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40294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科医师对HBP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科医师对 HBP 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观察及探讨【摘要】 目的 观察及探讨全科医师对 HBP 患者随诊防治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本乡已经确诊的 200 例 HBP 患者,接受全科医师随诊防治 2 年前后自身对比,分析评价。 结果 全科医师随诊防治 2年后较前显示 HBP 知晓率、服药率, BP 控制率均提高;不良行为改善,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 (P0.05) 结论 全科医师对HBP 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较好;其是我国新医改基层医院诊治 HBP综合防治体系的核心,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关键词】 全科医师;随诊防治; HBP;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提高HBP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2、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号称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基层 HBP 患者对其防治知识的匮乏,以致失去早期诊治佳机;长期 HBP 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和官腔狭窄,导致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组织缺血,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常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给家庭、身心及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我国基层新医改,推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树立全科医学观念,建立全科医师随诊防治制度,将 HBP 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现将本乡2全科医师对 HBP 患者随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

3、的方法,从本乡所建的约五万居民健康档案中,随机抽取35 岁已经确诊的 HBP 患者 200 例,均为长住病例,男 89 例(44.5) ,女 111 例(55.5) ,年龄476 岁,平均 62.3 岁。全部患者符合 HBP 诊断标准1 ,其中单纯 HBP 142 例,伴有高心病 38 例,有过脑血管意外(无身心后遗症)20 例。对比患者本身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2. 从11 年 3 月至13 年 3 月,全科医师对选定的 HBP患者随诊防治 2 年(随诊组) ,与之前本人初建居民健康档案时(对照组)资料对比。全科医师每年提供四次随诊防治,每季度一次,包括面对面的家庭

4、访视、电话追踪、自己门诊就诊等方式,健康管理,随诊防治措施具体从以下几方面:2.1 开展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 HBP 人群的有效手段2.1.1 健康宣教 全科医师对 HBP 人群健康宣教,发健康传单,开办健康专栏、集中专题讲课,播放录音录像,办乡村黑板报,定期更换 HBP 的防治资料等形式。2.1.2 定期随诊 全科医师每年四次定期随诊,每季度系统随诊防3治一次,掌握患者的基础 BP 值,测量 BP 要求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采取标准汞柱式血压计(以每小格 2mmHg 为单位) ,健康评估,给与面对面的咨询指导;倡导遵循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饮食原则,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明

5、确遵医行为,避免紧张、急躁、焦虑等状态,劳逸结合,杜绝不良情绪事件,构建和睦关系,保持良好的平和心态。根据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P 值等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用药、运动等防治方案。2.2 指导健康饮食2.2.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要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徇证医学证实:1/3 的 HBP 患者有不同程度肥胖, BP 与 BMI 呈显著正相关,腹型肥胖者易发生 HBP。控制体重,利于防治 HBP。2.2.2 低盐饮食 食盐摄入过多与 HBP 密切相关。WHO 建议HBP 患者每人每天食盐量6g 为宜。过多食盐,其一,可使水钠储溜,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 BP 增高;其二,使细胞内的

6、钙离子浓度增高,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使 BP 增高。如:使用限盐勺可有效限制食盐的摄入。2.2.3 低肪饮食 血液中的脂质特别是胆固醇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使 BP 升高。每人每天食用食物含胆固醇的量300mg ,尽量食用植物油,如:大豆油等,利于代谢;忌食动物油及含胆固醇较高的内脏。2.2.4 适量蛋白质摄入 HBP 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 1g 为宜,适量吃些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奶类和豆制4品等。现在研究证实:长期高蛋白摄入为升压因素。2.2.5 补充足量的粗纤维、维生素和水 HBP 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提高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摄入适量的钾、镁、钙等;维生素能

7、促进脂质代谢,尤其是维生素 C 可降低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动能,预防 HBP 的进展;每天饮一定量的温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净化血液,有助于 BP 防治。2.3. 戒烟、限酒 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心率加快而 BP 升高,被动吸烟危害更甚,戒烟有利健康。酒精摄入量与 BP 水平及 HBP 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酒精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输出量,间接增加肾素释放使血管收缩,导致 BP 升高;长期饮酒导致心肌细胞损害,心脏扩大导致心肌病。建议严格限酒,男性每日饮用的酒精含量25 克,女性15 克。2.4. 适量

8、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定期适量体育锻炼可产生重要治疗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增加心脏泵血的效率,扩张血管,使 BP降低;可改善糖代谢,对健康十分有益。同时运动可以愉悦心情、增强体质,控制体重。专家建议,每天应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运动,可根据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爱好选择适宜的活动项目,如慢跑、快步走、骑自行车、太极拳等。2.5.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3。身心并举,淡泊名利,端正心态,心平气和,善于调节自己情绪,切忌 HBP 患者大喜大悲,防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52.6. 科学使用降压药物 科学使用降压药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要长期正确规律的服用有效且

9、价廉的降压药物。针对其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BP 值高低、基础病和家境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告知其定期随诊、监测 BP,长期服药的必要性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医患家属合作,监管用药,提高 BP 控制率(BP140/90mmHg ) 。3. 评价方法:利用河南省统一的 HBP 随访表做调查表,与之前初建的居民健康档案体检表资料对比,统计分析评价。其中内容包括体 BMI、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摄入、运动、药物依从性及 HBP 知晓率等,HBP 随访表在全科医师随诊防治时填写,对于不能当面随诊患者可由电话咨询填写。4. 统计学方法:采用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2 检验,P

10、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全科医师对本乡 200 例 HBP 患者随诊防治前后调查统计比较分析,除运动项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余均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随诊组较对照组显示HBP 知晓率、服药率,BP 控制率均提高;不良行为改善;从而,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表 1:全科医师对 HBP 患者随诊防治前后知晓人数、知晓率() 、行为改变人数、改变率() 、服药人数、服药率() 、控6制人数和控制率()结论 全科医师对 HBP 患者随诊防治效果较好。有利于控制 HBP,有利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利于患者生理、社会及心理的综合维

11、度。全科医师对 HBP 患者随诊防治是中国新医改基层医院诊治 HBP 综合防治体系的核心,符合现代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全科医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探讨我国 HBP 普遍存在有 “三高” ( 高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三低” ( 低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和“三不” (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和不爱服药)的三大特点,这是 HBP 防治不能真正明显起效的主要原因。据中国卫生等多部门组织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居民 HBP 患病率 18.8%,且有年轻化和渐增之势4。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收缩压下降 10-20mmHg 或舒张压下降 5-6mmHg,3-5 年

12、内心脑血管、死亡率与 CHD 事件,分别减少38%、20%与 16%,心力衰竭减少 50%以上;赞定了降压治疗的临床地位。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 HBP 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所以,HBP 患者健康的促进是以控制 BP 为核心、降低7危险因素为基础的综合防治体系,也是 HBP 防治的有效措施。2013 年世界卫生日以“控制 HBP”为主题,足显重视。通过全科医师对本乡 200 例 HBP 患者随诊治疗 2 年前后自身对比,统计分析显示,HBP 大多与 BMI、精神紧张、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及药物依从性低等因素有关。表 1 中,随诊组 HBP 知晓率 61.0 %、服

13、药率 33.5%,BP 控制率 25.5%(2004年全国调查 HBP 知晓率 30.2%、服药率 24.7%,BP 控制率6.1%4) ,相比之下提高了不少。但是,我们控制 HBP 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克己不足,警惕形式主义、弥补不足、及时回馈、善于总结,完善监管机制等。我们还有很多细节要做、要完善。加强全科医师随诊防治,医患合作,个体化宣教指导,提高疾病认识等综合防治; 随着全科医学发展,全科医师不断学习成长;相信,不久将来,我们会取得更大进步。借此,我们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尤显重要。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的“守门人” ,是接触 HBP 患者最早、最多、最广泛的医师群体。只有全科医师有效的随诊防

14、治,充分发挥基层医疗资源,通过宣传、教育、随诊、指导及定期体检等方式,树立全科医学观念,医患互信合作,综合防治,才能真正达到防治HBP 的目标。参考文献:1 .刘力生教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8): 701-743.82.余振秋、马长生、洪昭光等教授主编的实用高血压学第二版 2000(8 )3.洪昭光教授师说:洪昭光健康忠告出版:社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2009(8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调查 2004(10 )5.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 OLEngel)在 1977 年科学杂志的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