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7494779 上传时间:2018-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银监局关于银行业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 徽 银 监 局 关 于 银 行 业 大 力 支 持 皖 江 城 市 带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建 设 的 指 导 意 见皖银监发 20105 号各银监分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安徽省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肥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安徽省联社,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肥办事处,各信托公司,省银行业协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精神,指导安徽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深化金融创新,调整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银行业在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 )建设进程中的引擎作用和服务功能,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

2、认真贯彻落实。一、充分认识银行业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一)作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中部地区战略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徽 GDP 已经迈上万亿元台阶、步入高速发展期的关键时刻,皖江示范区的获批,对于推动安徽跨越式发展、加快崛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全省银行业监管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皖江示范区建设,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化解风险,改善银行业监管环境。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协调能力,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推动

3、银行业做好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三)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皖江示范区建设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关联性、互推性。皖江示范区建设既向银行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将为银行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培育出更优的客户,有利于银行业做强做大,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支持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中实现银行业持续、快速、稳健发展。二、有效满足皖江示范区建设对银行业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着力满足产业转移催生的金融服务新要求。加强信息中介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产业转移和升级咨询等服务;为转入

4、企业制定一揽子、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加强与转出地原有产业融合,为企业提供异地贷款、委托贷款、银团贷款等融资服务;顺应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以财务咨询、投资顾问、现金管理等业务为纽带,为企业量身定制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科学应对经营环境变化,实现银企共赢。(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着力满足产业转移对信贷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深化金融创新,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促进示范区经济稳定增长;积极探索由集团客户总部所在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牵头对集团客户进行统一授信,提高总部授信额度,增加异地信贷投放,适应产业转移

5、中的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企业集团等企业组织形式,并完善对转入方信贷配套措施;鼓励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关联企业提供间接融资的便利,特别是加大对通讯、信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促进生产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着力满足产业转移带来大规模项目融资和技术更新的金融需求,助力众多中小产业群向皖江示范区集聚发展,在大规模产业转移升级带动下,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增强“绿色信贷” 理念,把改 进金融服务与落实节能减排有机结合,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着力满足产业转移对金融效率提出的新标准。构建跨区域、多层次、低费率的支付清算网络,提供高效

6、、安全、便利的资金支付结算和管理平台,推动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积极开展跨地区的金融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止信贷资产沉淀,确保信贷增量进入实体经济。三、加快建设适应皖江示范区新形势的银行业体系(一)积极引进和设立银行业分支机构。优先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引入工作,加快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皖江示范区的机构设立步伐。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施行以“稳定乡镇 、调整县域、优化城市” 为总纲的升级改造。推 动引导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皖江各市合理设立分支机构,加速我省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长三角及其它地区的进程。(二)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7、改革,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银监会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股份制方向,继续推进农村银行改制,加快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升级。按照银监会批准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积极、稳妥地开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三)进一步丰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在目前皖江示范区 2 家信托公司、1 家汽车金融公司的基础上,指导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筹建财务公司、江淮汽车集团公司组建汽车金融公司,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省内其他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适时研究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支持

8、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金融服务主体。四、努力构建适应皖江示范区建设的经营管理体制(一)正确处理授信业务中的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认真执行上级授信管理政策的同时,客观分析皖江示范区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授信业务。二是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发展授信客户要注重结构性平衡,有效化解授信集中度风险,切实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三是处理好前与后的关系。重视贷前和贷后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职能部门间加强信息沟通,前台与后台分工合作。四是处理好即期经营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授信业务,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授信规模和实施计划。(二)努力构建适应产业转移的信贷管理体制。

9、适当扩大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缩短审批环节,增强时效性,提高放贷效率。实行差别化的市场定位,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发展与潜在客户的业务联系,不断突破成型的营销方式和成熟的客户群体,形成创新动力足、技术实力强、要素投入高、利润核算准、收益分配公的激励约束机制。搭建银企对接与合作平台,加强沟通联系,完善贷款备选项目库,疏通融资渠道,营造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加强与转出地银行业的信息交流,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增强对转入企业风险审慎评估的准确性,及时满足转入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三)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压缩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存量贷款,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绿色项

10、目,谋划朝阳产业布局,探索产业链向循环经济延伸,走内涵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道路。通过对自主创新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投入,鼎力支持优质企业由“皖江制造 ”向“皖江创造”转 型。五、准确把握银行业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重点(一)突出对重点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实施信贷倾斜政策,集中信贷资源投向重点发展产业和有潜力的大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企业,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着力支持具有创新技术、工艺的项目,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创新领域,降低资源配置的逆向选择,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丰富金融产品组合,满足不同阶段高新技术企业资金需求。(二)突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快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建

11、设,统筹安排信贷资源,推进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金融、法律、产业政策等咨询服务。不断增加中小企业有效信贷投放,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经营机制,不断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确保中小企业信贷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例逐年提高。(三)突出对农业的支持。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支持承接高效农业项目。发挥皖江城市带“鱼米之乡” 的传统优势,重点支持农林产品加工、农村新兴产业、高效园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持循环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四)突出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根据外向型企业进出口业务中不同环节资金需求

12、特点,开发多种融资、支付产品组合。提供进出口押汇、保函、信用证、海外代付以及国际保理、福费廷等多种融资方式,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积极推广先进的避险工具,努力增加产品和服务品种,帮助外向型企业规避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六、努力优化银行业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外部环境(一)打造良好的监管环境。推进监管手段科学化,搭建联动监管平台,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坚守风险监管底线,灵活把握监管尺度,对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类型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引导银行业科学把握信贷投放领域和节奏,继续强化不良贷款“ 双降” 目标。(二)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倾斜。强化政府对银行业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银行业统筹发

13、展机制。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适当减免相关税费,形成“政策洼地”,以优质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人文环境、完善的管理服务和健全的综合保障,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入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携手打击金融犯罪,支持银行业依法保全和追索债权,加大已判决金融案件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为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系统的保护机制。(三)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采集提供、信用等级评定、信用监督等制度,推进征信系统、信贷违约系统、银行土地环保税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创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信用建设督导、考评机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现代金融知识和相关金融法规的了解,营造更加诚信、开放和透明的社会环境。(四)加强银行业自律。发挥银行业协会作用,拓展区域银团贷款业务,摸清有效需求,发掘重点项目,建立合作平台,完善协调机制,创新运作模式,支持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规范同业竞争,褒奖守信行为;立足银行需求,搭建资源共享、金融创新、市场发展的信息沟通平台,组织开展银行间业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二一 年三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