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412413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xx市旅游局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xx旅游业的亮点,是吸引长株潭城市群居民来xx旅游休闲的重要吸引物。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共同构筑了我市旅游产品格局,是我市的旅游主打产品和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之一。因此,打造休闲旅游城市,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近日,xx市旅游局牵头,组织发改局、地税局、卫生局、农办、水利局、工商局、电力局、公路局、交通局、规划局、国土局、法制办、供水管理处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座谈讨论的形式,对我市范围内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点)、农家乐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组织相关部门到长沙望城县光明村学习考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乡村旅游

2、概念及类别 概念: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田野风光、体验农事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类别:按照乡村旅游活动的主题目标至少可以分为农家乐(这是当前乡村旅游的主体)、农村风景观光旅游、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胜景六类;而按照乡村旅游这个活动存在的理由来划分,则可以分为景点依托型(这是主体,包括部分农家乐以

3、外的旅游类型)、客源地依托型(如大部分农家乐)和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征)三类。loCalHOst 按主题目标分类,能从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区分布、吸引劳动力特点、游客消费模式和游客结构等多方面细致描述乡村旅游。例如农家乐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类型,是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最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游。 二、xx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市打造休闲旅游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选择。乡村旅游,是我市较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是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减轻和缓解了城市过分拥挤的现

4、象,能够营造出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是实实在在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项目。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新利用,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生猪的生产以及外出打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增收门路,改变现有收入的来源渠道,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拉动经济的增长。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xx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区(点)是城乡

5、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工薪阶层,他们是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乡村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市乡村旅游区(点)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对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xx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发展乡村旅游是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我市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拥有其他旅游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我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区(点),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我市旅

6、游产业一个主打产品之一,和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形成互补,成为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 三、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1、外部交通和区位优势 我市距省会长沙约100km,距株洲约80km,距湘潭城区40km,距韶山仅22km,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xx市将成为“三市一体化”的卫星城市和区位优势明显的次中心城市,具有接近省内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中心的优越条件,区域内客源市场很大。同时,我市处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范畴,湘黔铁路、洛湛铁路、320国道、上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规划和建设中的沪昆高铁、宁乡灰汤虞唐、韶山xx、湘

7、潭易俗河xx、209省道xx段、长花灰韶高等级公路xx段将构成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地缘文化优势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难得的红色旅游资源、宝贵的名人资源、独有的湘军文化资源、少有的佛文化资源和珍贵的古城资源,而我市乡村旅游区(点)大都在这些人文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周边,使我市乡村旅游区(点)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3、农业产业和山水资源优势 xx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涟水中游,是湘潭市两个农业大县之一,面积2017平方公里,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辖3乡15镇4个办事处,708个行政村、47个社区居委会,8102个村民小组,225493户农业

8、户,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水田56.4万亩,旱土5.6万亩,有林地138万亩,放养水面14.28万亩。 鱼米之乡,山地和水库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开发。 褒忠山、韶峰山、东台山等山体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涟水河、韶山灌区、水府庙水库等水体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4、人力资源优势 xx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千年湖湘文化的浸润使xx人具备了“有血性、讲义气、勤奋务实”的人文精神,xx人能吃苦、霸得12345下一页蛮,战争时期能打仗,和平年代会读书、会做官、会经商,同样也会发展乡村旅游,xx作为一个县级市有2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x

9、x历来重视教育,东山学校、xx一中、二中等优势教育资源是优势人力资源的源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智力支撑。 (二)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1、起步早,自发建,起点越来越高。 我市乡村旅游从农家乐起源,明月山庄、龙溪山庄于2017年前开发,是湘潭市和湖南省最早的一批农家乐,益阳的花乡家乐是在明月山庄学习取经后开发的。20172017年是xx和湘潭市农家乐开发的高峰,都是农民自发投资建设和经营。20172017年以茅浒水乡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型乡村旅游点拉开了我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序幕,茅浒水乡还因其原生态的山水环境、绿色生态的经营理念而成为湖南省首家生态休闲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有茅浒水乡度

10、假村、明月山庄两家“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山水人家休闲农庄、起凤山庄、龙生龙和生态庄园三家“湖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农家乐近20家。 2、靠山水,近城郊,特色立足生态化。 我市乡村旅游主要有两类:一是景区依托型,如龙溪山庄、水云山庄就是依托水府旅游区开发的。二是城郊依托型,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城郊农业为资源依托,以城市居民为客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项目发展保障,如茅浒水乡、明月山庄、山水人家、龙生龙和、起凤山庄等。这两类乡村旅游都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长株潭城市群的游客,并因此成为湘潭市乡村旅游的龙头。 3、小投入,大投资,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市乡村旅游

11、从小投入的农家乐逐步发展为大投资的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点。明月山庄、山水人家等从农家乐起步的乡村旅游点都是利用自有的住房来经营的,从小投入起步。龙溪山庄、水云山庄、茅浒水乡则是完全为了经营乡村旅游,择地大投入而建,龙生龙和、起凤山庄的经营业主则是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后从其他行业转型投资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三)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1、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不开阔,内容单调,品位较低。我市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但“农”和“乐”并不突出,有的地方乡村旅游虽然开发多年,但是起点不高,进步不大,经营模式单一,以提供乡土特色风味餐为主要收入来源,娱乐活

12、动以棋牌为主,感觉就是城里的活动搬到了农村,其他如体验式、参与式的乡村旅游产品很少,也没有通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融合发展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2、乡村旅游经营、开发和管理比较混乱。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多,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离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市乡村旅游项目有90是“农家乐”项目,虽然,张江村农家乐已呈带状发展,但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意识比较强,各自为政,没有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良性发展道路,不知道如何做特色、创品牌,还处于低水平的相互模仿和价格竞争阶段。 3、乡村旅游的开发普遍缺乏

13、规划,盲目建设。一是许多乡村旅游项目都是跟风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建筑风格和装饰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脱离了乡村旅游的本意。二是盲目的扩建,一户农家乐内房物的建筑风格不一致,攀大攀洋之风不仅影响了乡村景观,还存在不少环保、消防、游览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三是没有专业的旅游规划,没有提炼和培育企业文化,没有实实在在的农业产业支撑,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 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难以走上规模化、品牌化的良性发展道路。通过几年的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

14、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不知道如何延伸产业链、如何延长游客在乡村的停留时间来增加收入;二是疏于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不高,或是有热情但服务技能欠缺,低水平的服务带来的往往是低收入的回报;三是由于经营和管理者本身的素质和生活习惯,清洁和环保意识不强,不仅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与污水垃圾治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垃圾堆积,环境受到污染。 5、缺少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我市乡村旅游完全是自发式地发展起来的,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只是通过评选旅游示范村、星级农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来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管理力度不大,导致我市乡村旅游无规划、无序、低水平发展。因目前农家乐对财政的直

15、接贡献率低,相关部门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规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规定湘发201713号文件也规定: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的同等水、电、气价格。但我市相关部门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上面文件精神来操作。如明月山庄、山水人家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的用电费用是按照60%的商业用电与40%的农业用电的方式收取,没有享受到优惠的用电政策。 6、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的道路建设、用电保障、环境卫生、规范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等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道路建设方面:有一部分乡村旅游区(点)的

16、可进入性不强,狭窄的乡村公路,小车不好会车,旅游大巴也不好进入;用电保障方面:水府旅游区周边的龙溪山庄和水云山庄等几家农家乐,经常受到停电和电压不稳的困扰,致使无法正常经营,经营户也因此不敢加大投入来提质扩容;旅游环境方面: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虽然乡村旅游区(点)和农家乐经营业主已经注意周边环境卫生的改善,但一些没有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仍然维持345下一页原有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标识系统方面: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各乡村旅游区(点)和农家乐普遍缺乏规范的引导标示和指示牌。 7、乡村旅游点受土地和资金的制约,难以扩大规模,承载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我们调研的几家来看,都有扩大发展的意愿,但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大部份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有效的资信证明,房屋和农用地都不能用作抵押,贷不到款。而流转来的土地不能作为质押,经营也不能在上面建永久性建筑。因此,我市乡村旅游点很难扩大规模,真正实现提质扩容和转型。四、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