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52613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饮食文化11 护理 7 班 钱盈盈 113110725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方法: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咨询的内容:中国饮食文化和特点, 中国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深层内涵等等.关键词:饮食 文化 食物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

2、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一、 中国饮食文化1.1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

3、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 4 个发展阶段,推出 6 万多种传统菜点、2 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 的美誉。 1.2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1.3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1.4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

4、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 ,并且讲究“色、香、味 ”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 ,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 ,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 4 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1.5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2.1 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

5、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2.2 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2.3 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2.4 注重情趣。我国烹饪

6、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 将军过桥 、 狮子头、 叫化鸡、 龙凤呈祥 、 鸿门宴、 东坡肉 2.5 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 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 三、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3.1 重食:古人就有:“ 民以食为天 ”

7、之说,见面常问“ 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3.2 重养:以“ 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3.3 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 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3.4 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四、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4.1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 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

8、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 “过之屠门而大嚼 ”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4.2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 ”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

9、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 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4.3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

10、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 “饮德食和、万邦同乐 ”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4.5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 礼数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

11、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 ,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讨论: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

12、业。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小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 。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 “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 。 “和”也是烹饪概念。 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 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 ,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 中和之美” 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