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49647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斜月沉沉-勘误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1.一般地说、“智慧”不同于“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但两者并非绝对_:“智慧”必须有“知识”做基础,反之,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那就容易成为_,也不算是“智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立 学究B.矛盾 古董C.等同 桎梏D.排斥 束缚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本题可从第二空得到答案。与前面的“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对应,显然“学究”更合适;验证第一空,填入“对立”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2.文学解读和批评可以是感性的、印象式的,亦可以是理性的和高度理论化的。文学不是用单纯的社会

2、学方法便可以_的,就像心灵不能用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的一孔之见来一概而论。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见一斑B.一览无余C.明察秋毫D.拨云见雾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C显然不符合语境,先排除;A项“可见一斑”包含了“可以”的意思,与前面重复,可排除;比较B和D,该空词语应当与后面的“一概而论”对应,显然“一览无余”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3.幸福有没有标准?我认为,现实生活离不开比较,但是幸福的比拼,本身就是比较_的事情。幸福耐不住人家打扰,经不起科学研究,当幸福成为指数、成为概念、成为一批标准时,也就变得_了。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混乱 一文

3、不值B.私密 可有可无C.模糊 无足轻重D.荒诞 遥不可及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与实词的应用。文段意在强调当幸福变成各种量化的指标,就更加不容易得到。从第二个空入手,A中“一文不值”、B中“可有可无”和C中“无足轻重”意义相近,都强调幸福变得不再重要,与文段语境不符;D中“遥不可及”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4.周敦颐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理论体系,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之_,一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_,回归到原有的正统地位,赢得了与释、道竞争的全面胜利,取得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树一帜 弊端B.柳暗花明 萧条C.脱胎换骨

4、落寞D.焕然一新 颓势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先从第二空入手,一扫颓势为固定搭配;同时,第一空“焕然一新”与“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对应。故正确答案为D。5.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的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_,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B.妙笔生花C.入木三分D.鬼斧神工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妙笔生花”用来形容文笔的杰出,“鬼斧神工”用来形容建筑或雕塑的精巧记忆,均与主语“安娜的人性”不搭配,排除B、D;而用来形容人性,显然“入木三分”更为合适,“惟妙惟肖”更

5、多形容外在的形象或神态的逼真。故正确答案为C。6.近年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_,这在_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资讯 拓展B.信息 延伸C.新闻 扩大D.内容 开拓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先看第二空,“开拓”与“知识面”不搭配,排除D;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是一种资讯,显然“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不仅仅提供新闻,故排除C;信息包含资讯,范围太广,而文段显然只包括媒介信息,即资讯,排除B。故正确答案为A。7.灾难性时间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

6、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_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_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内容 真相B.方式 沟通C.时效 事实D.速度 信息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先看第一空,对应后面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显然“速度”更为合适,排除A、B、C;验证第二空,对应后面的“巨大需求”,“信息”包含面最广,更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8.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

7、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在实际生活中,两种_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_。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火不融 尴尬B.截然不同 窘迫C.南辕北辙 狼狈D.针锋相对 失落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文段主要讲两种文化的不同给留学生活带来的困扰,而不是强调两种文化的对立,排除A、C、D;验证第二空,“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与“窘迫”对应恰当。故正确答案为B。9.生活中,每一秒都有无数种可能,任何瞬间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再重演,但是并不是任何瞬间都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能够向我们

8、_足够有力信息和情绪的决定性瞬间才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记录这样的瞬间我们可能需要付出很多,比如洞察这种瞬间的感知力、等待这种瞬间的_和捕捉这种瞬间的_。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递 耐心 技巧B.展示 信心 素质C.表达 决心 能力D.获取 恒心 灵感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本题可由第二空直接得到答案。“等待”对应的应为“耐心”。验证其他两空,“传递信息”、“捕捉的技巧”,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10.人类社会自有了国家,就开始了征税的历史。从古到今,各国开征的税种_,但总的来说,可以将它们_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如土地税、房屋税等。间接税如盐税、

9、渔税等。两种税种本身以及主体税种的_经历了一个漫长演进的过程。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同小异 概括 出现 B.林林总总 划分 发展C.不胜枚举 归纳 更替D.五花八门 合并 蜕变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又文段第一句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与“多”相关的词语,排除A;对应第二句开始的“总的来说”,第二空“划分”显然与之不符,排除B;“蜕变”多形容人或事物发生质变,不能与税种的变更搭配,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C。11.如果把不同的异文化仅看成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客体,就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可以任意地处置,异文化作为客体也就成了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的了,_,殖民

10、主义时期殖民者对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这种态度。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就会出现不平等B.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C.同时无法赢得对方的尊重D.这样跨文化交际就难以进行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对应前面“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A表述与之对应。故正确答案为A。后面说到“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显然不是当今社会,排除B;C与前面表述重复,排除;D属于无中生有,不是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排除。12.所谓国民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11、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媒介受众,国民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分清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B.提高国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C.如何保持较高的媒介素养D.要分层推进不断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参考答案:D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第一句阐述了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第二句指出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主旨句;第三句从两个层次阐述了“较高的媒介素养”起到的作用。所以要不断

12、提高国民媒介素养,D表述与之最为接近。故正确答案为D。13.天坛由于天地合祀,故内外垣墙皆前方后圆。主要建筑皆为圆形,而圜丘外遗墙和祈年殿外垣墙皆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内外垣墙遍植槐柏,一片绿海,摒除视野的一切干扰。置身圜丘,仰望苍天,环视绿色大地,肃穆的氛围,引向皇权神授、天地人合一、人与天地对话的境界。祈年殿中四柱象征四极,内外双列十二柱喻十二月及十二时辰。顶棚高耸,龙蟠藻井,祭祀时香烟飘渺,乐声齐鸣,加强了对上天的崇敬与信仰。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天坛的( )。A.建筑意境B.艺术风格C.布局特点D.设计理念参考答案:A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片段中主要讲述了天坛这一标志性建筑

13、的布局特点、造型形式、色彩和许多与“天”有关的数字,突出了古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建筑的意境。故正确答案为A。14.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时,太空中的化合物会黏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空间站,而宇宙的气味就在这些特殊的化合物上。于是他们就闻到了宇宙的真实味道:外太空闻起来像是汽车比赛中的气味,混合了发热金属、柴油和烧烤的气味。这些气味主要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剧烈燃烧产生的副产品散发出来的。这种副产品是一种味道强烈的化合物多环芳烃,这些分子充斥了整个宇宙,并且会永久漂浮下去。彗星、流星和太空尘埃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也是地球生命最初形成时的重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煤炭、石油甚至

14、食物中,也都没能缺少它。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即将消亡的恒星在剧烈燃烧中会产生多环芳烃B.多环芳烃是地球生命得以延续和进化的基础C.太空中化合物种类丰富D.宇宙气味对宇航员有一定危害参考答案:A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由“这些气味主要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剧烈燃烧产生的副产品散发出来的。这种副产品是一种味道强烈的化合物多环芳烃”可知,A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为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15.双轨制度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采取的制度安排,曾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工业品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已经全部放开,但是粮食领域的双轨制度依然存

15、在,这在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根据这段文字,关于“双轨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双轨制度在市场经济下完全退出时机尚不成熟B.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业产品普遍采用双轨制度C.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指日可待D.粮食市场的双轨制度限制了粮食的自由交易参考答案:A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由第一句可知,双轨制度是过渡时期的制度,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采用的,排除B;由最后一句可知,C表述错误,排除;市场没有完全放开,并不意味着限制了粮食的自由交易,D表述不够准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6.最近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有望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传统的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并用一层聚合物薄膜隔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