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54281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与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搞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就是学生学好数学,要想学好数学,就需要对数学课有浓厚的兴趣。能否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是关系到

2、教学效果及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通过新颖活泼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平均分”一节中,先讲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在唐僧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摘了 6 个桃子,唐僧要把桃子分给三个徒弟吃,怎样分合适?(让学生动手分分看)唐僧分的是:孙悟空3 个,猪八戒 2 个,沙僧 1 个。沙僧对对唐僧分的有意见吗?(有)有什么意见?(分的不公平,有的多,有的少。 )怎么分没有意见?请一名学生假扮唐僧重新分,老师指出像这样分的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 。这个故事,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启发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而得出结论可引起学生兴2趣。二 :应用多媒

3、体教学在新课导入处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生动形象的导入,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来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 : 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新课开始,用媒体播放“一辆大

4、卡车和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说:同学们,我们知道比较精确的长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我们课桌的长和宽用厘米作单位,教室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我们乘坐的汽车所行的路程用什么作单位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里程碑上标有 50 千米、100 千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争着回答:“千米”,这时,教师口头评价并随机揭题,并说,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三、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就是指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际活动的机3会,使其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对

5、于小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正如人们所说“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已知客车每小时行 60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50 千米。现在两车同时从相距 200 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 2 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由于题中未说明行驶方向,所以两车出发 2 小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应是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因此,我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中按四种情况进行了演示:1两个学生同时相向而行;2两个同学同时相背而行;3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快的同学在

6、前;4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慢的同学在前。因此我再启发学生,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很快认识到,这道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讨论:(1)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后又拉开距离:(6050)220020(千米) 。(2)两车同时相背而行:(6050)2200420(千米) 。(3)两车同向而行,客车在前面货车在后面:602200502220(千米)(4)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4502200602180(千米) 。四:进一步升华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强化新知。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数学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依据不同

7、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脉络,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五: 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用鼓励成就学生,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长处,老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优点,多鼓励

8、表扬他们,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只要真诚的爱他们、欣赏他们、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教育。5浅谈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红林学校 罗德仕2013 年 1 月 18 日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中学生素质训练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进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

9、数学教育新局面。一、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1、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是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今后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急需的任务。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新课改的需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6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对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

10、会应用,并且只有具备对知识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知识才可能真正转化成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专家指出,学生不应该只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而应该有应用意识和能力,借助数学数据分析现在与未来的生活状况,以便更好的主宰自己的行为。学生作为社会的公民,如果能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反省和评价自然、社会及经济发展,那么整个国民的素质才能进以不提高,社会才会向更深的层次发展。4、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

11、维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能力,特别要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坚韧独立、机智勇敢、勇于创新等创造性人才所具有的优良共性品质。二、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呢? 1、拓宽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7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教师从数学应用的角

12、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加强数学的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以使自己的教学 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2、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用于实践。培养学生“

13、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应当成为数学应用教学目的中的“重中之重。” 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尤其应重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数学应用问题设计成探索和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8转 3、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

1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这样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和程序来设计教学过程,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益。(2)可改造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我们可以改造课本上一些常规性题目,打破模式化,使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总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知识应用素质的 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份,应用型问题有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多视角的横向联系,多层次的能力要求,其多功能的教育价值早已是

15、众所公认的事实,它已成为学生观察了解社会、认识评价社会的一个窗口。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9优化 40 分钟课堂红林学校 罗德仕2012 年 6 月 18 日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 40 分钟焕发无限生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展示强大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一些

16、思考。一、课堂问题设计指向明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10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多数属于记忆性的问题,学生只需打开记忆库便可找到完美的答案,这种问题不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更谈不上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的探究过程。同样,“生练”在多数情况下,也摆脱不了简单模仿和按程序解题的模式,长此以往,必将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遏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掩盖了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另外是教学活动中的另类“一言堂”现象。这里所指的“一言堂”不是针对教师而言的,而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由教师的“一言堂”演变成的学生“一言堂”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常见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针对这种现象,首先应该肯定教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