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382209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I2017 年控制测量实习报告范文1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 e 级 gps 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 、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2 实习地点、时间 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益阳市,从华天大酒店开始沿康复路至迎宾路交点,向北至团圆路交点,以这三个点构成一个闭合圈。时间从 2017 年 9 月 1 日至 2017 年 9 月

2、 29 日 3 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 35 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 5 个大组,每组 7 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所领仪器 工具包 1 个( 内含:记录板 1 块,2m 小钢尺 2 把,锤子 1 把); 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 台,棱镜箱 2 个,脚架 3 个; 水准仪 (带脚架)1 台,水准尺1 对,尺垫 2 个。 自备: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4 实习任务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 网方案 e 级 gps 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IIII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

3、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 ,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二等水准外业测量记录表。5 执行规范 (gb-50026-XX)工程测量规范 (gbt128987-XX)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一、二级导线测量规范 2.测区概况 2.1 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2.2 气候条件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 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 16.1 16.9。 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 首

4、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 gps 平面控制网,等级为 e 级。 3.2 gps 网的布设原则 gps 选点要求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 15 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 50 米。 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 6.交通应便于作业。 IIIIII3.3 gps 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 gps 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

5、便,应遵循以下原则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 15 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 (如电视台、微波站等 ),其距离不小于 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 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 平面控制网

6、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 e 级 gps点 4 个,e 级网其平均边长 0.391km,最短边为 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 1/27834。 e 级控制网采用 4 台接收机观测,分 1 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 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gps 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 各IVIVgps 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 gps 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 2

7、3 个护桩,其与 gps 点位的距离精确到 0.1 米 。 3.6 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后记录仪器高。 3.7 gps 观测 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 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 gps 观测注意事项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

8、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 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VV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工程测量规范 (gbt128987-XX)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9、范 国家一、二级导线测量规范 2.测区概况 2.1 地形条件 测区地势高低起伏明显,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2.2 气候条件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 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 16.1 16.9。 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 首级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该地区 gps 平面控制网,等级为 e 级。 3.2 gps 网的布设原则 gps 选点要求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

10、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坪高度角应大于 15 度。 4.点为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 50 米。 VIVI5.附近不应有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 6.交通应便于作业。 3.3 gps 点位选择原则 由于 gps 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应遵循以下原则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 15 不应有障碍物。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 (如电视台、微波站等 ),其距离不小于 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

11、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 50m。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4 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布设 e 级 gps点 4 个,e 级网其平均边长 0.391km,最短边为 0.215km,最长边0.564k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 1/27834。 e 级控制网采用 4 台接收机观测,

12、分 1 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网形的布设和精度分析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VIIVII3.5 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gps 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 各gps 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3. gps 点标石埋设所占土地,应经土地使用者或管理部门同意,依法办理征地手续,并办理测量标志委托管书。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 23 个护桩,其与 gps 点位的距离精确到 0.1 米 。 3.6 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施测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施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观测时段必须在一个小时以上,开机前

13、后记录仪器高。 3.7 gps 观测 观测准备 每天出发前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仪器及附件携带齐全,作业前应保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 3.8 观测作业技术要求 3.9 gps 观测注意事项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 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

14、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VIIIVIII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接收卫星数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和相关规定的要求,表明我组水准控制收到了良好效果。 5 实习心得 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15、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必须得反复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

16、形图;为各个IXIX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如温度、大气折射等)、观测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 从整体带局部 、 先控制后碎步 、 由高级到低级 的工作原则,并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