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215310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馆藏文献资源建设(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部 郭淑玲 2009-06-05,一、采访工作在图书馆的地位,作为社会分工产物的图书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选择、搜集、整序、收藏各种文献为己任,向社会提供以文献为基础的信息服务。随着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形式发生了许多改变。,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与整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纸张印刷型文献到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再到机读电子型文献,图书馆一直以其全面、丰富的收藏承担着各种社会文献管理的任务,成为了社会文献交流系统的枢纽和中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经济管理系的施瓦兹博士曾经查阅比较了因特网和世界三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公

2、共图书馆和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在若干专题上拥有的资料情况,发现因特网上所提供的资料从内容到范围都远不如图书馆丰富。由此可见,图书馆对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已形成了特有的社会分工,是别人难以替代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仍然非常重要,必须加大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丝毫不能削弱信息资源建设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以拥有物理实体形式的文献资源为目的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所有服务工作的基础,当然也应该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础。,二、数字资源采访和传统资源采访的关系,我们很难泛泛地用“以谁为主”或“两者并重” 这样抽象的

3、说法来描述这种关系。因为不同的图书馆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他们的性质、任务不同,读者需求不同,基础和条件不同,因而在处理传统文献和数字文献采访的关系时,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不同的选择。,当然,在图书馆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安排数字信息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采访比例的时候,我们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循。这些原则主要是:,需求导向的原则协调互补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1)需求导向的原则,图书馆采访数字资源首先是为了服务于本馆的性质,服务于本馆读者,而不是为了赶时髦,更不能盲目追求数字资源的数量,以此炫耀图书馆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在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美国,据美国图书馆杂志报道,2001年,美国高校

4、图书馆的经费大多数仍是用于购置印刷型文献,仅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所属120多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就要花费6亿美元来买印刷型文献。可见,纸本书刊将继续占据图书馆的大量书架。,经过几年的发展,电子出版物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用户对数字文献的使用也逐渐熟悉,到2006年,为了适应用户的需要,图书馆对电子文献采访的经费比例有了较大的增加,但仍然在全部采访经费中只占到小部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只占1/4;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占1/3;中国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更是只有67%。可见,传统文献的采访还是采访工作的主要内容。,(2)协调互补原则,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不是要在图书馆已有的馆藏体系之外另外再建

5、设一个独立的馆藏体系,而是要通过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使已有的馆藏体系更加完善。也就是说,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传统文献资源的建设必须进行协调,成为互为补充的一个整体。,对那些学术性强,利用率高的核心期刊,可以既订印刷版,又订电子版;而电子期刊制作发行有一定的时滞,所以在订了这些期刊的电子版后,仍应该允许它们的印刷版继续保留。,相反,对那些利用率很低却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期刊,可以只订电子版,不订印刷版;而对那些学术性不强,利用率却较高的期刊,则只需订印刷版,不订电子版。,对于检索型、工具型的文献,由于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参考、检索,电子版具有比印刷版更大的优势,就应该优先订购电子版。对一般的图书,电子

6、版阅读反而不方便,所以印刷版仍应该是主流馆藏。,(3)成本效益原则,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是信息资源建设一项基本的经济法则,在处理数字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采访的关系时,也必须遵循这一法则。具体来说,就是要考虑数字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的价格/信息量之比。,当某一数字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全部或大部为本馆所需,且价格又比订阅这些内容的印刷版文献的总价格低或接近,就应该选择数字资源;反之,如果该数字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大部分是本馆不需要的,而价格又高于购买等量信息内容的印刷型文献,就没有必要购买这种数字资源。,三、关于馆藏文献的政府采购,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采访有了更多的便利

7、,选择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近年来科研院所图书馆、大型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增加了很多,成为图书市场的大买家,引起了图书发行商的充分重视,他们开始专门针对图书馆提供各种服务,给图书馆带来了很多实惠。,为了规范图书馆的文献采访行为,现在许多图书馆都实行了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优点在于:文献采访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合理,消除了文献采访工作中的各种弊端。,通过招标,图书馆可以获得更多的价格减让和更好的服务;可以选择资信优良的代理商,扩大了选择的范围;图书馆与中标商签订采访合同使图书馆与书商间的合作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图书馆的合法权益。,政府采购又可以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

8、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等形式。,政府采购能否成功,文献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通常情况下,图书馆在有限资金的制约下,折扣多少往往是各图书馆选择书商的首要条件或唯一条件。,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书商们竞标时给出的折扣价格都是均价,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专业图书发行量小,书商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利润,一定不愿以均价配送给图书馆,这就必然会造成图书馆所需文献的缺藏,直接影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显然,书商折扣给得越多,对图书馆所需文献的到货率影响就越大,图书馆采访质量就越难得到保证。,四、本馆文献资源现状和采访原则 本馆文献资源现状 本馆采访原则本馆采访要求本馆采访具体规定采访中的困惑,(1)

9、本馆文献资源现状,图书馆通过以“纸质文献为基础、电子文献为保证、共享文献为补充”的三级文献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材料、化工、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为重点的文献资源体系。,年进新书量达到10万册左右;年订现刊数达1300余种;多媒体资源及声像资料每年增加40005000件。本地镜像电子图书累计52万种,硕博论文20万多篇、会议论文22万篇、国家标准25.9万篇;,自建馆藏中外文书目数据库,钢铁冶金文献数据库,建立了随书光盘系统和多媒体光盘系统,建立了教学参考书系统。开展了与省内外信息服务机构及兄弟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网上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实现了部分文献

10、资源的共建共享。,(2)本馆采访原则,建设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学科专业为重点,兼顾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课外阅读需要的藏书体系。注重收藏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大型工具书和外文原版图书。,(3)本馆采访要求,熟悉本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重点学科、硕士点、重大科研项目基本情况等;全面收集各专业尤其是新增专业的教学计划,每学期的课程表、教材目录,及时了解使用教材的变更情况;,处理好品种与复本,校本部馆与东区馆资源布局的关系,经常对出版动态、馆藏情况、读者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具体措施包括:,1. 不定期召开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会议及读者座谈会,征求对藏书建设的意见,请委员和有关老师协助选

11、书,提高选书质量。,2. 通过发放到流通阅览第一线的读者荐购意见簿、汇文系统的网上荐购及图书馆网页上的“读者留言”了解读者需求。,3. 利用汇文系统了解馆藏图书利用情况和流通历史;了解馆藏期刊、电子出版物的使用情况。,4. 通过上网、书市、各种书讯等广泛收集全国重点出版社的新书目、推荐书目和获奖书目,参考各书讯上图书销售排行镑及市场分析,及时掌握出版动态,保证优秀图书的收藏。,(4)具体规定,复本控制比例控制,复本控制,“多品种,少复本”: 平均复本3册左右;公共基础课辅导书10册左右, 专业基础课辅导书5-10册(特殊情况可例外);专业用书2-3册,文学作品、传记类图书4-6册;大型工具书原则上只购1册(套)(毕业设计用手册例外);影印版外文书1-3册;外文原版书1册(特殊情况可例外)。,比例控制,自然科学类图书占40%左右、社会科学类图书占60%左右;文学类图书控制在7%左右;昂贵图书的购买须经馆长批准。,(5)采访中的困惑,虽然国内图书出版量在迅速增长(年增速在610%),可是反倒觉得文献采访更难了,原因如下:,出版内容趋于低俗化学术(尤其是科技类学术类)图书出版比例减少选题雷同,出版跟风严重教材、教辅占据出版资源半壁江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