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731411 上传时间:2017-07-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7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秦: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 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 ”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 ”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 ”又引易纬乾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 ”孔颖达:“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易:宇宙形成过程中“未见气之前”的阶段。与易传中的太极, 老子中的“浑成”含义相近。 列子

2、天瑞篇:“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

3、,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俾同,尽乃弃矣。 ”春秋时晏婴继承发挥之,认为五味相和,方能成为美羹,进而提出君臣关系应该和而不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 ”(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以和同推及人伦关系,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五行相杂说:西周末期太史史伯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这句话表达了单一的东西不可能组成大千世界的思想。史伯还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所谓和,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 ,即是不同的“实”之和合、统一,所谓“同” ,即指相同的实之简单相加或同一。

4、他反对“去和以取同” ,因为“若以同禆同,尽乃弃矣。 ”另外,史伯还提出了一系列命题,接触道对立统一的思想,他从“和无味以调口” 、 “和六律以聪耳”等经验出发,提出“声无一听” , “物无一文” “味无一果”等命题。五行相胜说:春秋时期,五行相杂说向五行相胜说转化。晋太史史墨说:“火胜金,故弗克。 ”“水胜火,伐姜则可。 ”这是认为五行之间有互相制约的关系,而不仅仅满足于五行之间的差异关系。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

5、其勤,民忘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五行相生说: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识到五行相胜说的不足。孙武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毋常胜。这样就否定了五行之间单一的制约关系。 墨子贵义中已经有青、赤、黄、白、黑的无色排列,这和与之相配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序列完全符合。以后, 管子 、 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相生说更臻完善。五行生胜说:战国后期,通过讲春秋末期的五行相胜说与战国初期的五行相生说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形态的五行生胜说。邹衍是五行生胜说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运 、 五德终始说 ,就是分别论说五行相生和

6、五行相胜的。五行生胜说是先秦五行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中生意味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胜意味着互相对立的关系,生胜论中已经含有独立统一思想。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 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 “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 (遗书卷五) 。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 ”(正蒙注太和篇 )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 )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韩非

7、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 ”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 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者为恶人。 ”(遗书卷二十二上)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 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后据此概括为“诸子百

8、家” 。性无善恶论: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 孟子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也。 ”认为“生之谓性” , “食色性也。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北宋王安石以情论性,认为情是可善可恶的,而性则是无善无恶的。 “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 ”王守仁也认为性无善无恶, “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 ”还提出“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恶,是谓至

9、善。 ”三名:指正名、倚名和无名。 经法论 “三名察则尽知情伪而不惑矣。 ”“正名位而偃” ,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倚名法而乱, ”名不正则法乱;“强主灭而无名, ”刚愎自用,主亡而无名。所以主张正名, “谨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 ”五德:1.五行之德。战国末期邹衍指水、火、金、木、土的天然德性。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的观点,解释历史上王朝的更替。2.五种德性。儒家指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朱熹注曰:“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 ”孙子兵法计篇指将领具备的五德,分别为智信仁勇严。五德终始:亦称五德转移,邹衍创立的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 史记

10、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认为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为我:杨朱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韩非子显学:“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 。其特点是“轻物重生” , “不以物累其形”(淮南子氾论训 ) 。认为天下大利,亦为身外之物,胫之一毛,却属己之形体;能尊生,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把道家养生理论推到极端。 列子杨朱引其政治主张:“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心术:管子篇名,分上下篇,上篇前经

11、后解,下篇与内业篇多有重复,为战国时期稷下学士著作,一说为宋趼、尹文派遗著。所谓“心术” ,有双重含义:既是指心认识道的方法和途径,又是指君王驾驭、控制群臣的方法。认为“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 。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 。提出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强调要排除主观成见与嗜欲,如实地观察客观事物。所论“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 ,反映了道法融合的趋势。精气:指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 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管子内业:“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还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

12、圣人。 ”后来思想家一般把精气看作是一种构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东西。王充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戴震原善绪言下:“知觉者,其精气之秀也。 ”法先王:先秦一种法古的历史观点。即要求效法或遵循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或制度。代表性的观点有:“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见商君书更法 )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也。 ”(中庸 ) “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 )等。荀子也批评过惠施、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批评子思、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 。 (荀子非十二子 )周易:易:1.周易的简称 2.指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原则。 易系辞上:“易有太极,

13、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3.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东汉郑玄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4.邵雍观物外篇:“神者,易之主也;易者,神之用也。 ”5.王守仁传习录下:“良知即是易。 ”一致百虑: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唐孔颖达疏:“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有百种,必归于一致也。 ”开物成务:易传作者谓圣人用易经揭示事物的真像、确定事务的方法。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唐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 ”程颐易传序:“易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

14、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 ”天尊地卑:语出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晋韩康伯注:“天尊地卑之义既列,则涉乎万物贵贱之位明矣。 ”易传用阴阳、刚柔之相摩、相荡,说明宇宙之发生、变化是天高上、地卑下,以示人事之尊卑贵贱。三材:指天地人,又指天道地道人道。 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 ”张载横渠易说说卦:“易一物而三才备: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之人。

15、”2.指形、气、神。邵雍观物外篇:“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八卦:亦称经卦, 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名称是: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 (图自己画) 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占卜, 易传认为,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下 ) 。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六爻: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卦画的基本构成。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皆两卦相重,故有六爻。其位次自下而上,分别标以“初” 、 “二” 、 “三” 、 “四” 、 “五” 、“上”之爻题。上两爻象天道之阴阳,下两爻象地道之柔刚,中两爻象人道之仁义(见说卦 ) 。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易系辞上 ) ,谓其变动象征着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动。爻:1.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有“一”和“-”两种。 “一”是阳爻,爻题中用九表示, “-”是阴爻,爻题中用六表示。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可得六十四卦。 易系辞下认为,爻的图像是仿效天下万物变化运动的产物,故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唐孔颖达疏:“谓每卦六爻皆仿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