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金融结合体——阿里网络银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743824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与金融结合体——阿里网络银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媒介与金融结合体——阿里网络银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媒介与金融结合体——阿里网络银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与金融结合体——阿里网络银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介与金融结合体阿里网络银行金融界最敏感的事莫过于阿里何时正式进军银行业,如今马云把这种威胁转化为了现实。今日大量媒体报道称:阿里已就成立网商银行与央行进行过沟通,他们强调网商银行将服务网上客户,并表示银行能做的业务希望都有。网络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是专注于服务互联网一代的个人客户(to C)和网商企业(to B)的草根银行。中国目前尚没有网络银行。美国在 1990 年代中期曾出现过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该银行得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在因特网上提供银行金融服务。传统银行对私业务有两个监管限制:一是必须设立实体网点,不仅耗费巨资成本还人为造成各地间的“业务漫游”;二是对私业务必须要“面签”

2、,可能会导致银行业面向新生代客户群的力不从心。很明显,这些限制规则并不适应目前电商快速交易的普适需求。阿里申请网络银行的优势:1、成本负担小,不用建设实体网点;2、发挥电商业务优势;3、国家正支持民间资本开办银行。从战略和时间点上来看,阿里现在提出申请都非常合适。与此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银行的客户出现了“下沉”的趋势,即风险较大、规模较小的客户逐渐成为银行追逐的对象,但银行想要对这些客户进行服务,必须对其违约风险概率作出精准的分析和识别,并在体制机制、技术上作出改变。现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被认为也许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阿里发展网络银行具有先发优势。支付宝作为以账户服务为

3、主导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坐稳头号交椅,而支付宝实质上将用户对银行的对私存款转换为了其对银行的对公存款,自身扮演了一种中间的“账户银行”,这种对银行屏蔽用户账户和交易行为就掌握了信息主导权。支付宝与商业银行谁都想把高价值的、精准的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庞大的传统银行体制却无法有效应对这场竞争,甚至其各省分行、支行的公司业务部还需要不断游说支付宝们多存入一些对公存款,为此他们将毫不犹豫得放弃更多对私的业务接口。银行并不掌握客户的交易行为,这种信息缺失对传统银行是最不利的。银行们希望利用已有基础将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起来,开始电商平台尝试。但难度很大,并不被看好。反观阿里,借助淘宝、天猫的巨额交易量,

4、支付宝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果能借由支付和交易染指贷款等金融业务,从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将是整个阿里金融战略的自然延伸。传统上认为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是电商,但其实平台上的淘宝卖家才是电商,他们本身的意义是媒介,在初期这种媒介主要“对内”,如面向平台商户的竞价排名,面向平台用户的阿里旺旺等。进而随着平台流量汇聚后,媒介的特性就体现了出来。而阿里在充当媒介的同时,又很早地通过支付宝切入了金融领域。从一开始的网络收银台、支付宝账户,到后来的快捷支付、信用支付,再到如今的阿里小贷、余额宝等,阿里已将金融服务从“义务型”平台工具升级成了电商趋之若鹜、不可或缺的经营助手。媒介、金融,看似毫不相关属性的二者却让马云玩转得风生水起,如若能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这或将成为电商行业发展和转型最重要的里程碑。阿里是这样,京东也如此。从满足企业资金流转需要的供应链金融,到创办支付公司,再到拟议中的中关村银行,这些企业都在经历平台做大后的战略抉择。如此这般,那些所谓的现金流就弱爆了,仅是铺路的过程了小结:阿里与银行就如同微信与运营商一样,都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与变革,一个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波折。阿里的网络银行未来是一定能拿下的,但没有几年时间恐怕是不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