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201793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之我看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过欣赏音乐作品不仅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还丰富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我从以下几点谈谈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想法: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音乐欣赏素材二、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更好的领悟音乐。四、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培养幼儿音乐欣赏的综合能力。五、合理的指导音乐欣赏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关键词:

2、音乐欣赏 音乐作品 音乐 幼儿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精神上的彩色光和智慧的艺术学科,也是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而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不仅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还丰富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那么如何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通过我的工作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音乐欣赏素材。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欣赏音乐

3、是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所以生活经验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在音乐欣赏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是幼儿音乐欣赏的关键。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相吻合的作品是孩子接受欣赏内容的前提,教师在准备给幼儿欣赏某首歌曲或乐曲前,应了解幼儿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是否欠缺,如有不足要设法组织一些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啤酒桶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绘本,在幼儿欣赏啤酒桶和小老鼠这个音乐作品,我就提前给幼儿讲述故事,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情节情绪和想象力,然后再欣赏,这时幼儿接受就很容易;而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前,我结合常识课,让他们了解春天的相关知识,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

4、到了升华,想象力也充分发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选择音乐欣赏的乐曲时,还应了解幼儿自身发展水平与已有的音乐欣赏经验,分析乐曲本身的特点,如其在节拍、音色、节奏、乐句反复等特点,以决定乐曲是否适宜于幼儿欣赏。同时,为扩展幼儿音乐欣赏的经验,使之对音乐能有更全面、丰富的理解,教师应该选择多种的音乐素材,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比如如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歌曲,如打电话 我的好妈妈 ;选择音乐形象突出、角色鲜明的乐曲,如春天在那里动物狂欢节或自然界的声音;选择一些标题、性质鲜明,有一定内容情节的器乐曲,如红绸舞 土耳其进行曲 ;选择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如茉莉花 金蛇狂舞 ;另外还可以广泛选取幼儿喜

5、欢的乐曲,如让爱住我家 森林狂想曲等。有时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还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这是因为许多优美的作品较为成人化,更为复杂,幼儿是不容易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对乐曲进行认真、仔细的剪辑,使之重新组合成结构整齐简单曲子,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比如为了让孩子巩固乐曲段式 ABA,教师首先要倾听乐曲,然后对此做调整剪裁,使之成为较工整的 ABA三段式,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二、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法肯定和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接受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

6、创造的快乐。 ”宽松、和谐、温馨的环境能让幼儿大胆想像和自由表现音乐,因此要注意给幼儿更多的创造空间,使他们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品池塘里的小星星 ,在活动室悬挂出月亮、星星、白云、小桥、流水的图片,地上铺好地毯,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地毯上,进入活动。以景引入,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质量。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当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他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活跃

7、。所以音乐欣赏活动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因此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更好的领悟音乐。音乐欣赏是听觉的艺术,但单一的倾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们让幼儿不仅用口唱或用耳听,而且采用了故事、游戏、舞蹈、表演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帮助幼儿更好的领悟、理解、倾听音乐。1、用故事为音乐创设情境。音乐欣赏中将音乐题材编成具体、生动的故事形象,将故事与乐曲结合起来,既增强幼儿欣赏的愿望,又帮助幼儿尽快熟悉乐曲

8、的结构特点,与乐曲的内涵产生共鸣。尤其是图画故事书、绘本,通过绘画和文字的互动来讲述故事。它们所讲述的故事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故事的情节简单易懂,语言描述具体、生动、富有音乐感。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利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语言、画面是直接而又有效的方法,孩子仿佛身临其境,直接进入到音乐作品所展现的情境中。孩子在多感官的配合下倾听音乐,他们节奏感、力度感、速度感、音高感、音色感、结构感等都获得提升,同时孩子的音乐综合素养也会得以发展。如:欣赏星星和玉兔 ,根据乐曲的旋律和结构编成一个故事,在欣赏时我先请幼儿倾听音乐,然后告诉孩子在这首音乐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我讲述故事,再

9、次欣赏音乐时我提出问题:音乐中哪里像闪烁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哪里像玉兔跳起欢快的舞蹈?哪段音乐是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所以孩子们很快分辨出这首乐曲不同的乐段,感知到乐曲 ABA的结构特点,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2.游戏串联于活动之中。在欣赏具体的音乐时,为了帮助孩子感受乐句中的跳跃音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玩与该音乐相关的游戏,将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成一连串的游戏,在游戏中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所有游戏都完毕后,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口哨与小狗时,设计一连串的游戏,主人带着小狗出去玩,碰见了什么,玩了什么,幼儿自由想象,可以在边玩边学中欣赏音乐。

10、3.绘画、图谱等视觉的参与。图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作为视觉图象,符号是非常稳定,它可以让孩子反反复复地加以观察、欣赏。同时图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也较为广泛,如用图谱在唱歌活动中帮助记忆歌词;用图谱在打击乐中帮助掌握节奏,分配乐器等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通过绘制生动、形象的图谱,能让幼儿通过看图谱来理解乐句、乐段,感受乐曲的结构。如:欣赏池塘里的小星星 ,我让孩子边看图谱边欣赏乐曲,理解图谱、标记的含义,帮助幼儿掌握乐曲中不同的节奏,感知乐曲 AAB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结束部分音乐强弱的变化,让孩子感受到乐曲的优美,为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奠定了基础。4、运用多媒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多媒

11、体的运用使幼儿感受音乐更生动、形象、具体,幼儿的兴趣更浓,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愿望更强烈。如欣赏乌鸦和妈妈 ,根据音乐我制作了幻灯片,幼儿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听出音乐 ABC的结构特点。孩子能自己说出 A段的轻柔是妈妈在安静的孵蛋;B 段的欢快是乌鸦宝宝在学习飞翔、学习捉虫;C 段的舒缓是乌鸦宝宝在喂妈妈吃饭、照顾妈妈。孩子能积极主动的随音乐来创编各种动作,并在乐曲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使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爱妈妈的美好情感。5.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肢体语言在音乐欣赏的形式被视为一个有价值的音乐欣赏。利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既省

12、力又省时,而且幼儿易记又易学。虽然孩子的知识面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很好,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动起来。鼓励幼儿积极运用肢体语言,能有效地吸引其注意力。如,在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时,我让幼儿随着音乐打节奏利用孩子们好玩、好奇、好胜等特点,鼓励他们积极运用动作、舞蹈等肢体语言,能有效地吸引其注意力,增强了孩子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并能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四、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培养幼儿音乐欣赏的综合能力。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欣赏活动就是幼儿在感官的作用下逐步领悟作品的真正内涵。

1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孩子首先对音乐作品进行清晰、准确的感知,进而由感知引起相应的联想、想像和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1、倾听是音乐欣赏的前提。音乐是通过声音本身去表达它所要表达的内容的,那么对音乐的感受就要从倾听感知入手。通过倾听音乐,幼儿可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在对作品进行反复倾听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音乐印象,使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逐步深化,力求幼儿的欣赏能力向最近发展区发展。2、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是欣赏音乐的呈现。每个幼儿都有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音乐常能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孩子对音

14、乐感受就是他们根据乐曲的性质任意想象。在想象力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欣赏。因此欣赏音乐时不仅仅让幼儿使用听觉,而是要同时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形象。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首先是听音乐,然后在各种感官的作用下理解作品。如音乐作品狮王进行曲,一开始我就让幼儿欣赏两遍,让幼儿听一听、讲一讲,有个感官欣赏,他们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引导幼儿观看图谱,运用身体动作来创造性地表现作品内容和形象。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是在“动”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同时活跃思维,产生想象。五、合理的指导音乐欣赏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作品。欣赏活动是一种安静的聆听活动,它是在内心进行的。在上幼儿音乐欣赏活

15、动时,不是让孩子单纯的听或机械地模仿,不能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体验音乐,不能把自己对音乐的表达强加给孩子,禁锢孩子的想象。要仔细观察,适当给予指导,多采用启发式的语言,多提问、多引导,让幼儿感受音乐,借助音乐形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如音乐欣赏池塘里的小星星 ,在通过图谱感受乐曲后,我问孩子:你们感觉这首曲子有几段?(三段) ,这三段有什么不同?(前两段一样,最后一段和前面的不一样) ,图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反复) ,你听到这首曲子想做什么?让幼儿自己感受音乐,尽情谈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创造性的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这样,幼儿将情感、身体感受和思考融为一体

16、,激活想象、激发创造,更满足了表现自我的需要,愉悦身心!真正的音乐教育就是在于给幼儿以快乐和享受,重视幼儿学习过程的体验。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多听听、看看、想想、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和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内涵,让幼儿在丰富优美的音乐环境中,积极、主动、自主的学习,在音乐中体验更大的乐趣,获得创造智慧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力。总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一定要体现幼儿教育生动活泼的特性,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幼儿欣赏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使幼儿玩在其中,乐在其中,让音乐欣赏活动能够真正生动活泼地开展,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参与文献:1、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 2、黄山花:学术期刊学前教育研究 2006 年 8期3、陶小敏:幼儿园音乐启蒙与音乐欣赏 安徽教育 2004.05 期4、唐立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