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38594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西省招警部分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江西省招警行测部分真题1. 社会制度的建立A 新中国成立 b 宪法建立 c 人民政权的建立 D三大改造1. 三大改造解析 本题考察历史常识。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所以选择D选项。2.2010 舒荣在全省启动“一大四小”工程,其中“一大”指的是:全省森林覆盖面积A62% B63% C64% D65%2. 63%解析 本题考察时政。“一大四小”工程是江西省在全省实施的造林绿化工程。所谓“一大”,

2、即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即抓好城市、乡镇、农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作,彻底解决局部地区“年年植树不见树”的尴尬局面。所以选择B选项。3.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3.C.解析 本题考察宪法。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

3、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所以选择C选项。4.“制天命而用之”是哪位的名言?A老子B孔子C荀子D墨子。4.荀子解析 本题考察人文常识。在“天人之分”理论的基础上,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是笃信以“唯物”、“唯心”两大阵营划分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学者所特别看重的名言。所以选择C选项。5. 市场领先一部,运筹帷幄,而反映迟钝的大众像_一样被市场引导;但是伴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大众会越来越成熟,他们在市场上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形成自己的明确意识,反过来制约市场的发展。A傻子B学生C孩子D盲人盲人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本

4、题结合语境可知,在运筹帷幄的市场面前,大众只能盲目跟随,所以四个选项中用盲人最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6. 人与人相处在一起是,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过去,我喜欢安静,常倾向于_;现在,我宁可以选择_而不是孤寂。A自闭 群居 B独处 热闹 C离群 合群 D孤寂 喧嚣。.B.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通过句子的逻辑关系来看,第一个空应该是安静的同义词;第二空应该是孤寂的反义词。B项的独处和热闹最合适,所以选择B选项。7.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法, (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想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

5、章。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 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C 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A.解析 本题属于关联词辨析题。从全句话的逻辑关系来看,前三个空之间应该是转折关系;后两个空之间应该是反向假设关系。所以选择A选项。8.(1)河水暴涨(2)洪水泛滥(3)抗洪救灾(4)河堤崩塌(5)暴雨连绵A5-4-1-2-3 B5-1-4-2-3 C3-2-5-1-4 D1-5-2-3-4B.解析暴雨导致河水暴涨,然后河堤崩塌,导致洪水泛滥,最后抗洪救灾。所以选择B选项。9.(1)罗马在抵抗汉尼拔的同时,加大对迦太基的进攻力度(2)迦太基吃紧,汉尼拔

6、被召回(3)汉尼拔将军通过汉尼拔通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忽然出现在意大利境内(4)罗马军队入侵迦太基(5)迦太基将军汉尼拔打算围魏救赵A4-5-3-1-2 B5-4-3-2-1 C4-3-5-1-2 D5-4-1-3-2A.解析罗马军队入侵为故事的开端,汉尼拔打算围魏救赵,然后率军出现在意大利境内,罗马加强对迦太基的进攻,导致迦太基吃紧,汉尼拔被召回。所以选择A选项。10.黑 :白a 生 死 b 男 女 c 战争 和平 D国企 私企D.解析 本题属于反对关系。A、B、C均是矛盾关系。所以选择D选项。11.科学:社会 科学:法学A学校:教室:学生 B案件:重大案件:刑事案件C动物:家禽:鸡 D生产

7、:经销:售卖答案C.解析 本题属于种属关系。法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属于科学;鸡属于家禽,家禽属于动物。所以选择C选项。12.曹雪芹对于_相当于罗贯中对于_A林黛玉 曹操 B清朝 魏晋 C高鹗 陈春 D红楼梦 三国演义D.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所以选择D选项。2010年江西省招警 申论部分真题2010年7月31 日-8月1日,伴随着各地政法干警考试的举行,江西省招警考试也如期举行。日前,江西省招警考试已尘埃落定。本次申论科目考试的主题是文化建设。我们都知道,2009年国务院正式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规划

8、。文化建设应当说既是传统的重点问题,又是当前的中心问题,这就提醒考生备考之际一定要认真分析与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总体特征与问题理解两个层面对该次申论考试进行深度解析。2010江西省统一考录人民警察申论真题问题部分(全)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出所反映的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归纳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二、针对资料6、资料 9,请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三、用给定资料内容,结合我省文化发展现状,提出解决反映问题的措施。(25分)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见解全面、深刻,不超过500字四、以“文化与发展

9、”为主旨,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分3、语言流畅,字体端正,字数10001200字资料1 :文化与发展的关系资料2 :滕王阁的现状,处于高楼林立中,当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不复存在资料3 :景德镇 瓷都的危机资料4 :百花洲不复存在,没有巨额的资金,没法复建资料5 :世人对八大山人的不了解,对历史人物的不了解资料6 :西门庆这等形象都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象,从根本上颠覆了世俗心理和根本价值观资料7 :名人故里之争和文化遗产开发过度资料8 :文化建设保护需要重视内涵资料9 :西市的原址重建和西市的繁荣给我们拓展

10、了一条文化与发展的可行之路资料10:丹麦依靠安徒生进行文化推介资料11:宜春月亮节初见成效资料12:苏荣老大的讲话,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如何弘扬江西特色的文化一、总体特征1.紧扣热点,立足江西省情2009年7月2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于这份“规划”的出台,2009 年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真正开始腾飞的“元年”。而2010年江西省招警考试申论科目考试的主题即文化建设,正是紧扣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江西是文化资源大省。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江

11、西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江西省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江西文化系统20032010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一五”时期,更是大力推动全社会文化创新,为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实现江西崛起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以及本省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本次申论考试即从文化建设角度命题和选材,正是立足江西省情的体现。这就提醒考生在申论备考中,要关注当前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本省份的热点问题。2.借鉴当地当年省考,选取相似主题,采用相似命题模式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基于文化建设的角度,申论考试的主题是“江西红

12、色旅游发展”,而本次招警考试中申论考试正是在借鉴本省本年度公务员考试的命题选材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文化建设这个主题选材和命题,只是在切入点上选取的具体素材不同。而在命题模式上与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模式也十分相似,都是设置四道试题,题型分布十分相似。这就提醒考生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招警考试真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对本省本年度的省考申论真题的研究和分析,以更加有效备考。3.题型较为常规,难度相对较小总体而言,本次申论考试在问题设置上,题型比较常规,共四道试题,按照概括、分析、对策、论证四种题型分布,作答难度总体来说不大。在后边的问题理解部分将会详细分析,这里就不详细解说了。二、问题理解第一

13、题为“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出所反映的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归纳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本题为一道常规的概括题,要求考生概括归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考生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并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整理,这道试题作答起来应该不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紧扣给定材料。第二题为“针对材料6、材料9 ,请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本题为分析题型,同时带有对策启示类试题的特点,要求考生针对特定材料进行分析,通过阅读分析可知,材料6为一则未能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失败案例,材料9为一则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考生只需按照“

14、纠正错误做法、推广成功经验” 的方法将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启示提炼出来即可。第三题为“用给定资料内容,结合我省文化发展现状,提出解决反映问题的措施。(25分)要求:有条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见解全面、深刻,不超过500字。”本题为一道对策题,结合第一道试题的作答,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作答起来不难。第四题为“以文化与发展为主旨,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 观点明确,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分;3 、语言流畅,字体端正,字数10001200字。”,本题为议论文写作题,题干中明确了文章主旨“文化与发展”,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这种带有“与”、“和”之类表示关系的字,要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注意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