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40601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3章作文基础等级(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1 页 共 7 页第二十三章 写作第一节 基础等级(一)河北 周洪彩【考纲解读】2012 年高考考纲对作文的明确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E,即表达运用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包括:(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本节重点对前三个考点进行解读。考点 1: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

2、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考点 2: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其次文体特征要鲜明,不能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即使全文能扣题,评分也只能在切入分以下考点 3: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考生应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关心时代、关心社会、关心人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辩正思维能力,彻底抛弃胡编滥造、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切不可因特殊情况或一己之见而一叶障目、标新立异、消极颓废.【高考预测】通过以上对考纲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以后的考试,符合题意仍然是考查的重点,这也是应试性考试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读懂命

3、题者的初衷;现在对文体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考生也一定要严格规范文体,不要单纯追求内容而忽略的形式;现在虽然思想开放、自由,但弘扬真、善、美仍然是重点。所以在以后备考中,以上三点仍是训练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高考真题回放】(一)(2012 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 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 态,大声地喊: “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 裤脚,重新挑起担。咦

4、,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 轻了,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2 页 共 7 页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立意要力求高远。1.“我”前后感觉迥异,根源在哪里?就在于母亲话中的“担心”、“ 多余的顾虑”。这是富矿区,是立意的最佳角度。可以以“不必(何必)担心”或“抛弃(丢掉)多余的顾虑”之类来立意

5、。2.从“注意力不集中”的反面入手,谈做事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也很好。3.因为“我” 不懂得做事的方法,所以虽然自己“不是没有能力”,但不能把能力变现。从做事要注意方法或怎样把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角度来立意,也是不错的选择。4.从“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可见没有失就没有得,有失才有得,从这个角度来立意也可以。5.“我”是听从了妈妈的建议后受益的,从“听人劝吃饱饭”的角度立意也切合题意。(二)(2012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

6、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 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 ,你愿意生在一世 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首先是从汤因比希望时光流转的方面展开。此类构思,一是可以联系中华文明呈现的不同年代,各自具有的不同特色,从

7、羡慕、向往等方面展开,比如写活在唐朝、宋朝等类似方面,考生的角色也可以不断变化,比如写活在唐朝,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可以跟李白一论高下的绝世诗人;写活在汉朝,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戍边大将,将匈奴赶尽杀绝,改写苏武牧羊的故事。当然,也可以写活在不同朝代的所见所闻,或针砭时政、或为民请命、或无限讴歌等,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实际行动。二是还可以写活在未来,结合科幻影视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现象,发挥自己的大胆想象,写出人的潜能的无穷无尽,或描写人类更好地利用自然,或展示人类发明了更多高科技方便日常生活等。不管从哪个角度展开,都要紧密围绕一个核心,活在过去或未来,而不是当下,不是现在。 精品

8、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3 页 共 7 页语言所描写的对象要体现出鲜明的古代或者未来的特色。三是可以将古代或未来与当今对比描写。但要把握一个核心,材料中汤因比是希望和羡慕回到某个时代,那么,本角度的立意也只能从羡慕古代或羡慕未来的角度展开,比如古代吟诗作对风气浓厚,如今诗歌已似乎渐行渐远,而你偏偏对诗歌充满狂热的喜爱,自然希望回到唐朝,和大诗人们一决高下、或者拜师学艺;如果写未来,则可以列举生活的事例,比如疾病中的癌症在当今仍不能完全治愈,但未来的科技更发达,医疗技术更高,所有癌症都有克星了。本角度展开构思,只要构思合理、

9、表述得当,完全可以拿高分,也足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另一角度,则是从居里夫人认为的要活在现实中,活在自己所生活的时期的角度。毕竟,所有的理想并非都能实现,而让时光流转更是虚幻空想。每个人无论有多么美好的理想,但总归要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所以,居里夫人的观点,主要目的和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回归现实,正视现实,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纷繁复杂、甚至乱象丛生的现实生活。从命题者的角度看,命题者站在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高度,引导青少年学生正视现实,摒弃空想,直面人生,勇往直前。从此角度,我们构思的范围就更加广泛了。【答题方法探寻】对于作文来讲,审题立意是最关键的一环,只有审题立意没有问题,才能

10、保证方向没问题,才能更好地往下走,下面就如何审题立意进行探究:深入材料,挖掘本质议论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材料作文,仍然是高考较为倾向的命题形式。而议论型材料作文,一般提供的是表达一定观点态度的材料,要求考生按照材料所给的命题倾向进行写作。这样,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材料的内涵,充分挖掘其所反映的态度和倾向,就成了作文审题的关键。此类作文审题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一分析材料的陈述对象材料作文中,命题者在设置背景材料时,都要选择那些有着丰富的内涵的材料,而这种内涵,又都是通过材料中的陈述对象表现的。这样,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其陈述对象的充分分析,深入挖掘材料中的内涵,从而得到正确的立意。命题者所给的材料,

11、或是就单一对象而言,或是由多个对象组成。分析单一对象时,要体会材料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侧面;分析多个对象时,要确定主要对象,并辨别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挖掘。典型示例:2012 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目材料中事件的表述对象比较多,有汤因比、涵娜、伊雷娜和居里夫人,我们在分析这些对象时要注意,这四个人有四个角度,汤因比愿意生活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涵娜愿意生活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愿意生活在未来的世纪里,居里夫人认为活在那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由此可知,这四个角度都是可入手立意的角度。二分析材料的内部逻辑议论型材料作文题目中所给的材料,各语句之间都体现着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在找 精品系列资

12、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4 页 共 7 页准了陈述对象后,则要围绕这一对象展开逻辑分析,深入分析其所承载的内涵,并体会这一内涵所表达的态度和倾向,从而充分理解材料。在对材料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不难理解出材料内部的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对这些关系的认识,准确判断其思维方向。典型示例:2012 年江西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 拟题目,

13、写一篇文章。要求:(1 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 700 字。(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从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并列,也可以理解为对立,所以在立意的时候,即可以抓其中一方面来写,还可以把二得结合起来写,这都属于立意合理。三.分析材料的整体意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的对象不同,分析的角度也会不同,但无论哪个角度,最终都要体现材料的整体内涵。对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进行整体性认识,需要从材料的构成的各个要素入手,通过理解其中的关键语句,分析内部逻辑关系,最终对材料形成一种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只有理解了材料的整体内涵,才能以一个角度为中心

14、,将材料的各个角度有机联系在一起,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立意。典型示例:2012 年高考大纲卷作文题目从材料中不难发现,材料的整体意图就在于妈妈的那句话,在立意时,从那句话入手即可得出准确立意。【答题误区警示】不要让微瑕遮蔽玉的光泽如何避免因辞害意【考情分析】高考,决定着考生的命运;作文,决定着高考的成败;用词,决定着作文的分数。当前的高中学生,平时在潜词造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不留心一些细小的环节,不关注一些微妙的差别,因此在高考中往往表现出因辞害意的现象,从而使阅卷者降低其作文分数。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一般为:一用词不准确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近义词,虽然平时说话时我们能够结合语境对其所表达内容进

15、行理解,但在写作时,这些近义词往往会因其中细微的差别而使文章内容表达不清,所以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这些词语之间的区别。另外,还有一些词语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在使用时又没有能够注意到,因而出现表意不清的现象。二句式不规范语言是有规范的,一个句子怎样表达应该遵循其语法习惯,虽然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但这些现象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不是随便怎么调整就可以的。但有的考生为了追求语言的个性,往往将一些句子说得不符合语法习惯,从而失去了语言逻辑,影响整个文章的表达。三修辞不恰当 精品系列资料 郑州市经五路 66 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 5 页 共 7 页修辞的作用是为了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精彩的,但有的考生在写作时在运用修辞时并不能恰当地理解修辞的内涵,最终不仅没有使语言生动,反而产生让人费解的现象,从而影响作文的质量。【写作技法】只有强化语言规范,才能避免因辞害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