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417011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设计姓 名: 梁 远 明 学 号: 200809100328 班 级: 勘探 0904 指导老师: 王建民老师 日 期: 2012.06.15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今年我们学习了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门课程,收获颇多,对于油气田开发地质的整体有了个基本了解与掌握,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平时的系统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静、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开发地质学的课程设计活动,可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处理油田实际地质资料和分析解决勘

2、探开发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开发地质学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是认识油气田(藏)地质特征、搞好油气田(藏)开发的基础以及优化油藏管理的重要地质依据。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开发储层评价、油藏评价与开发可行性分析、开发动态监测、及开发过程中的地质效应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油田实际资料的分析研究,使学生经受实际科研锻炼,深化地质认识,提高科研能力,基本掌握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 1) 油藏储层特征分析( 2)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3) 油 藏 压力分析及油水界面确定2 提 供 资 料 :( 1) W 油 田 井 位

3、分 布 底 图 ( 图 1)( 2) W 油 田 C 储 层 连 井 剖 面 测 井 曲 线 ( 图 2 及 附 图 片 7 个 )( 3) W 油 田 C 油 藏 储 油 层 综 合 数 据 表 ( 表 1)( 4) W 油 田 C 油 藏 产 量 综 合 数 据 表 ( 表 2)( 5) W 油 田 C 油 藏 某 注 采 井 组 生 产 数 据 表 ( 图 3、 表 3)( 6) 某 油 藏 剖 面 及 压 力 测 试 结 果 ( 图 4)三 、 基 本 要 求1.依 据 W 油 田 连 井 剖 面 测 井 曲 线 , 完 成 C 储 层 横 向 追 踪 对 比 , 编 制 岩 相 横

4、剖 面 和 油 藏 横剖 面 图 , 分 析 储 层 连 通 变 化 及 油 水 分 布 特 征 , 分 析 沉 积 微 相 及 测 井 相 。2.依 据 对 实 验 分 析 成 果 的 统 计 整 理 , 分 析 储 层 物 性 特 征 及 层 内 非 均 质 性 。3.编 制 W 油 田 C 油 藏 顶 面 构 造 图 、 砂 岩 厚 度 图 、 油 层 有 效 厚 度 图 、 含 油 饱 和 度 等 值 线图 、 渗 透 率 等 值 线 图 等 ; 分析油藏构造特征、储层与油层厚度展布、以及物性与含油性的平面变化;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及其空间分布与连通情况;分析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4

5、.绘制油藏油、水产量及含水率变化曲线,分析低渗油藏产量及含水率曲线变化特征及可能的变化原因;划分开发阶段;分析开发效果。 5.求注采比、累计注水量和累计产液量;绘制注采井组注采曲线,分析单井产量变化原因及注水效果;分析井组注采效果、主要水推方向及可能影响因素等。6.分 析 油 藏 压 力 的 分 布 变 化 特 点 ; 由 已 知 条 件 推 导 油 水 界 面 深 度 及 压 力 计 算 公 式 , 加深 对 油 藏 及 压 力 概 念 的 理 解 。7.编 写 课 程 设 计 总 结 报 告 , 制 作 汇 报 多 媒 体 。课程设计内容一:油藏及其储层地质特征分析一、目的要求:通过课程设

6、计内容一油藏及其储层地质特征分析,实际数据分析及图件编制,认识油藏地质特征,掌握油藏分析、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方法。二、步骤及要求:1利用 1 张 A4 纸或同样大小的透明或半透明纸张,或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将附图中 7 口井剖面复制到 Coreldraw 或 GeoMap 中并转换成纵向相同比例尺的矢量图,然后按照油层顶面高程及实际井距连成如图 2 所示的连井剖面,进 行 C 储 层 及 其 油 层 的 横向 追 踪 对 比 , 编 制 其 岩 相 横 剖 面 图 和 油 藏 剖 面 图 ; 进 行 沉 积 相 、 测 井 相 的 分 析 及 解 释 ; 分析 剖 面 岩 性 、 岩 相 横

7、向 变 化 、 分 析 油 藏 储 层 和 油 层 的 连 续 及 连 通 性 以 及 油 水 分 布 特 征 , 确定 油 水 界 面 等 。 已 知 该 储 层 为 中 细 砂 岩 , 非 储 层 为 暗 色 泥 质 岩 及 局 部 致 密 的 砂 岩 夹 层 。2通过实验分析数据(表 2)的整理,编制孔渗分布直方累计频率图、孔、渗、饱之间散点关系图、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韵律剖面图等、计算非均质参数等,分析 C储层物性特征、物性与含油性关系、纵向油水分布特点,分析层内非均质性及其影响。3利用 6 张 A4 纸或同样大小的透明或半透明纸,或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编制油田井位分布图 1,将综合

8、数据表 1 中的顶面高程(m) 、砂岩厚度(m) 、油层有效厚度(m) 、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由水饱换算) 、渗透率(mD)等数据分别加载于相应井点之上,绘制相应等值线图,分析油藏及其储层地质特征以及油水分布规律。三 、 实 验 内 容 及 分 析1.图中 7 口井剖面复制到 Coreldraw 或 GeoMap 中并转换成纵向相同比例尺的矢量图,然后按照油层顶面高程及实际井距连成如图 2 所示的连井剖面,进 行 C 储 层 及 其 油 层 的横 向 追 踪 对 比 , 编 制 其 岩 相 横 剖 面 图 和 油 藏 剖 面 图 ; 进 行 沉 积 相 、 测 井 相 的 分

9、析 及 解 释 ; 分 析 剖 面 岩 性 、 岩 相 横 向 变 化 、 分 析 油 藏 储 层 和 油 层 的 连 续 及 连 通 性 以 及 油 水 分 布 特征 , 确 定 油 水 界 面 等 。 已 知 该 储 层 为 中 细 砂 岩 , 非 储 层 为 暗 色 泥 质 岩 及 局 部 致 密 的 砂 岩 夹 层 。对比追踪底图图 1-1 含 油 藏 地 层 的 岩 性 剖 面 图图 1-2 C 储 层 油 水 界 面 图分 析 : 油 水 界 面 如 图 1-2 所 示 , 岩 性 在 横 向 上 变 化 时 从 左 到 右 岩 性 密 度 逐 渐 变 大 , 井 9 含 泥量 较

10、 大 , 在 井 5、 井 6 砂 岩 储 层 , 中 细 砂 岩 , 连 通 性 较 好 , 有 水 分 布 如 图 所 示油 水 层 界 面连续,测井曲线如图所示,可有各井的测井曲线分析其沉积相以及测井相。图 1-1 中 S6 井 和 S9井 中 发 育 有 透 镜 状 砂 体 , 所 以 从 中 首 先 判 断 为 河 流 相 , 又 因 为 题 中 已 知 储 层 为 中 细 砂 岩 , 且非储 层 为 暗 色 泥 质 岩 及 局 部 致 密 的 砂 岩 夹 层 , 所 以 判 断 河 流 流 速 相 对 缓 慢 , 所 以 排 除 三 角 洲 微 相 等河 流 湍 急 的 微 相 ,

11、 个 可 能 为 边 滩 沉 积 微 相 。2. 通过实验分析数据(表 2)的整理,编制孔渗分布直方累计频率图、孔、渗、饱之间散点关系图、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韵律剖面图等、计算非均质参数等,分析 C 储层物性特征、物性与含油性关系、纵向油水分布特点,分析层内非均质性及其影响。(1)绘制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频率图,分析孔渗分布特点孔隙度分布频率图孔 隙 度 频 率 分 布 图0510152025302.7 3 3.4 3.8 3.9 4 4 4.1 4.2 4.5孔 隙 度 ( %)频率(%)0102030405060708090100累积频率(%)频 率累 积 频 率图 1-3 孔隙度频率分布

12、图分析:根据图 1-3 可以得知,随着 X 横轴孔隙度分布区的增大,在一定区域内的某油田某井层岩芯孔隙度分布频率呈逐渐增大趋势,在分布区 12 以及 13 处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该岩心孔隙度的分布频率逐渐减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累积频率受孔隙度分布频率的影响,累计频率曲线的斜率随着孔隙度的增大先变大再减小。反映了某油田某井层岩芯孔隙度大部分分布在 4%至 4.2%之间。渗透率分布频率图渗 透 率 频 率 分 布 图051015202530350.01 0.1 0.2 0.4 0.8 1 2 3 4 5分 布 区 域频率(%)020406080100累计频率(%)频 率累 积 频 率

13、图 1-4 渗透率分布频率图分析过程:根据图 1-4 可以得知,随着 X 横轴渗透率的增大,某油田某井层岩芯渗透率在一定区域内的分布频率增大,在 0.8-1 之间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分布频率急剧减小。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渗透率累计频率受分布区域的影响,渗透率的累计频率曲线的斜率刚开始时上升趋势较大,在 0.8 之后趋于平缓,以较小的斜率趋近 100%,所以可以得出渗透率累计频率的斜率在 0.8 以前随着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后变化较小。可以得出某油田某井层岩芯的渗透率主要分布在 0.8.左右。(2). 绘制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散点图,分析其相互关系及影响. 孔 隙 度 与 渗 透 率

14、 关 系 散 点 图y = 0.0113e0.3245xR2 = 0.53790.010.11100 5 10 15 20孔 隙 度渗透率(%)渗 透 率 ( MD)指 数 (渗 透 率 ( MD) 图 1-5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散点图分析: 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决定着某油田某井层岩芯物性的好坏,它们之间通常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取决于岩石内部的孔隙结构和连通性以及矿物组成的结果。相应的渗透率的岩石均具有相应的孔隙度,渗透率好的岩石孔隙度一定好,但是孔隙度好的岩石如果连通性不好的话渗透率也就不好,所以岩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孔隙度越大,其渗透率越

15、大,渗透率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有规律的增大,根据散点图的分布趋势,可以用指数形式表示出该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由可得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关系表达式 其中 = 0.5379。xey3245.01.2R(3).饱和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散点图,分析孔渗对饱和度的影响含 水 饱 和 度 与 孔 隙 度 关 系 散 点 图y = 0.116x2 - 3.0653x + 49.441R2 = 0.04890204060800 5 10 15 20孔 隙 度 (%)含水饱和度(%) 含 水 饱和 度( %)多 项 式(含 水 饱和 度( %) )图 1-6 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关系散点图分析:从图

16、1-6 中可以看出虽然含水饱和度随着孔隙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二者之间散入其他区域的三点较多,关系不明显,无直接相关关系 由图得出的关系式: 41.90653.2xy 0489.2R(4). 绘制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散点图含 水 饱 和 度 与 渗 透 率 关 系 散 点 图y = -4.7272Ln(x) + 27.215R2 = 0.14670204060800 1 2 3 4 5渗 透 率 ( %)含水饱和度(%)含 水 饱 和度 ( %)对 数 (含水 饱 和 度( %) )图 1-7 含水饱和度与渗透率关系散点图分析:由图 1-7 可知饱和度随着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呈明显的对数关系,变化规律明显,由图得知关系表达式为 。 = 0.1467215.7)ln(2.4xy2R(5). 绘制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图,分析其韵律特点 图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