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54606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摘要 目的:凯时、晴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观察并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6 年 5 月2009 年 7 月我院确诊的 2 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凯时治疗组44 例,晴尔治疗组 36 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用肌电图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用药后自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凯时组明显优于晴尔组(P0.05) 。结论:凯时与晴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有效,且凯时的治疗效果优于晴尔,可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的药物。 关键词 凯时;晴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Effect compar

2、ison between Lipo PGE1 and Azagrel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YU Weidong (The Second Rongfu Military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e, Lishu 136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po pGE1 and Azagrel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3、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PN were divided into Lipo pGE1 group (n44) and Azagrel group (n 36), they were given Lipo PGE1 or Azagrel for 2 2weeks,and 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DPN symptoms and signs or nerve conduction speeds in Lipo PGE1 group were obviously be

4、tter than those Azagre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ipo PGE1 and Azagrel ar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of DPN, and Lipo PGE1 is better than Azagrel, and can be used as ideal drug in treatment of DPN. Key words Lipo PGE1; Azagrel; Diabetes millitus; Peripheral neuropathy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

5、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临床上常常以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常见因素。临床发病率高,据报道其患病率高达 90%以上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2006 年 5月2009 年 7 月我院比较了凯时(Lipo PGE1)和晴尔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例患者均符合 WHO(1999 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均有如下症状:皮肤感觉异常,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针3刺觉、感觉异常、蚁走感,感觉过敏,

6、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感觉减退及走路不稳感。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障碍;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凯时(Lipo PGE1)组 44 例,其中,男 24 例,女 20 例;年龄 3775 岁,平均 51.1 岁;病程 6个月12 年。晴尔组 36 例,其中,男 20 例,女 16 例;年龄3574 岁,平均 50.2 岁;病程 6 个月11 年。两组患者均不同程度合并高脂血症、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其他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饮食治疗加胰岛素控制血糖。凯时组:凯时 10 g 加入生理盐水 100

7、ml 静滴,1 次/d ,2 周为 1 个疗程。晴尔组:生理盐水 250 ml 加晴尔 80 mg,1 次/d ,静滴,2 周为 1 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按照 DNS 评分包括 4 个症状:下肢的疼痛、针刺觉、麻木及走路不稳,并用肌电图测量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 。 1.3 疗效标准 自觉症状:走路不稳、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症状消失为显效;走路不稳、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症状减轻为有效;走路不稳、下肢疼痛、针刺感、麻木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 41

8、.4 统计学分析 神经传导速度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DNS 评分采用2 检验和 Fisher 确切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后自觉症状改变情况 两组用药后自觉症状均有所改善,凯时组显效 14 例,有效25 例,总有效率为 8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凯时组治疗效疗优于晴尔组。两组观察项 DNS 评分结果见表 1。 2.2 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测定 凯时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睛尔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凯时组疗效较晴尔组明显,差异有统计

9、学意义(P 0.05) ,见表 2。 3 讨论 DPN 是 DM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累及感觉神经最为常见1 ,其发病机制有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之争,目前多元论的发病原理为大家所公认2。针对 DM 患者腓肠神经活检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DM 时周围神经内微血管存在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3。DM 时微血管的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致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速度降低导致神经纤维低灌注和低氧,进而发生神经变性坏死。同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红细胞聚集增强,血黏度5增高,血流缓慢,进一步加重神经缺血、低氧。对 DPN 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对症治疗,吴彦红等4曾报道晴尔治

10、疗 DPN 有效率为 84.8%。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自觉症状均有所改善,凯时组总有效率为 88.6%,晴尔组总有效率为 63.9%,凯时组明显优于晴尔组,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亦有所改善,但治疗后凯时组明显优于晴尔组。凯时与晴尔均有抵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晴尔系特异性强力血栓素 A2(TXA2)合成酶抑制剂,能抑制 TXA2 生成,同时促进 PGL2 的生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的作用,凯时注射液系前列腺素E1(PGE1)脂微球制剂,在体内吞噬细胞等作用之下可释放PGE1,其在肺脏不易失活,利用脂微球载体在体内

11、特异分布,使药物更好地“靶向”扩张病变血管,更好地聚集于炎症病灶及血管,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发送微循环,这可能是较晴尔组疗效好的主要原因。晴尔组及凯时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这与张小群等5-6报道凯时输注发生静脉炎占 8.82%、皮肤瘙痒占1.96%不符,可能与本组例数较少、滴速较慢有关。本研究说明凯时不仅可改善 DM 患者的末梢循环,同时对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不良反应小,可作为 DPN 治疗首选的药物之一。参考文献 61Hewelyn JG. The diabetic neuropathies:type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12、J. J Nel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3,74(2):5. 2许曼音.糖尿病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47. 3Cameron NE, Cotter MA. Vascular factors and metabolic interact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uropathy J. Diabetologia,2001,44(11):1973-1988. 4吴彦红,张镜平 ,谷禹.晴尔(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4,2(9):22-23. 5张小群,范丽凤 .凯时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局部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139-140. 6杨永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