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75053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七年级上册:4.1《三国鼎立》同步练习(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曹操统一北方1背景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困苦,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北方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个较大的军阀。2措施(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取得了政治优势。(2)经济上,曹操在许县一带大兴屯田,解决了 军粮问题。(3)曹操还广招人才,使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3官渡之战(1)时间:200 年。(2)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3)结果:曹操取得胜利。(4)影响: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二、魏蜀吴的鼎立1赤壁之战(1)时间:208 年。(2)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3)结果:曹操大败,

2、狼狈逃回北方。(4)影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三国鼎立建立 时间 建立者 国号 都城220 年 曹丕 魏 洛阳221 年 刘备 蜀 成都229 年 孙权 吴 )随着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 局面正式形成。(2)各国统治者为完成统一大业,都采取积极措施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问题 1】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两次战役前后相距仅 8 年,但是作为两大战役主角之一的曹操,其面临的结果却前后相反。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探究: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不在兵力多少,而在于人心的向背;在于能否根据具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3、。官渡之战,曹操虽然实力弱,但顺应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而且他能集思广益,重用人才,指挥得当,所以以少胜多。赤壁之战,曹军虽然人多,但士兵远道而来,身心疲惫,不习水战;而且此时的曹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加上错误的指挥战术,最终导致失败。【问题 2】 学习了三国鼎立这一课后,有人说:“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其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探究:不同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主要政治势力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

4、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操、刘备、孙权三股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环节。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2 (2010湖北咸宁)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 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A200 年 B208 年 C220 年 D222 年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A士兵不习水战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4下图中的故事发生在 ()A官渡之战前 B赤壁之战前 C蜀汉政权建立 后 D西晋建立时5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林俊杰的歌曲曹操深受大家喜

5、爱。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6 (2010福建漳州)下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 a 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成都 B长安 C洛阳 D建业7阅读下列材料:杜甫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请完成:(1)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谁?(2)材料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一句诗?(3)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 1. 答案: 答案:解析:官渡之战中袁绍骄傲轻敌,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轻敌,这是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答案:答案:答案:解析:图中 a 区所示政权是蜀,其都城是成都。答 案:参考

6、答案:(1)诸葛亮。(2)功盖三分国。(3)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A曹操和孙权 B袁绍和曹操 C曹操和刘备 D刘备和孙权2东汉末年,曹操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最终统一了北方,他所具备的条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政治优 势三次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重人才实行屯田,保证部队的军粮供应官渡之战,打败袁绍A B C D3官渡之战的性质是()A军事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 B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C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D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 战争4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都发生在三国

7、时期都是我们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 B C D5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A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 B基本上统一北方C指挥赤壁之战 D废汉献帝建立魏国6三国时期称帝的是()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孙策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7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 3 世纪 20 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其中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A魏 B蜀汉 C吴 D)三国鼎立示意图A长安 B建业 C成都 D洛阳9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 ,一般来说, “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

8、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 。请你完成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1)小明在学习完“三国鼎立”后,为了加强记忆,用图示给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小结,请你把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其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吗?请说一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汉朝的奸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运用历史的观点来表述自己的见解。10吴宇森的史诗巨作赤壁(下) 在北京举行了首映新闻发布会,13 位主演齐齐亮相,场面颇为壮观。导演吴宇森在发布会上为感谢主演们对电影

9、所作出的努力,用上了古代的“授印”之礼。帝王印赠给了张丰毅扮演的魏国“统帅” ,智者印则是送给了金城武和梁朝伟扮演的人物(如下图) 。请完成:(1)图 1 张丰毅饰演的人物曾经一统北方,他是谁?在他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张丰毅在饰演此人物时会演出他的什么气质?(2)图 2 金城武扮演的人物足智多谋,蜀国建立后,他担任丞相。请问他是谁?请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成语。(3)图 3 是梁朝伟饰演的水军大都督, “风流倜傥,英姿勃发” 。在“赤壁”一战中,他使用什么方法大败曹军?(4)赤壁一战的结果是曹操没有想到的,孙刘联军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此役对当时的形势有何 影响?能说明什么?参

10、考答案: 1. 答案:解析:是曹操为势力壮大所采取的措施。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此后,他又陆续消灭北方其他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答案:答案:答案:解析: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都城洛阳。答案: 答案:解析:东汉末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等陆续消灭了北方其他军阀,统一北方;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答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三国中魏国的都城在洛阳。答案:参考答案:(1)曹操袁绍刘备孙权曹操A 魏B 蜀C 吴(2)从汉朝的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 ,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割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

11、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魏、蜀、吴统治者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从这些史实看,从汉朝的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3)不同意。曹操不是三国 时期的人物,他应该生活在东汉末年。因为 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标志着东汉的结束。我认为他不是汉朝的奸臣。因为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统一了北方,结束了黄河流域长期的战乱。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发展了北方经济。他的所作所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曹操可以称得上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及诗人。 (言之有理即可)10. 参考答案:(1)曹操。官渡之战。霸气、雄才大略。(2)诸葛亮。三顾茅庐。(3)火攻的方法。(4)孙刘联军擅长水战,水军实力占优势;联军指挥得当,特别是火攻策略的实施。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说明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