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37479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国考真题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国考行测真题答案与解析1.【A】解析:“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指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传达给人的美感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其遣词造句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换用其它语言将无法传神地把诗歌的原意与境界表达出来,故第一空只能填“自豪”或“骄傲” ,排除B、C。中国古典诗歌的这种特性使得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面临巨大阻力,故第二空应填“遗憾” ,而非“惭愧” 。故本题答案选 A。2.【C】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突破, “虚浮” 、 “虚无”与“理论”搭配不当,排除A、B。由句意可知,茶艺是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茶道是茶艺的内在精神,故空有精神而没有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第

2、二空应填“空洞” 。由此可知答案为 C。3 【A】解析:操纵:暗中控制;把持(人、组织、局面等) 。专营:专门经营。拥有了专利,并不代表就可以暗中控制、把持或专门经营基因产业,排除 B、D。由前文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可知第二空填“抢先”比“自发”合适。4.【C】解析:名声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享誉中外:在国内外取得很好的声誉。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句意是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到景泰年间因皇家的重视而迅速闻名,这里强调的是受重视后闻名的速度之快,故选“声名鹊起”最合适。5.【A】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开始

3、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前文指的是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种种不好的方面,故填“现象”不合适,排除 D。 “通病”与前面的“种种”语意矛盾,排除 C。社会矛盾是任何制度的社会都存在的问题,不能因此就否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制度,排除 B。故本题答案选 A。6.【D】解析:本题可以联系题干的语境采用排除法进行解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不是“共识”的目标,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才是目标,由此排除 A。由后文的“经济手段”可知第一空不能填“手段” ,排除 B。由“良性发展状态”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一个表示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关系和谐的词语, “制约”明显不合题意,排除 C。本

4、题正确答案为 D。7.【D】解析:“接受古籍中的描写”没有直接或间接之分,首先排除 A。 “无端”明显不合句意,排除 B。与“依靠”相比, “倚重”还含有“两者相比较更侧重于”的意思。句中说的是与先辈不同,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更侧重于从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来研究历史,故第二空填“倚重”比“依靠”更恰当。本题正确答案为 D。8.【B】解析:“连带”一词确切表明了改善睡眠与治疗疾病间的联系,所以第一空不能填“区分” 、 “确认” ,排除 A、C。 “正本清源”过于夸大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治疗其它疾病的作用,不如“一石二鸟”合适。故本题答案为 B。9.【D】解析:由“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中的

5、“本能”可知第一空应填“无师自通” 。排除用于人的成语“独具匠心” “ 兢兢业业” ;故 A 和 C 排除。名不虚传:传扬的名声一点不虚假。指人或事物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假冒的,质量是优等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原为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后多比喻实实在在,一点不假,故 B 排除。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名副其实:名义跟实际相称。“名副其实”放在文中也合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10.【B】解析:做人虽然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但其分寸还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由此排除 C、D。再由“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可知,做人这门艺术也是可以学习的,排除 A。本题正

6、确答案为 B。11 【C】解析:“不谋而合”主语为人,不合句意,排除 D。由句中“两者都告诫”可知两种说法是形式不同,用意一致。故排除 B。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却同样美妙精致。比喻不同的方式或做法,却收到相同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A 和 C 两者都符合第一空。我们再看第二空,偏差对应差异,故选 C。考点点拨: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主语一般为人。12 【A】解析:句意说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事业的建立都需要通过岗位的历练,在岗位的磨炼中获得经验,积累人际关系,才能为未来的事业奠定基础。所以他们的事业基础是

7、间接完成的,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直接建立。故第一空应填“直接” 。本题答案为 A。考点点拨:相对关系:“极少数的人直接”对应“大多数人依托” 。13 【D】解析:“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多用于断案寻找线索。 “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闲言细语”强调言语的“闲” ,不符合题意。 “只言片语”是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文段中强调的是搜集资料,不应放过文人学者的零散的言论,用“只言片语”较合适。本题选 D。14 【B】解析:“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高屋建瓴”字面意思是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

8、挡的形势。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由文段中提到的“志高者意必远”可知,新闻记者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由此可知“高屋建瓴”更符合语意。本题选 B。15 【A】解析:由两个“为了”可知句意强调的是目的,故首先排除 B、C。 “目的性”一般与“明确”等搭配,与“良好”搭配不妥。16.【B】解析: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二空, “不是而是” ,与句后的“可信的历史”相对,这里的传说应为虚幻的、不可靠的。 “子虚乌有”侧重于不存在, “扑朔迷离”侧重指客观事情错综复杂。不合句意,排除 A、C。 “精准”与“精确”相比,前者更侧重于准确,后者更倾向于精密、确切到某种程度。句意

9、说的是年表还有不够准确的地方,而非年表还没有确切到更小的时间单位。故填“精准”更合适。本题选 B。考点点拨:“不是而是”前后之间构成相对关系。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第六版规定:空穴来风包含两层意思:既包括有根据也包含没根据两个意思。17.【B】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规模化” 、 “市场化” 、 “产业化”等一系列经济学术语的理解。 “规模化”指的是规模的大范围扩张,通过量的积累形成竞争优势。 “市场化” ,这里的“市场”与“计划”相对,指的是主要依靠自由竞争,依靠市场的力量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产业化”指的是通过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分工,形成产业链,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句中可再生

10、能源之所以未能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因而降低成本便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18.【C】解析:由句中的“高成长产业” , “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可知,企业寻求的应是一个对其发展非常有利的“先进入”的机会,目的是设法取得高额利润。 “寻求机遇”为固定搭配, “谋取”比“获取”更多了一层积极主动的意味。而作为价格竞争的元素,低成本应为基础。19.【A】解析:第三空对应后文的“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可知“不满” 、 “非议”与句子语意不符,同时第三空前用“有些”修饰,根据语意轻重排除C、D。第一空中“推崇”与“仰慕”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 “推崇”侧重于

11、“崇” ,表示一种尊敬的态度;“仰慕”侧重于“慕” ,表示一种羡慕的心情。对于“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 ,后世的态度显然是“推崇” ,而不是羡慕。20.【D】解析:“潜移默化”强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村子的转型不可能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急遽”的,据此可排除 B 项。与后文的“外面的世界”相照应,第一空填“封闭”最恰当。 “不着痕迹” 、 “默不作声” 、 “悄无声息”都含有悄然无声的意思,正因为村子的转型具有“快”和“无声”的特点,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才没有意识到,与此对应的词语为“浑然不觉” 。考点点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但是” ,前后句子内容构成相反关系。21 【A】解析:

12、主旨概括寓言故事类。文段中北风与南风采取的策略不同,北风是“呼呼猛刮” ,结果却是“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 ;而南风“徐徐吹动” ,得到了“行路人脱衣”的胜利。他们一刚一柔,结果是柔可克刚,即 A 为正确答案。22 【A】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论述了热带森林已经被严重破坏,温带森林大部分也有相同的遭遇,且容易被人遗忘,因此应加强与重视对温带森林的保护,A 为正确答案。文中所陈述的热带森林和温带森林同样遭遇严重破坏,因此 B 选项中“更易遭到破坏得不出” ,C 选项错在太笼统,文中介绍的是对温带和热带森林砍伐带来的严重后果,D 选项不全面,文中除了介绍强调森林对人类的生存重要,同时还森林对多数植物

13、种类的重要性。23 【B】解析: “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 ,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 ,B“价值取向”最符合文意。考点点拨:词语理解题要首先找到该词语出现的位置,再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和排除。24 【D】解析:主旨概括题。第一句是引领句,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著作的特点,第二句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方法的缺陷,第三句介绍了这种研究方法导致的结果。由文段最后一句观点句“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可知,文段对中国古代科技是批判的,故排除没有批判意向的 A、B。C、D 两项相比,C 比较宽泛,只是笼统地说“根本

14、原因” ,而“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没有明确点出,D 项却明确指出了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的缺陷” ,两相比较,D 项更契合题意。25 【C】解析:由文中“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 “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 、 “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可推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文化与其他艺术(例如:长诗、戏剧)及科学(例如:数学)联系紧密,故答案为 C。纠错:考生容易选择 B 选项;B 选项不全,缺了长诗等。26 【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存在的缺点,然后指出针对这些缺点,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故答案为 D。27 【C】解析:文段主要从两方面

15、进行论述:一方面,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又需要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提升科普工作水平非常必要。即 C 为正确答案。28 【C】解析:文段描写光污染对昆虫的影响,而昆虫在食物链中又具有重要作用,意在强调光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干扰,即 C 为正确答案。29 【D】解析:下文推断题。通读全段可知,文段论述的主题是土著音乐,前面介绍了土著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后面提到土著音乐是音乐“根源的根源” 。作者介绍这种关系时只点到为止、语焉不详,故接下来也应是详细介绍这种源流关系。排除 B、C。 “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文段第一句、第二句已经论述

16、了,故排除 A。故本题答案为 D。30 【C】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经济领域与道德领域规则的不同之处,然后用“其实”引出了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经济领域固然要有它自己所属的那些规则,但因为它是社会活动,所以道德规则时时渗透其中,很难与其割裂开来。C 项的表述与此一致,为正确答案。考点点拨: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31 【C】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的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首先提出问题:我国劳动就业增长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而服务业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所做的贡献还远不够。接着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务必发掘服务业对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结合选项可知答案选 C。考点点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行文模式中,解决问题是重点是主旨。32 【B】解析:“软实力偏重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指的是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则指的是软实力的重要性。故答案为B。33 【A】解析:语句排序题。有指示代词“这” ,可知不能放段首,排除 D。由与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