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340536 上传时间:2018-0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在教育系统读书会发言同志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暑假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读书会,梳理思路、振奋精神、部署工作,为今后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对过去一学年教育战线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同志表示慰问,并通过你们对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刚才,局长代表市教育局对 201X 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很好地总结,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认为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对下半年工作部署思路清晰具有可操作性,我表示完全同。下面,就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和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一五

2、期间是转变思路、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五年。五年来,规划先行深入人心,规划引领作用显著;教育投入逐步加大,保障能力日益增强;基础建设推进顺利,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结构日趋优化,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安保工作踏踏实实,校园环境安全有序。对于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取得的实绩,在此,我用八个“进一步”来概括。(一)规划作用进一步彰显。在教育事业软硬件投入上,树立起规划先行的理念,通过努力,编制完成了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批专项规划。如市新一轮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干部培训规划、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市“十一五”期间教

3、育技术装备规划等,以规划为引领,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提高了对教育事业科学管理的水平,保证教育事业有计划地发展,保证了教育的最佳社会效益。(二)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预算内教育经费从 201X 年的5.08 亿元提高到201X年的10.81 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28.2%,201X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将达到 12 亿元。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从 201X 年的小学 400元,初中460 元,提高到201X年的小学560 元,初中 840元,分别增长1.4 倍、1.8倍。基建补助比例大幅提标,直属学校从原来的补助 40%提高到如今的100%全额补助,乡镇街道学校从原来的 30%左右(350元平米)提高

4、到现在的80%与50%。另外,近几年来补助偿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负债,共计补助偿还教育欠款达5亿左右。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全市新建学校 13 所,竣工建筑面积 31.5 万平方米,总投资6.44 亿元;完成老校改造项目31个,竣工建筑面积11.90 万平方米,总投资85 亿元。实验中学、江南中学、大源中学、场口中学、新登镇中、富春六小、富春七小、鹿山中学、东洲中心小学、常绿镇小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新建、改建和回购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15 所),启动市职教中心、新登镇二中、高桥受降初中“二并一”工程等项目建设,目前在建的项目共计有 41 只,建筑面积达16.06 平米,投资

5、额达7.9 个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的最突出特征,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市新一轮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初中实施区域性”的发展思路后,迅速建成富春三中、新登镇中、场口镇中、东洲中学、新万市中学、鹿山中学、环山中学等区域性初中,由原来47所初中整合为19所,教育资源整合,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办学,搭建了教育质量竞争平台,打造初中教育质量新高地。为理顺管理体制,从201X年起,全市初中学校管理体制,从乡镇街道为主管理调整为以市直属管理为主,进一步加快了区域性初中办学的步伐,增强了初中阶段学校可持续发展原动力。另外,统筹协调城乡教育举措有力,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

6、与互助共同体”建设,建立名校集团8 个,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14个;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公用经费倾斜性补助政策,扶持小规模学校正常发展;建起了五类困难弱势群体的教育帮扶机制,发行了全省首张中职资助专用银行卡阳光助学卡,建立较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四)学前教育进一步提升。201X年,我市提出了“市学期教育强市”的创建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创建动员会,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创建责任状,在大家的努力下,201X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市学前教育强市,所有的乡镇(街道)创建成市学期教育达标乡镇(街道),16 个乡镇(街道)创建成市先进乡镇(街道)。开展学前教育专项整治,整合与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共37家,通

7、过完善幼儿园级类管理和强化园本教研活动,引导和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及 4个配套文件,“1+4”一揽子学前教育新政的实质是解决了学前教育本原问题,即追求普惠性、公益性与公平性,明确了学前教育今后五年与十年的发展目标;落实了学前教育“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房办事”与“有章理事”的问题。(五)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高。完成“十一五”期间的校长提高培训,第二期小学学科带头人研修培训,省、市、市三级“领雁工程”培训,启动中小学德育高级研修班,承担市首期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全面开展教育部微软(

8、中国)“携手助学”百县学科教师培训工程。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合格学历分别达到了99.90%、99.96%、99.71%、99.09%,其中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到 66.15%、88.50%、89.80%、43%。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目前全市拥有省特级教师 10名,市名师培养人选9 人,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18 人,市“135”优秀中青年培养人才36人,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29名,市名校长培养人选12人,市级名校长 21 名。还涌现了一批师德高尚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

9、提升。学前三年净入园率达到96.5%,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5.23%以上。其中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5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巩固率均为 100%,优质教育覆盖率达70%以上;初升高比例达99%,优质高中招生比例达到90%。高考成绩稳步攀升,高考第一批上线人数万人比稳居地区各县(市)前列,连续 8年居地区第一,五年来共有33名(未计201X年)学生被清华、北大两大名校录取。今年高考上第一批次学生有 867人,上线率为20.22%,超第二名萧山 3个百分点,更为可喜的是这次高一与高二市统考成绩也全面居地区第一名,按高考模拟一本比较,高一和高二文科、高二理科模拟重点上线率均居第一,二本

10、模拟情况除高二文科第二外,其它高一与高二理科二本上线率均居第一。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整体提升,2所职高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成人教育年培训量大幅度增加,并实质性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基本满足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继续教育需求。(七)安全保障进一步稳固。我市一直以来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早在 201X 年就创新学生接送车管理模式,出台市中小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X 年在我市召开全省学生接送车管理现场会。市教育局和市卫生局每年定期联合开展四次学校食品卫生大检查,全市学校食堂管理推行“五常法”,规范学校食堂管理。2

11、01X年,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投入校园安保专项经费201X余万元,专门用于学校(幼儿园)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配备教育专职保安近500 人,配足配齐了橡胶警棍、钢叉、钢盔、防割手套、催泪喷雾器、长棍、盾牌、武装带等8 种安保器械,建立完善了一套由校(园)门口与公安联网的动态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内视频监控系统和红外入侵报警系统以及与公安联网的手动110 报警系统组成的校园电子安防系统。(八)小班化教育进一步推进。我市从 1998 年开始小班化教育教学探索、实践,并于当年在新登镇小开始试点。201X 年公布首批小班化实践学校,目前止已有 604个小班化教育班级,占全市小学总

12、数的 61.54%。推进小班化教育特别是农村小班化教育适合我市农村生源锐减、办学条件改善和投入逐年增加的实际情况,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不足,促进了农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年来我们在城区也推进了小班化的偿试(永兴小学和六小)和班额的控制,这也是很不容易的(班额从 60 人左右控制到 50 人以内)。二、“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1.处理好均衡与优质的关系。只有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形成“水涨船高”的效应,优质教育有发展的基础。强调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把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拉下来,而是“填谷造峰”,把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提上去,追求共同发展。强调

13、教育均衡发展,决不是搞教育发展上的“平均主义”,而是要采取策略缩小发展差距,让后进迎头赶上,让先进更加充分发展,不断实现教育发展的更高层次均衡,形成区域协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整体发展格局。 总之,我们要多采取措施,多做点“补短板”的工作。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世界各国在追求教育机会平等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面临着一个久已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样入学或受教育的机会并不等于受教育者能获得同样的教育效果,伴随着教育的公平而来的往往是教育标准的降低,质量的滑坡,教育效率的下降。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公平和效益的关系。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改革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14、,我们必须遵循“以公平为基点兼顾效率,在普及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原则。必须首先保证普及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学、升学,要采取特殊的照顾倾斜政策,推进教育公平,在此基础上适度发展重点教育、重点学校,满足社会的多层次需要,逐步提高教育基本质量。不能一味地为追求效益,把最大的投入、最优的师资、最好的政策给优质学校。3.处理好规模与特色的关系。多样化、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高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特征。强调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化办学,标准化设置,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上的整齐划一发展,也不是要搞“千校一面”、“万校一色”,而是追求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

15、元化、特色化发展。随着学校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给每一个孩子留下个性和特长的发展空间,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更应如此。三、“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要继续做好 10 件重点工作。1.创建首批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市)。省教育厅已将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市、区)认定条件报省委省政府审批,下一步将作为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工作抓手。教育在省内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我们要以创建首批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市、区)为目标,以“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为一级指

16、标要求,在经费保障、教师保障、资源保障上下功夫,遵循教育规律,提升执行力、公信力、影响力,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弱势群体教育保障发展,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注重学校安保工作,改革育人体制,增强办学活力。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力争在201X年前创建成为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市、区)。我们创省教育现代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继教育强市后争取拿到新时期教育方面的综合荣誉招牌,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更是以此创建为载体,制订出台促进我市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与举措。加大投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根据今年6 月8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确保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确保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核定比例(省 201X年到 21%);确保市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例高于现有水平,力争逐年提高;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比例高于同期本市生产总值增长比例。同时,要坚持勤俭办教育,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