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33833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6 页)2008 湖北省宜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 试 题(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分汉字、阅读、写作三部分 卷面分数 120 分 考试时限:150 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 对准题号。交卷里只交答卷。自然篇汉字(10 分)一、写字( 4 分)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所谓“临” ,即在字帖外用纸临写;所谓“摹” ,即在字帖上直接蒙纸描摹。但“临” 、 “摹”各有长短,正如古人所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 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请将古人这句话正确抄写在答卷的书写格子里。 (2 分)2中国

2、书法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书法精品。其中,东晋书法家 的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2 分)二、识字( 6 分)3查字典,给下边文句中的两个加点的“落”字分别注音。 (2 分)只顾低头采撷落(1) 叶的人,脚步就会落( 2) 在季节的后面。4请给“日”字分别增加一个笔划,组成不同的四个汉字。 (2 分)5请在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花”意思相近的字。 (2 分)(1)落叶满空山,何处觅芳迹。(2)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清风朗月,落英 缤纷的美的境界。自然篇阅读(50 分)一 自然之风物( 8 分)观 月 (有删改)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 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

3、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1),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6 页)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2)童隶(3)而登焉。沙之色正黄(4),与月相 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 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注释:(1)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 积而成的小 岛。(2)尽却:全部退去。(3)童隶:书僮仆役。(4)正黄:纯黄。6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的大意。 (2 分)7解释文中

4、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 (2 分)8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段中的原话回答。 (2 分)9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请写出这个词。 (2 分)二 自然之灾变( 10 分)地震 (有删改) 佚名地震 是大地的振 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 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 动 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地球的 结构就像 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 层是“ ”地核;中间是“ ”-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震一般 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5、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 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 层( )、( )、( ),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 度小于 70 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 70300 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 300 公里的地震 为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 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可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 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 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 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 2.5 级的地震叫小地震, 2.54.7

6、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 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 每相差 1 级,地震 释放的能量相差 约 30 倍。比如说,一个 7 级地震相当于 30 个 6 级地震,或相当于 900 个 5 级地震,震级相差 0.1 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 1.4 倍。10请你根据第段加点句子的提示,在后面的引号内填充相应的词语。 (2 分)11请将“错位” 、“变形” 、“断裂”三个词恰当地填充在第的括号里。 (2 分)12请你根据第段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 。 (2 分)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6 页)13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记载过一次地震的经历,其中写道:“某处进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

7、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结合上文的相关知识来看,你认为蒲松龄当年所经历的地震属于什么类别的地震?(2 分)14这次汶川大地震,使无数同胞失去了生命,国人无不为之哀痛。请在下列挽联中任选一则,并填充完整。 (2 分)(1)九州山河凝血泪/ 。(2)月缺,月圆,生命之星先后陨落/ , , 。三 自然之人生( 8 分)特 质 (有删改) 尤今第一次光顾他的牛肉面,便 领略了他可爱的幽默感。我对他说:“老板, 请你给我三碗牛肉面。 ” 他伸手敲了敲摊子上那块木板, 说:“ 你说得对,这块板,的确老。 ” 这个牛肉面摊,坐落于锦茂区。经营它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瘦削的丈夫煮面,丰满的妻子捧面,两人合

8、作,融洽无比。最近,添了个小宝宝,也带到摊子上,夫妻两人忙碌地煮面捧面时,小宝宝便踢脚吮手,自求多福,一家三日乐陶陶。 很欣赏那瘦子煮面的方式。不管有多少顾客在等,他 绝不 “粗制滥造”, 总是一碗一碗“细雕慢琢”地煮。他先把面和豆芽搁进碗里,然后,把切成细片的牛肉( )在网状的构子上烫。初熟,便一片一片地( )在牛肉面上, ( )上自制的 浓酱,再( )一撮切碎的咸菜;( )上金黄的油葱和翠绿的青葱,五色 纷陈,令人一看便食指大动。 瘦子脾气极好,有时,食客盈座,他双手如轮,不停地 转,做得汗流使背,可是,在这种叫人目眩的忙碌中,他依然脸带笑容、不温不火。看到小孩子,他还会忙里偷闲,以俏皮的

9、话儿逗弄几句,惹得大人小孩全都乐不可支,胃口大开。更难得的是:他记性极好,谁的牛肉面不要放青葱、不要下豆芽,谁的要多一点咸菜、多一点油葱,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只要光顾过一两次,再去时,他便会朝你咧着嘴,笑嘻嘻地说: “你的,不要豆芽,对吗?” 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是,在他身上,我却看到了许多闪烁生光的特质,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一 项“ 特质”,是他十年如一日那种“敬业乐业”的精神。 15作者用、段的对话来表现面摊老板很有幽默感,你能试着分析一下这句话为什么幽默吗?(2 分)16请将下边的动词恰当地填充到第段的括号里。 (2 分)放 摆 撒 淋 抓17第段加引号的“粗制滥造”和“细雕

10、慢琢”在文中的特殊含义是什么?(2 分)18除了“敬业乐业”的精神之外,作者还从这个面摊老板的身上发现了“许多闪烁生辉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6 页)的特质” ,请试举一例说说他身上还有什么“特质” 。 (2 分)四 自然之季节( 9 分)(有删改)林语堂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 时光,充 满了早秋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此一段时光里,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的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主有的那宝贵的刹那;不是如何去虚掷精力,而是如何蓄存这股精力已备寒冬之用。这时,感觉

11、到自己已经达到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获的,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 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里的 树林里, 虽没有夏季的茂盛葱茂,但是所据有的却能经时而历久。我爱春天,但她太年轻。我爱夏天,但她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因 为秋天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其实金黄色的丰富并不代表春季纯洁的无知,也不表示夏季强盛的威力,而是表示老年的成熟与蔼然可亲的智慧。生活的秋季,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因为知道生命上的极限,在丰富的经验之下,才有色 调儿的和谐 ,其丰富永不可及,其 绿色表示生命与力量,其橘色表示金黄色的满足,其

12、紫色表示 顺知天命。清晨山间的微风扫过,使颤动的树叶轻松愉快飘落于大地,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欢快的歌声,还是离别的眼泪。因为是早秋的精神之歌,所以有宁静、有智慧,有成熟的精神,向忧愁微笑,像 欢乐爽快的微风赞美。19细读全文,用恰当的词句给这篇文章命题。 (2 分)20本文表面上是在谈秋季,实质上是在谈人生。所谓“早秋的精神”,你认为是指什么年龄段的人的精神?(2 分)21你认为“早秋的精神” 中有哪些积极可取的地方?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三个关键词。 (3 分)22作者说“无人确知落叶之歌,究竟是 欢快的歌声, 还是离 别的眼泪” 。请你针对这个人生难题,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分)五 自

13、然之意境( 15 分)诗意山水 (有删改) 佚 名我一向固 执 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 诗 、宋 词、元曲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 张旭等震烁古今中外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6 页)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 绘画中,张扬魅力。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 绘画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 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 枫

14、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 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 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 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 ,北疆山水的 ,西域山水的 ,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 旷神怡。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的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 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 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 进江湖,寄情山水

15、,托志万象,逍遥去也。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 伟岸强劲 ,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 ,水的 ,水的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 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呤,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 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 传奇色彩。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因李白偶尔一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而成为名胜;而绍兴城南一处普通的私家园林,因陆游遗恨千载的 钗头凤和沈园诗,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 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为快;最典型莫过于岳阳楼,一楼何奇?却因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腾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 必醉” 而声名大噪。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淫和提升, 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 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