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志有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是过去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问题。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较好地回答了这一理论问题。该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为我们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我国制定外贸发展战略和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介绍,并就其理论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一组决定因素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它们是:1、 因素。 它 :(1) 。 的 、 、 、 本 (2) 。地的 、 、 地、 、 和地理 大 (3) 。¡¢的£⁄和¥⁄、ƒ§和currency1 研究'“、«书‹、统›'“、fifl¡学 – (4) 本 。 本供† 和 本、 本‡·、 本 ¶的•‚„、fi国 本”»的… (5)‰ ¿ 。`´ˆ˜¯统、˘˙¨ 、˚¸ ˚、˝–˛ˇ、文„'“。 因素—分为 要素和 要素 。 要素是 一个国家 有的 和地理 。要素 是 ˝–和个 ˆ过 和发展 的因素。一个国家Æ要 ª竞争优势, 要素 比 要素重要。2、 因素。 本国 ¶的 Ł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国Ø 对竞争优势的Œº 要是ˆ过 个方 进行的:一是本国 ¶ 有 æ的 Æ大 外 ¶, 有 ı ,有ˇ 该国 ł该 æ的国际竞争优势。ø是Æ本国 ¶œß者 , 对 æ ª国际竞争优势有ˇ。因为 、挑剔的œß者–对本国公司 一fl促进改进 、性能和服务 方 的压 。 是如果本国 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 †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 。在这fl情Ł下,企æ在本国 ¶发展起来的一套 工艺、营销策略就 为企æ今后开拓国际 ¶的一大竞争优势。3、˘持性 æ和 æ。 一个国家要想获ª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Ø获ª在国际 有竞争 的供†商和 æ的˘持。日本'械工具æ的优势离不开世界 的 控'床、´动'和其他零⁄供†商。瑞典在钢装配制 (如滚珠轴承、切削工具)行æ中的竞争 它的特殊钢行æ。除了供货商的竞争 ,其他 行æ的竞争 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 、新的¢术、新的竞争方法,从 能促进 æ的 新和升 。因此,fi˘持性和 æ”»具有ı常的紧密的 调与合作 ¯,就–“ 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4、企æ战略、结“与竞争。 就目前考察, 世界 还无一fl在fi国皆能ˆ行并适用的管理方式。由 fi国企æ的目标不同,因 企æ的战略和结“不尽 同。美国企æ注重短期目标, 日本和德国企æ 较重视长期目标。不同国家有着特色fi异的“管理意 形态”,它们帮助或妨碍形 一国竞争优势。此外,国Ø ¶的竞争,对该国 æ ª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Œº。国Ø ¶的 竞争–迫使企æ改进¢术和进行 新,从 有ˇ 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 的确ł。除 述四个因素外,一国的'遇和ƒ§的作用,对形 该国的国际竞争地 也起辅助作用。'遇 重要发明、¢术突破、 要素供 Ł的重大变动(如石油危')以及其它突发事⁄。ƒ§因素是 ƒ§ˆ过ƒ策调节来 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以 Œº竞争的因素共同发 作用,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 。ø、我国竞争优势现 分析波特认为,国家ı 实 的比较太笼统 难 进行,一个国家不 能使其所有企æ和行æ在国际 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 从行æ( æ)的 来考察 有意义。由 在现 ¶ı 中, æ国际竞争 ˆ过 ¶ 有 来 和 ,因 ,以 形式来 定不同国家特定 æ国际竞争 的 标 要是该 æ的 的国际 ¶ 有 和该 的 动 以及贸易竞争 。本文同 这一 , 用这 个 标对我国竞争优势现 进行分析。1、贸易竞争 分析。 贸易竞争 定义为:(E[,i] I[,i]) (E[,i] I[,i] ),其中,E[,i]为 i的出 I[,i]为 i的进 。 《中国统›年鉴》(1993、1998)有 , 者了12 要出 商 进行› ,结果发现:¡¢ 、£⁄¥ 、ƒ§制 、currency1 是我国传统出 ,具有较'竞争 ,“«年来贸易竞争 下‹,›明这fi商 fl国际竞争的fifl挑战 其它8 商 ,如„工 、 –†‡制 、·制 、 制 、¶•‚制 、'´及„”¿»、运…¿»、‰学及 ¿¿»的贸易竞争 `´ˆ˜,“ˆ˜明 ¯ ˘ ,›明我国在 本¢术密˙行æ中的竞争 ¨在 ' 从1992年˚1997年,我国商 贸易竞争 ¸大 ˝˛ˇ的 — 有什么变„,›明我国出 商 竞争 '的 `未改变。2、 动 比较。 动 是 的工作 出,它 作是 一国竞争 ' 的一 重要 标。从 动 标来 ,我国 动 很 ,不Æ同发 国家ª在着较大的 ,同一fi发展中国家 比, 也很大。 1996 年我国• 动 为1118美 ,Æ 发 国家 (59105美 )的1.8Ł, ØŒ新º工æ„国家和地 (38781 美 )的 2.8Ł,发展中国家 (5047美 )的22.1Ł。中国 动 的 下, 为我国提 竞争优势 大的 。 作者:常志有 3、国际 ¶ 有 分析。 国际 ¶ 有 的定义为:A国i 的国际 ¶ 有 A国i 出 世界i 出 。 《国际统›年鉴》有 ,1992年我国出 的国际 ¶ 有 世界前— 的, 要是 æ、 ¢ 外套、 ¢ı外套、¡¢ 、¶•‚制 、 ł、øœ用 和¨提 、¢Øß、 、 具和 育用 ,这fi大部分 是附加˜比较 的 动密˙型 。 在附加˜比较 的出 商 中,如型钢、Ø燃'、 ´子'械零部⁄、 动 处理¿»、办公¿» 的国际 ¶ 有 `较 。ˆ过以 个方 分析,我们 以 出,改§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竞争 有了很大 的提 ,“竞争优势不'。˚目前为止,我国具有竞争 的出 商 ‰本 是一fi 动密˙型 , 缺乏竞争 的 要是‰ 材–和'械¿» •¢术密˙型 。这一方 ›明 动密˙型 æ` 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æ,中国商 在国际 ¶ 的竞争 更多地 决 较 的 动 本,同 也暴露出我国出 商 结“优„缓慢,缺乏具有长 发展潜 的 以及 æ结“升 滞后 矛盾。 著名的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 )推出的《•‚竞争 ˛行榜》,1998年中国名ˇ第29 ,尽管1994年以来我国竞争 ˛行 提升了5 , “这一 与我国在世界ƒ治ı 舞台中的大国地 `不大 称。、提 我国竞争优势的对策与途径1、深„企æ改§,调整企æ结“,提 企æ竞争 。 企æ是国家竞争优势的‰ ,企æ缺乏活 不思 新,国家就难以树ł整 优势。因此,首 必须加大我国企æ制 改§与 新,严 ¸照现 企æ制 :“ 权清晰、权责明确、ƒ企分开、管理¡学”的要 ,对企æ实行 范„的公司制改 ,使” 为能适† ¶竞争、ı营、 ˆ盈亏的法 实 和竞争 其 ,要加'现有企æ的联合兼并,¸照专æ„分工和发展 ı 的要 ,以现有骨干企æ为核心,以 权为纽带,以名牌 为龙头,培育一批跨地 、跨部门、跨行æ的大型企æ˙团,以实现 的优„配 ,提 企æı营 效· 第 ,• 加'企æ管理,提 企æ 新能 。ˆ过'„管理、研究开发、提 、‹ 本不断提 企æ竞争 。2、在 持 有优势的‰ ,大 发展 ¢术 æ, 我国 æ竞争优势。目前 动密˙型 `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获 更多比较ˇ·的 要¨ ,其重要作用还无法替 。“我们†在 持现有优势的‰ ,大发展 ¢术 æ, 我国 æ竞争优势。由 ¢术具有传统 æ及 ¢术 æØ部使用范围广、渗透性'的特点,它不Æ能靠 身 ¶开发的能 对ı 长做出贡献, 且能极大地提 整个 的效 和国际竞争 ,因此,我们必须及 把握世界 新¢术 æ迅猛发展的历史'遇,大 发展 新¢术及其 æ,加'我国 ¡¢的商 „、 æ„和国际„进 ,加快 新¢术 果向现实 的转„,使我国 ¢术 æ 为国民ı 台阶的一˘新º æ。3、发挥大国 优势,加'国Ø 开发。 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 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重视对国Ø的开发。我国有13亿 ,GNP 大, 长迅速, 大 优势。目前,我国 进入买方 ¶,国Ø同行æ竞争 常激烈,这对民族工æ整 竞争 的提 有明 的促进作用。由 我国˝–ı 发展不 ,地 ”»和城乡”»ª在着悬殊的œß 异,这就为企æ寻找细分 ¶、 对地˙中 某fi优 发展的 和 æ,实 目标˙聚战略攻击提供了'–和发展空»。ˆ过对细分 ¶ 开发,以国Ø ¶为依 , ª国际 ¶ 的 部竞争优势,逐步过渡升 ˚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企æ走向国际舞台、赢ª国际竞争优势的起点和有ˇ条⁄。4、推行¡教º国战略,着 开发 , 促进竞争 持续发展。 积极推行“¡教º国”战略,提 国民素 ,是提 我国竞争 的长期战略和措 。 前,必须扭转¡¢和教育 GDP 比重持续下‹的 ,大幅 加¡¢和教育 入,把“¡学¢术是第一 ”落实在行动 ,提 • 入的使用效 要加速教育 制改§,变“†试教育”为“素 教育”,转变教育观 ,实 身教育 要 的优„配 ,ˆ过 ¶'制的确ł, 和 在 ¶ 向作用下形 合点 在•˝–形 “ 重 、重 ”的 ,为 出、发挥 干 好的 论、ƒ策、制 和公 竞争 。5、发挥ƒ§在提 国际竞争 的重要作用, 优„ ¶竞争 。 要使我国的国际竞争 迅速提 ,ƒ§的作用是不 缺 的。要 续深„ƒ§ 制改§,ƒ企分开要 ˚ ,使ƒ§ı 管理的调控作用有 、有效 不断 国家 æƒ策, ı 发展不同阶 的要 , 持具有国际竞争 的 æ,带动整 ı 的• 发展 加' ¶'制 ¿, 一个有效的 ¶竞争 ,要特 注意 一 要素 ¶˚¸有˝地运行,依法 者和 者公 竞争的权ˇ, œß者权·和公 合法的国民权ˇ, 一个有˝竞争的 ¶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 Y. Free Press, 1990.2、 中国¡学院工æı 研究所 题组:《中国工æ国际竞争 》,《管理世界》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