立校,创建平安。育人砺志,德育为本。学校工作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坚持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各类活动为契机,融人格的教育于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坚持以课堂和主题队会为主阵地,做到堂堂有德育,课课皆育人。把主题班队会打造成靖边三小德育教育的一大亮点。上学期,学校在内涵

7、式发展现场会向市县级领导及老师展示了靖边三小的班队会风采,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和肯定。在日常的工作中,刘校长还把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将学生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典型实例教育学生,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保安全、一切以安全为前提”的浓厚氛围,学校德育处每年都举行火灾逃离演练,地震逃离演练,防止踩踏演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一个平安的校园环境。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

8、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11 年,他连续几天高烧 39 度,大家都劝他休息治疗。但当时学校正在迎接县级督导评估验收,他还是坚持每天早来晚走,坚持下班后输液治疗,没有因病耽误一天工作。在他的带动和努力下,我校的安全工作已走在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连续三次被教育局考核组评为全县小学组安全工作第一名的,2011 年被评为“市级平安校园”2013 年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三)以爱育人,体贴关怀。从贫苦家庭中走出来的刘校长,不仅有一颗干好事业的雄心,还有一副怜弱济贫的慈善心肠。他经常叮嘱德

9、育处的同志们要对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学生进行认真地排查登记,成立关爱中心,建立行政领导帮扶机制,给那些贫苦,自卑的孩子时时送去精神上的温暖和物质上的资助,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刘校长从调入三小就一直资助一名双亡跟随奶奶生活不能自理的儿童马芸芸,每学期他都要亲自询问几回马芸芸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她问寒问暖,进行亲切的沟通,然后除进行精神上鼓励外总是给她赠送一些校服,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等。等到马芸芸用阳光的心态以优异的成绩从三小毕业升入初中后,刘校长又开始帮扶马芸芸的弟弟马长瑞和妹妹马楠楠。年过七旬的孤寡马奶奶逢人便夸:“我的孙子虽然命苦,但家里有我这个老婆子照顾,学校里又遇到刘校长这样

10、的好人,孩子们也逐渐懂事、勤快、爱学了,我们一家都非常感激三小,感谢这样的好校长。2010 年 8 月 20 日开学的这天,又一个特殊的孩子走进了靖边三小的校园,她的听力不到正常孩子的 50%,视力也不正常。她是曹爷爷从厕所捡回来的弃婴。养父母是残障人士,而生活重担压在了说话口齿不清的 72 岁的奶奶身上。她就是曹引娣同学,她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说不幸是因为她的亲生父母遗弃了她;幸运是因为她遇到曹奶奶这样的好人,更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就是靖边三小的好校长刘旭。刘校长亲自她选择了班级,并叮咛班主任老师特殊照顾曹引娣,班里孩子不得歧视、欺负引娣,还要帮助关心她。2012 年“六一”来临之际,刘

11、校长在全面了解曹引娣的家境后,戴上部分领导和曹引娣的班主任及代课老师亲自去了远在四五公里外的张伙场村曹家,进行了一次大家访活动,看到一贫如洗,暗淡无光的曹引娣家,刘校长怜惜之情涌上心头,对随行的老师不停地说:“这个家庭太不容易了,曹引娣兄妹太可怜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这样的孩子要加倍的疼爱。 ”在与曹爷爷、奶奶亲切交谈后,刘校长慷慨解囊,掏出 500 元现金交到曹奶奶手中,随行的老师们也买了许多学习和生活用品,希望给引娣姐弟俩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回校后,他立即让总务处的吴主任为曹引娣准备了碗筷,免费为她提供早餐和午餐,解决了曹奶奶用驴车接送孩子上学的困难。几年来,刘校长积极开展师德

12、教育活动,处处以身作则,平时对待学生关怀体贴深受学生的爱戴。在他的关怀和培养下, “全国美德少年,孝老爱亲的典范”段红艳从这里走出,拾金不昧的张盈盈、张浩姐弟俩成为三小学生的榜样,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接送本班残疾儿童的张甜甜、张可可让人钦佩。真是“校园好景管不住,满园德育吐芳华”三小人在刘校长领导下,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开了一朵朵绚丽的花朵,润泽了鲜活的校园。身为一校之长,刘校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刘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刘校长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教师身患重

13、病入住医院,刘校长自己总是亲身前往医院探望,嘘寒问暖,还多次安排学校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教师遇婚丧嫁娶刘校长总是嘱咐后勤人员能帮忙就帮忙,还在休假方面给予方便,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但他自己多年来从未评模树优,他总是把这样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的其他同志。2011 年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榆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他“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这也是他唯一的荣誉。(四)以研促学,科研兴校。刘校长十分重视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他认为课程改革落实如何,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是关键,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脊梁,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因

14、此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训练。学校开展了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提高工作,倡导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学校除了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全方位、多层次、互补性的培训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一是教师基本功和新技能的训练,侧重抓好教师计算机学习和应用新技能的训练。二是以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为重点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如何有效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教师从校本教研中汲取了成长的营养,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钻研业务的能力;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在反思研究中成长。三是开展课题研究,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地提高教

15、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缩短了教师原有水平与新课程改革的差距,从而使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为学校培养业务骨干和拔尖人才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在国家、省、市、课堂教学竞赛中有十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省、市、县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课件评选中,有近 60 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今年,由他负责的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经典已顺利结题,还有他牵头的三个国家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的子课题也在解题中。我校也因此被总课题组评选为优秀实验学校。(五)加强管理,提升品位。近年来,学校不断践行科学与民主管理方法,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狠抓思想、

16、业务素质的提高,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化,师德教育经常化,业务学习系统化。开展了以学教育理论、深钻课标、教材、探讨教法与学法为主要内容的每期备一节最佳教案;上一节理想的达标课;探讨一个教改项目;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说课”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鼓励各科教师成为教学骨干,教书育人行家,学科带头人等。学校秉承以“德育为首,智育为本,科研为导”的办学理念。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以家长学校为桥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育人的教育网络。围绕“校风正、治教严、教风硬、学风实、师资强、环境美、质量高,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坚持把科研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做到人人有课题,树立“人出课题,课题出人”的意识。以管理强制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品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教研室授予“教研工作先进集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