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455293 上传时间:2018-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会计制度详解:(九)固定资产减值 因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则表明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发生了减损。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将固定资产价值减损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才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虚夸固定资产的价值。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可以根据以下一项或若干项迹象进行判断: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将固定资产价值减损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才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虚夸固定资产的

2、价值。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可以根据以下一项或若干项迹象进行判断规定,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要求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已遭毁损,以致

3、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减值 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成本(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其可收回金额。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而价值进行检查,至少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则应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而价值进行检查,至少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则应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并将该无形资产的账

4、面价值超过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同时规定,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l)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2)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调整每期的摊销金额,即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其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与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当期应摊销的价值,以前年度已摊销的价值不再调整。例:某企业一项专利权取得时的成本为l000万

5、元,企业按照10年平均摊销。至2017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该企业因考虑到技术进步等原因,对这项专利权计提了200万元的减值准备,使得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假定企业重新估计该专利权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则每年应摊销的专利权费用如下: 计提减值准备后每年应摊销的专利权费用6005120(万元) 每年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1 200 000 贷:无形资产 1 200 000 假定该专利权以后年度末再计提减值准备,也未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至第5年末,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即为计提的减值准备。此时,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对冲:借:无形资产减值淮备 2

6、 000 000 贷:无形资产 2 000 000 10无形资产的披露 企业应当披露下列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信息:(1)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2)各类无形资产当期期初和期未余额、变动情况及其原因; (3)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取得成本。 (5)按以下格式披露无形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种类 实际成本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数 本期转出数 本期摊销数 期末余额 11衔接办法 对于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之前取得的无形资产,除减值准备的提取采用追溯调整法外,其余的不作追溯调整。 (六)资产减值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23下一页。资产质量的好坏

7、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会计标准对企业资产的确认、计量均严格按照资产定义作出规定。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单独作为一章,对其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可见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制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要求企业在期末对各项资产都应当进行全面检查,看其是否符合资产定义,对于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各项资产,或者计提减值准备,或者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以使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资产价值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八项资产减值作出了规定。这里主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单独作为一章,对其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可见资产减值是企业会计制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要求企业在期末对各项资产都应当进行全面检查

8、,看其是否符合资产定义,对于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各项资产,或者计提减值准备,或者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以使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资产价值符合资产的定义。(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对八项资产减值作出了规定。这里主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因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为坏账损失。坏账损失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即待应收款项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发生坏账当期的损益,并冲销应收款项的方法。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时,通常销售收入的确认与

9、实际发生坏账的时间不在同一个会计年度,使得收人和成本不能有效的配比,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可能是高估的,即不能反映其可收回的金额。直接转销法与税法规定的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在税前扣除的方法一致(除经税务部门批准可按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外,下同);二是备抵法,即估计可能产生的坏账,并计提坏账准备,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关的应收款项的方法。采用备抵法,可以弥补直接转销法的缺陷,但是,与税法规定的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在税前扣除的规定往往不一致。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于坏账的核算一律采用备抵法,不得采用直接转销法。 (2)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10、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各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于坏账的核算一律采用备抵法,不得采用直接转销法。 (2)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各项的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当企业收到的承兑商业汇票到期仍末收回款项的,应当转入应收账款核算,并继续催收,如果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按照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则处理。因此,企业收到并已人账的承兑的商业汇票一般情况下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例如

11、,在票据未到期前,债务单位宣告破产,无力偿付已承兑的商业汇票,在这种情况下,末到期的应收票据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应收票据本身不得计提坏账难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是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不设置“备用金”科目的企业拔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存出保证金等。企业拔出用于投资、购买物资的各种款项,不属于其他应收款的核算范围。从其他应收款的性质看,主要是与企业的经营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应收及

12、暂付款项。当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即企业因购货而按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一笔货款给供货单位,待取得所购货物后再与供货单位结算的一种采购方式。企业预先支付的账款是为获得所购货物而作的承诺,虽然预付账款构成一种债权,但这种债权是以收回所购货物而了结的,与应收款项不同,应收款项一般应当以收回货币资金而了结。因此,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

13、备。 (3)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企业预计坏账的金额与其向客户所提供的信用条件、债务单位的信用情况、企业提供给债务单位的信用期限等有关,因此,不同的企业,应收款项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是不同的,相应采用的坏账准备核算方法、计提比例等也不尽相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损失的核算在备抵法下,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方法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计算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计提需要根据实

14、际情况进行估计。在会计核3下一页算中经常存在各种估计,根据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预计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是会计估计的一种。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能否收回,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情况、资信情况等。在估计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时,往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函证;历史上应收款项回收的情况,回收的时间和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债务单位的信用状况,债务单位历史上是否存在无法支付债务的情况;某一债务单位近期内是否有不良记录;目前某一债务单位发生的财务困难与过去已发生坏账的债务单位财务状况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形;债务单位财务状况好转的可能性(包括债务单位销售状况、回款情况、资产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

15、情况等);债务单位所处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债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情况,以及其他用以判断的情形。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判断情形进行判断,同时,对某项应收款项的特殊性作特殊的考虑,例如,同一母公司下的各个子公司之间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还应当考虑其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应收款项可收回性相对于一般应收款项(即非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应收款项)的不确定性是否相似等情形。 企业会计制度又规定,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又规定,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坏账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并重

16、点说明如下事项: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计提比例一般超过40及以上的,下同),应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以前年度己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的,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其原因,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一般为5或低于5)的理由; 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应收款项及其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款项应单独披露。 (5)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时,企业在计提各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前,应当列出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目录,并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