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340559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 科 语文 课 题 1、沁园春 雪 课 型 新授知识能力1.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词精练优美的语言。过程方法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2.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本阕词主题的理解。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1.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作为革命领袖,挥斥方遒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2.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客观的功过观和正确的历史观。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理解“诗化”形象的内涵。2

2、.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教学难点 .理解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含义。.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鉴,体会他豪迈的伟人情怀.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情境导入多媒体配乐展示北国飞雪图,教师深情讲述毛主席与雪的故事.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背景介绍1936 年 2 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

3、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字词学习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2解词: 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3.多媒体展示沁园春 雪视频朗读课件4.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听读感受.三.诗词赏析(一).上阙进入情境理解词的写作背景字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视觉、听觉冲击,使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快速进入课堂情境.让学生理解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2词正音欣赏视频畅谈感受词语概括扫清字词障碍完成字词积累更好的进入词创设的意境为赏析词作铺垫,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词的基调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

4、设 计 意 图4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上阙.2 概括上阙内容.明确:这首词上阙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3 小组学习多媒体展示:勾画出你喜欢的词句,说出理由.并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描绘出你心中的北国风雪图.4.集体交流,学生在发挥想象时配上多媒体画面.明确重点词句:前三句总写一个壮阔雄奇、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望”字所管辖的句子是“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站在高山之巅,不畏风雪严寒,远眺北国大地,欣赏壮丽雪景.其气势何等豪迈.群山、高原句子理解: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被高山覆盖的群山蜿蜒曲折,仿佛一条银蛇在舞动;一座座披着白衣的

5、高原仿佛一只只白象在奔驰。前者舒展优美,后者奔腾壮丽。二者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就更有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这样浪漫的想象实际上正是以雪压冬云天地混沌一片的景象为基础的.最后三句从眼前所见展开想象,是虚写,展现了一个红白交映生辉的景象,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日映照下的北国河山比作一个红妆素裹的少女一样艳丽动人.5.梳理总结多媒体展示:修辞手法小结:比喻、拟人、对偶等,使描写更形象生动,更能加强表现效果.表达方式和内容概括:描写与抒情相结合,描绘了北国的壮丽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二)下阙1.出示小组学习提示:多媒体展示

6、:小组内有感情完成朗读概括下阙内容交流个人欣赏的词句,并阐述理由组内质疑问题汇总,准备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明确重点句:过渡句承上启下,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被祖国的壮丽河山所倾倒之情.“文采” 、 “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有感情朗读概括内容小组学习勾画诗句组内交流发挥想象口头描绘北国雪景总结方法本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重点设计了两个问题,即:你认为沁园春雪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和进行再创造描绘心中的北国风雪图.这两个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任意

7、选择词句分析;并且发挥想象,不求答案唯一,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结合文本,又深入了文本。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分析词句作用的步骤方法,授之以“渔” ,5小组学习勾画诗句组内交流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实实在在得到收获。然后,将方法运用到后面分析的词句中,进行实践练习,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就形成了.为了突出诗词教学的特点,也为了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本环节继续设计了有感情朗诵这一环节,继续渲染气氛。更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及时发现5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来借代的手法.3.质疑释

8、疑“惜”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惜”字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又委婉的批判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 ,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以及个人才华的欠缺,毛泽东是为五个封建帝王感到可惜.虽然他们为历史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因素,他们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坐江山,而你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则是为了大多数人利益而坐江山.因此毛泽东以后来者居上的气势,并不完全否定古人,而是要超过古人,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气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革命信

9、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抒发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四.比较阅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多媒体展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2.你怎么看待这种差别?3.师生交流4.教师总结: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

10、,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五.拓展延伸1.大家共同积累古今写雪的名句.2.介绍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学生质疑深入理解 阅读江雪思考问题寻找差别交流见解深入理解交流自己积累的名句;阅读沁园春 长沙 ,积累记忆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拓展课本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深入体会一代伟人冠绝古今的气魄。加强积累,资源共享进一步理解伟人的豪迈情怀6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11、 设 计 意 图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业设计1.运用本堂课学习到的写景方法,试写一个风景片段.2.积累你喜欢的毛主席的诗词,或者查找资料寻找伟人的足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相关链接1.毛主席与雪 在杭州,这样的雪景并不常见。巧的是,毛泽东 1953 年底第一次到杭州时,这里竟飘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1961 年 11 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杭州。 虽然已是冬天,但南方的天气并不太寒冷。不知为什么,诗人毛泽东又想起了雪,也想起了雪中的梅花。 被古代诗人反复吟咏过的梅花,或孤独

12、清高,怀才不遇;或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再写梅花,脱俗不易,超越更难。 然而,在毛泽东的笔下,终于以前所未有的格调和时代精神,为梅花创造一种空灵淡远而又热烈绚美的意境,豁然开了一个新生面-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沁园春 雪写景概写北国雪景具体描写北国风光想象雪后风光论史承上启下过渡评论帝王不足歌颂无产阶级英雄热爱祖国山河歌颂英雄人民11相关链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在诗人毛泽东心目中,这梅魂梅骨,梅趣梅神,不正是在多事之秋,那些始终有骨气、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应有的风采吗? 梅花与

13、雪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依然是冬天的季节,1962 年 12 月 26 日毛泽东生日那天,诗人又作七律冬云以言志-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政治气候和自然气候,在诗人的心海上,俨然架起了一座桥梁,一点就通。 梅花与冰雪 ,在诗人的心曲中,仿佛藏伏着一根共振的丝弦,一拨就响。 这首冬云的意境,无疑是一年前的卜算子咏梅的延续和发挥。 2.诗人毛泽东纪录片第十集天骄情怀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初期,三十岁的毛泽东曾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三十五岁的蒋介石则担任了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著名

14、的黄埔军校校长。仿佛是历史的有意安排,让两个后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一个去抓笔杆子,一个去抓枪杆子。但抓枪杆子的蒋介石不久就背叛了革命。残酷而沉痛的现实,使毛泽东也不得不抓起了枪杆子,并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红军统帅和军事家。然而,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毛泽东却不单是靠枪杆子来打碎一个旧世界的,他的双手甚至是天生的不喜欢摸枪而喜欢握笔。在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他特制了一个可以装笔墨纸砚的多层口袋。毛泽东也是开玩笑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1935 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跟的中国红军,依然身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仅陕西一带就有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西面是“马家军”,往东是阎锡

15、山的晋军。这几十万人马,都奉蒋介石之命要“围剿”不足一万的中央红军。事实上,早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已经发生重大转变,明确宣布要结束内战,组成联合政府,共同抗日。(当时,国内政治形势也相继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侵入华北,汉奸殷汝耕组织所谓冀东自治政府。)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即有名的一二?九运动。这月下旬,中共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为了民族大义,也是为了红军的生存,初到陕北的毛泽东于四面包围之中不断地操起毛笔,给一些受命“围剿”红军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写去一封封声情并茂的信件。1935

16、年 12 月 5 日,他给杨虎城将军写信说,“驱除强寇,四万万具有同心;诛戮神奸,千百年同兹快举。鄙人等卫国有心,剑履俱奋。行程二万,所为何来?既达三秦,愿求同志”。不分党派联合抗日的民族魂灵和真挚情感,跌宕其间。典雅高古的骈体文句式,至今读来,还觉一股回肠荡气。可以想象得出,当杨虎城这些戎马半生的军人展读这文采斐然的词句时,他们肯定在心里构想着毛泽东的形象:他是个拿枪杆子的军人还是握笔杆子的文人?是文人,怎么能把几万濒临绝境、靠吃草根维持生命的红军带出死亡的峡谷?是横刀跃马之辈,为何又有如此陈义高古而又华丽动人的神来之笔?或许,他们觉得,毛泽东多多少少是一个站在传统的根基上胸怀大志、谈论理想的人,一个站在民族立场上卧薪尝胆、奋发有为的人,一个在沉落起伏中傲视独立、纵横捭阖的人,一个上马击狂寇、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