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27346109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为深化“两年”活动,深入实施“555”工程,围绕企业做大、做强、做长这一主题,8 月 29 日31 日,县委书记周学锋、代县长黄继满、副县长张海松亲自带领列入“555”工程亿元企业培育的 18 家企业老总,赴绍兴县和杭州市的萧山区、上城区、余杭区,考察了万向集团、华立集团、娃哈哈集团、南方控股集团、三力士公司 5 家知名企业。县委办、县府办、经贸局、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考察。考察活动得到了绍兴县委、县政府和萧山、上城、余杭区委、区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尤其是万向鲁冠球和华立汪力成两位著名企业家亲自出面接待,使考察

2、组同志感动不已。此次考察,使大家充分领略了发达地区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大企业风范,紧迫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深受鼓舞,信心倍增。考察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一、辉煌的业绩这次考察的万向集团等 5 家企业,都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起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是工业企业的一面面旗帜,它们都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万向集团位于萧山区,创办于 1969 年,从 4000 元资产的小铁匠铺起家,现已发展成为 146 亿元资产、3.18 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务院 120 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520 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现有专业制造企业 32

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7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9 家,形成 4 平方公里制造基地。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65%以上,并已进入通用、福特等配套生产线。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在国外设立了 18 家公司和一家技术中心,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钱潮”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08亿元,创利税 16.08 亿元。华立集团位于余杭区,是一家跨地区、多元化、外向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从 1970 年成立至今,总资产超过 80 亿元,员工 1 万余人。控股国内三家 A 股上市公司。产业涉及仪表及系统、制药、信息电子、房地产等领

4、域。生产基地分布在杭州、重庆、昆明、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在泰国、阿根廷、美国、加拿大设有制造工厂和研究机构。传统核心产品电能表为“中国名牌”产品,“华立”商标亦荣获“驰名商标”称号。2004 年实现销售收入 102 亿元,创利税 7.8 亿元。娃哈哈集团位于上城区,创建于 1987 年,靠 14 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行列,公司拥有 75 亿元资产,员工 1.8 万人,在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 70 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娃哈哈”成为了最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饮料品牌。2004 年实现营业收入114.

5、43 亿元,创利税 18.82 亿元。南方控股集团和三力士胶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南方控股集团是一家国家级的纺织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 40 多亿元,已跻身中国 500 强企业行列。三力士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胶带生产企业,橡胶 V 带(三角胶带)连续多年产销量、出口量居全国同行首位,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去年销售达到 5 亿元以上。二、珍贵的经验万向等知名企业尽管发展历程各有千秋,但都具备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和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借鉴。1、企业家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领袖人物,华立集团老总汪力成、万向集团老总鲁冠球、娃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等就是其中的

6、杰出代表。初见汪力成和鲁冠球,就即刻让人感受到其于儒雅之中所显示出的一股果敢的英气,那是一种由睿智与优雅气度和谐交融的个人魅力,强烈而富有感染力。汪力成不但是企业家,还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曾于 2001 年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为当年的“中国第一商人”。而鲁冠球更富传奇色彩,这位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农民的儿子,现在已经成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浙江大学 MBA 特聘导师,获得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政工师职称,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 60多篇论文、被誉为“农民理论家”、企业界的“常青树”。他们能够把企业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这种能力,固然有其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更主要的在于后天获得

7、。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不倦学习、不断进取的高贵品质,才成就了他们运筹维幄的谋划力、把握先机的洞察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力、知人善任的凝聚力和乐于奉献的亲和力,才能引领他们的企业攻坚越坎,长盛不衰。2、准确的产业和战略定位,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灵魂。万向集团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做精、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奋斗十年添个“零”,到 2009 年实现日创利润 1000 万元,成长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现代化公司的战略目标,坚持“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动作”的战略方针,实施接轨跨国公司运作、接轨先进技术、接轨国际主流市场三大战略举措,一个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

8、已初具雏形。华立集团制定了到 2010 年实现经营规模 300 亿元,建成全球一流的电力设备制造商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技术创新、资本经营、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确立起华立在各产业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增值;通过实施资本经营战略,高起点切入信息电子、制药、电力自动化等高科技产业,创造了中国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扩张的奇迹;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动应对加入 WTO 后的机遇和挑战,在海外建厂,收购海外上市公司,与拉森集团、飞利浦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以全球的视角完成产业布局。华立已初步形成了从国外获取

9、高端技术,在国内实现产业化、而向全国及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另外,娃哈哈、南方控股、三力士等企业也都非常注重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这些成功企业主业突出,定位、目标明确,战略举措切实可行,围绕目标定位,科学运筹,前瞻决策,最大限度地整合所有资源,形成核心优势,使企业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能够顺势应变,知变善变,以新的发展理念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来保证企业在快车道上稳健运行,让人印象深刻。3、坚持技术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些成功企业都把推进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作为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及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法宝。 万向集团拥有

10、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居全国第 9位,是世界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并在北美设立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开发设计,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华立集团有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 400 多名科技开发人员组成的技术创新队伍,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泰国和国内的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华立每年的科技经费不低于年度销售收入的 5%。电能表产业上强大的科研实力是“华立”电表得以 32 年保持卓越的源泉。公司拥有机械表研究所、电子表研究所等七个不同级别的研究所,自主开发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确保了“华立”牌电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也加强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与以色列著

11、名的上市公司尼斯科公司合作成立浙江华立尼斯科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工发高精密度、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式电表和电能计量系统,保持电能计量技术方面与国际的同步。在信息电子产业上,公司收购了飞利浦 CDMA 手机芯片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部门,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中首家通过海外资本运作直接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华立与北美著名的电力自动化技术集团拉森集团建立了全球领域的电力自动化战略同盟,并通过在北美的子公司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时刻关注国外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将北美地区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引入国内,以此实现华立的电力自动化产业在技术上的世界级水准。公司还与国内的浙江大学、华中科

12、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华立正逐步从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转变为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4、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一流的企业必定十分注重培育富有朝气、饱含激情、充满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在富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中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万向人把企业宗旨定位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就是要让顾客、员工、股东、社会“四满意”,并以此作为万向的公开承诺,以体现万向存在的社会价值;万向人宏扬“讲真话,干实事”的企业精神,倡导“外树诚信形象,内育职业忠诚”的企业道

13、德观,要求每一位员工在企业内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企业外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形成有独特行为内涵的“万向人”现象。这次我们考察万向集团,鲁冠球老总亲自率领接待人员列队迎送,让我们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赞誉和敬佩。在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迎送仪式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万向人没有把我们当成是一支欠发达地区来的考察队伍,而是把我们当成了可联合的力量、可利用的资源。万向确立的“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的开放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一位万向人心中,并随时随地加以体现。万向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斑。一流的产品、先进的文化,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娃哈哈集团正是

14、凭借良好的品牌效应,加大了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的力度,在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 70 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不断扩张规模,占领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企业百强行列。知名品牌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三、深刻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天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有力地支撑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大厦。但就整体而言,我们与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的差距还很大,我们还没有一家规模上 10 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没有一件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橡胶产品、产业用布等传统行业甚至还没有一家上亿元企业来领跑,产业层次低,升级缓慢

15、。尽快做大、做强我们的企业,形势紧迫,任务艰巨。万向等先进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不但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的信心,而且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1、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企业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想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家,要想实现百年事业的美好理想,惟一的秘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很快,信息更是瞬息万变,尤其是入世后,如何运作资本,如何防范风险,如何让企业按国际游戏规则运作,需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少学习要落伍,不学习就要被淘汰。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要从战略规则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建立学习型企业,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的风气,一种不断创新的氛围。2、要十分重视企业发展

16、的战略规划,把握好发展方向。我县许多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多数企业把精力放在内部管理和传统商业竞争手段上,而忽略了战略设计及落在实处的具体实施。中国“名牌”企业很多,有些“长不大,活不长”,速兴速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重要的一条在于没有明确的产品(产业)定位和战略规划,或者产品与发展战略设计互相脱节,战略与手段大大落后于时代的需求。我县的“圣达鳖精”和“总督衬衫”的消亡,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企业的战略设计,要具有持久性,不可一蹴而就;要有非常明确的产品(产业)定位,近期、中期、长远的具体目标和战略举措,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势没有一个实在的指导方针,不管企业的规模多大、地位多稳定,都有可能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和经济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战略对正处于成长期的我县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3、要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构筑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通常被描述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或“竞争优势”。现代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所有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