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239064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报告范文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提要: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及时成立、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房 地 产 e网 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仙景社区位于晋江南岸,辖区面积0.642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1132人,分为四个居民小组,302户、现有党员34人。幼儿园1所。社区工农业平均年产值1360万元,人均收入9200元,社会治安安定、稳定,“五好家族”、文明居民、文明户达85%。 仙景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

2、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努力构建领导有力,管理有序、文明诚信、和谐友爱、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文明社区。 受到的表彰:2017年被泉州市司法局、民政局授于“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居”;1996年-2017年连续三次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于计划生育合格社区;2017年1月被鲤城区委、区政府授于20172017年度文明社区;2017年2月被鲤城区委、区政府授于20172017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6月被鲤城区委授于“五个好”社区

3、党组织;2017年9月被鲤城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组,授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社区;2017年2月被鲤城区区委、区政府授于“政法、综治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8月被鲤城区环保局、区文明办、区社区办授于“绿色社区”称号。一、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政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等,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广大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 2.创建思路清晰,创建目标明确

4、。社区党支部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创建指导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将形式多样创建工作作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提高社区各项工作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有力契机。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3.领导班子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领导班子严格落实干部走访制度,深入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大力实施诚心为民、真心富民、衷心安民、精心育民、尽心乐民的“五民工程”,及时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多办实事,通过实地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并集中整改,全力解决了包括社区停车难、进出江滨路不方便等

5、问题,受到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4.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及时成立、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周密细致的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明确职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社区党支部强化责任,采取社区书记总体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业务专干具体干的工作机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包干到人的层层问责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二、改革社区经济结构,繁荣社区经济 1.发展集体经济:投建集体工业厂房及配套宿舍楼9000平方米,引进企业在我社区落户,壮大集体经济。 2.通过引进企业落户,增加了广大居民的就业机会,发

6、展第三产业带动社区经济的增长,带动仙景社区房屋的出租,增加社区居民的收入。 3.充公发挥我社区区域优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进新品种,加强蔬菜的更新换代,对现有的“仙景金瓜”进一步推行科学管理技术,真正达到增产、增收,提高居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三、坚持为群众多办实事,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感召力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社区道路硬化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25%。 1.建设有社区体育公园4000平方米,灯光球场、老年人活动三场,健身路径及公园绿化,集体育、健身、休闲为一体的休闲场所,改善居民生活娱乐环境。 2.对进社区

7、桥头环境进行整治,建设桥护栏及土地硬化、绿化、安置“原石”社区标志。 3.对社区“莲池”进行回填,利用回填地建设社区休闲场地、健身路径及绿化。 4.针对群众反映的社区通往江滨南路道路问题,建设由繁荣路至江滨南路公路一期工程,道路硬化3500平方米。新建60公分排水排污暗涵460米,对公路二期工程土路进行整治填平,方便社区群众进出江滨南路。 5.对社区居住区道路继续改造,硬化道路1500平方,建设仙景东路边停车场。对赞成厝后龙眼树下,投建文体活动场所,健身路径及绿化,进一步缓解社区停车难问题。 6.建立一支4人专职环卫队伍,购置环卫设施,对社区环境实行全日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袋袋普及率达

8、100%。对三个三化公厕实行专人保洁、专人消毒,对卫生保洁员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文明创建活动为契机,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横幅、黑板报、宣传专栏、宣传画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及社区居民文明公约等内容,并利用老人下一页 房 地 产 e网报告范文仙景社区度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提要: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及时成立、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房 地 产 e网 学校、法治学校、家长学校、文化休闲广场、社区图书室等

9、教育阵地和载体,采取课堂授课、专题讲座、座谈、观看电教片、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居民进行政策法规、医疗保健、科普知识、消防安全、创业知识、社交礼仪、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摈弃一切不文明陋习,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使文明意识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道德修养,使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社区通过积极组织竞赛活动,建立评选公示制度,定期表彰先进等形式,将“平安家庭”、“和谐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抓好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注意搞好家庭美德教育,形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激励机制。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0、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五、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区管理工作制定两委成员责任分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艰苦创业、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开展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活动,完善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发放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每人每月100元。免费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居民医疗保险。使老年人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组建外来员工活动中心,深化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为孤寡老人、优

11、抚对象、残疾人及困难家庭解忧愁、送温暖、献爱心、移风易俗,无封建迷信活动、无聚众赌博、铺张浪费、重殓厚葬等现象发生,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网络健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工作。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认真落实市、区、街道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认真落实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组织社区治安巡逻队伍,进行夜间巡逻,保证社会治安的稳定,社区设置有警务室,调解室,巡逻室及各项硬件,配备了公安网专用电脑,顺利通过了区公安局对二类警务室的验收,切实把警务室作为基层工作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认真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努力营造团结和谐

12、的政治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认真加强以治保会、调委会和治安巡逻队为主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广泛开展“警务联络员”、“综治信息员”、等各种形式的联勤联防活动,创建固定电话平安联防户达90%。免费为居民及流动人口安装摩托车、电动车防盗暗开关。把治安管理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生活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开展了各项综治宣传月活动、积极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几年来,未出现特大刑事案件,集体上访事件和民转刑案件。 积极配合区、街道、派出所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清查活动对出租户、流

13、动人口进行清查,对查出违反流动人口顺利实施办法的情况,责成加以改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及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党支部、居委会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调委会负责日常工作,加强协调和督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治保会、调委会、司法调解联络员的积极作用。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措施紧跟上”,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 利用社区广播、宣传栏、横幅标语、会议、黑板报进行了广泛宣传,面向辖区企业及居民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安全防火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

14、月”活动,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群众依法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动员全社会更加关心支持、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 七、社区教育工作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搞好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做好不出现一个溜生,掀起学习文化热潮,奖学奖教,鼓励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改善教育环境,提高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利用街道举办的学习班、农函大学班,增加学习技能人数,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水平。 八、文化健身活动 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建设有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体育公园、社区健身房等文体阵地,组建社区腰鼓队、印尼舞、健身舞蹈队、南音队、什音队、篮球队、老年人三球队伍、拔河队等文体队伍,开展健身舞蹈队、老人门球队、汽排球队等队伍的日常健身活动,并结合节庆经常性组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传承百年的社区什音(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织民间艺人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种民俗表演,使这项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发扬光大。 房 地 产 e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