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201820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丽水市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丽水市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丽水市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丽水市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江省 200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语 文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温馨提醒:1全卷共五大题,23 小题,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座位号并在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3本卷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水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一、卷面书写(共 3 分)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评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记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春日的秧苗 yn(1)育着农 人的希望。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

2、受着秋日的ku( 2)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 齿开合间 透着一种惬意。而倦 懒耕耘的人们则 n (3)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 对歉收,懊悔那些 hun(4)废的岁月。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付出汗水。2.古诗文默写。(7 分)(1)烽火连三月, 。(杜甫 春望)(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 ,可以为师 矣。( 论语 为政)(5)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曹刿论战)(6)现已 74 岁高龄的钟南山,曾在抗 击非典中主 动 请 缨 ,无私奉献。今年,当甲型 H1N1流感来袭时,他又挺身而出

3、,勇挑重担。我们可以用“ , ”这样的古诗句来赞颂他。3.名著阅读。(3 分)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 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 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 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 ”,这 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1 分)(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2 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6 分)为迎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2009 年 6 月 13 日,班级开展了“走近丽水古建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

4、动。活动一 播放专题短片【解说词(节选)】我市古建筑遗产丰富,有布局合理、工艺精细、造型各异的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石仓村落古宅、庆元大济明清古民居,还有历史悠久的处州府古城墙、大猷街但城乡改建、风雨侵蚀 、火灾所殃、疯狂偷盗等原因使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同程度地遭到损坏。如历史上颇 雄伟的处州府古城墙, 现在能看到的 仅几十米。活动二 展评人物事迹武巧莲,普通市民,她风雨无阻地在老街巡查, 满腔热忱地投入文物保护工作。当听说一老屋的木雕窗户被盗走时,她迅速赶到 现场,追回文物交到了丽水市博物馆;当得知一个已列入保护的抱鼓石被人抬走时,她 带病寻找了 3 天才找回。人们说她是这个城市的良心,她

5、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是想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记忆。 ”毛传书,古稀老人,多年来不辞劳苦,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他最先奔走呼吁保护处州府古老城墙,曾 联名提案,挽救了被埋没的部分古城墙遗址;在丽阳门古城墙遭遇漠视,即将被拆除时,他多次直言力谏并发表爱惜无价之宝 等文章,促成了保留古城墙的决议尘埃落定。他说,做这件事是出于一种责任,古城墙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活动三 步入市民中间活动小组步入市民中间,宣传 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 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专题短片解说词

6、的内容。(2 分)(2)今年,毛传书老人将参加“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请你仿照示例的句式为他写一则推荐语。(2 分)示例武巧莲,老街文物的巡查者,她满腔热忱、风雨无阻,抒写了保护建筑文物的动人诗篇。(3)“活动三”中,当听到这位市民的话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2 分)三、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514 小题。(一)(14 分)外婆的小河 谢志强“前边有一条小河。” 外婆肯定地说。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媳 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

7、,她却像 头一回做那样新鲜、 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 洗菜、淘米、浆衣。“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 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 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 说早先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外婆 坚持道: “没错,是有条小河。” 我笑了,说:“外婆,我已在这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 ,水就会出来。”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但她仍说

8、:“是有条小河。 ”我不再跟她争 辩,我每天出入 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 大概该有条小河吧。”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 说:“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呢。” 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尔停水,会弄得我 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我便说:“ 那位老太太的家大概没有自来水,她到 邻 家去洗衣服。 ”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这种神情,说:“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我心不在焉地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

9、。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 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 应有关吧!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就似我孩提 时要偷偷 地去小河里玩耍。走过 七幢楼房,面前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一片片菜畦,绿油油的,十分醒目。果然,楼群尽头显出一条蜿蜒的小河,两岸的 树丛草丛将河面遮挡 得时隐时现,窄窄的河面 还漂浮着水葫芦之类的植物。可是,小

10、河就在我们眼前,静静地流淌,无声无息。外婆 乐了, 说:“ 是哦!” 我疑惑了:“这么多日子,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呢?”外婆慈爱地笑了。我好像重新回到童年的天地,她颇有权威地向我介绍这个世界。这时我疑心自己陡然衰退了,我那天真、我那好奇、我那敏感,似乎都消磨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之中。我惊愕了,原来真有这样的一条小河。而我,曾一直那么自信。11(选自精美微型小说读本,有改动)5.第节中,外婆为什么“肯定地说”前边有一条小河?请联系下文回答。(2 分)6.对于外婆说的那条小河,“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 分)7.从第、节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3 分)(1)“大概该有条

11、小河吧。” (2)“是哦!”8.第节对楼群尽头那条小河的描写,有什么用意?(3 分)9.这篇小说具有象征意味。根据对“小河”的理解,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3 分)(二)(13 分)鸟儿为什么歌唱从玉华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1924 年,BBC 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 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 资料。如今,人 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 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鸟儿 为什么歌唱?它 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

12、一部分用于音乐。 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 杂如同艺术品的 窝,而且一定要用 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按照达 尔文的物竞天择 理论, “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 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 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 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 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这一学 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 38000 只日本 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

13、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 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 鸟类特殊的大 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 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 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 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 鸟儿正是用 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

14、: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理论 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 诗歌来解 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 鸟儿 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 10 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的鸟儿 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成年金丝雀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 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 这跟人 类 18 岁开始脑细胞

15、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全世界有近 100 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 实验 室每年要杀死大约 2000 只鸟儿。“它低着头 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 ”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 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 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如今很多 动 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 许正如有人所 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 鸟儿为何歌唱?与我 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10.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3 分)11.第节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12.第节中“这些举动”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 分)13.第、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用?(3 分)14.“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 分)四、古诗文阅读(共 20 分)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 1522 小题。(一)(4 分)泛吴淞江宋 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 知我意, 时时翘足对船窗。【注】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15.诗中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