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7201424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一、全省水资源基本概况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北与江苏、上海相连,西邻安徽、江西,南与福建相接,东临东海。全省土地面积 10.18 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省陆域地貌的基本特征。我省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 毫米2200 毫米之间,东部滨海平原为 1200 毫米1600 毫米之间,南部山区为 1600毫米2200 毫米之间。雨量分布特点是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降水主要集中在 4月7 月(梅雨)和 7 月10 月(台雨)。梅雨期降水一般情况强度不大,持续时间长;台风雨降水强度较大,常暴雨成灾,而台风影响

2、较少年份,又常出现干旱现象。全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 937 亿立方米,人均径流量为 2073 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径流量 2250 立方米/人。全省已建有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据统计小(二)型以上水库 3880 余座,总库容达 360 多亿立方米,为有效地防治水旱灾害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奠定了基础。二、全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我省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利面临许多新情况

3、、新问题,必须加以有效解决,以更好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的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杭嘉湖、宁波、舟山及温州、台州的部分地区城镇供水将面临着量和质的双重压力,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污染型缺水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平原河网地区较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亦比较突出。2、水环境恶化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将消耗更多的清洁水资源

4、,同时也将产生更多的污染水体。目前全省受污染的河流已较为普遍,沿江、沿海是我省人口和工农业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同时也是我省水体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区域。如杭嘉湖、温黄、温瑞等大部分地区水体严重污染,部分地区水网已不存在符合 类的饮用水达标河段;部分水库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些都势必加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3、水资源管理还不能适应现代水利的要求多头管水现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工程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运行,各有侧重,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

5、性。如省内一大批大型骨干水电工程仍然注重发电效益,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存在一定矛盾,未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由于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配置手段,有些地区和部门缺乏全局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进程,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4、水资源费太低和水的价格形式机制不合理,是当前水资源利用中重要的经济问题。三、水资源配置构架针对上述问题,要解决我省水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五个区域,即浙北的杭嘉湖地区,浙东的萧绍宁舟地区,台州的温黄平原,温州地区和浙中的永康义乌地区,现分述如下:1、杭嘉湖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杭嘉湖地区,土地面积 11637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11.4%;2001

6、年域内总人口 850万,占全省的 19%;GDP 总量为 1754 亿元,占全省的 26%。杭嘉湖地区可分为东部、西部两片,其中西部为山区、丘陵,水资源相对丰沛,拥有青山、赋石、老石坎、对河口等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型水库,水质良好,在建的安吉凤凰和规划的湖州老虎潭、长兴合溪等大中型水库,均可作为城乡水源地,因此,浙北地区的西部以及湖州市等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对不突出,该片的水资源基本可满足自身近期及长远的用水需求。杭嘉湖地区的东部为平原河网,河网纵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其水资源可从太湖和长江水源作为补给,故其水资源量原本并不匮乏。只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人

7、类活动的加剧和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欠缺,造成大量水体被污染,减少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地处平原腹地的余杭、嘉兴等地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嘉兴等平原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等更多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解决其污染型缺水和地下水超采所造成环境的问题已显得十分迫切。经多方研究论证,从新安江水库引水作为杭州和嘉兴地区的生活和重要工业供水水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新安江水库总库容 178 亿立方米,水质为类,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是极好的供水水源。根据调研,供水总规模为462 万吨/天(53.5 立方米/秒),其中杭州市为 35.5 立方米/秒,嘉兴市为

8、18 立方米/秒,日均引水量为 364 万吨/天 。引水工程输水距离 271 公里,输水线路全长 872 公里,工程静态总投资约 129 亿元。本区的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主要靠引用太湖水和河网水解决。太湖水质作为杭嘉湖东部平原的环境用水是很好的水源,应充分用好太湖水,造福杭嘉湖人民。2、萧绍宁舟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萧绍宁舟地区包括杭州市的萧山区、滨江区,整个绍兴市、宁波市和舟山市,土地面积 20224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20%;2001 年总人口 963 万,占全省的 27%;GDP 总量约为2200 亿元,域内有曹娥江、甬江二条较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分别为 6080 平方公里和 4518平方公里

9、,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 39 亿立方米和 32 亿立方米,曹娥江和甬江流域的上游均为山区半山区,下游为滨海平原,以曹娥江为界,分别为萧绍平原和姚江平原,该地区为我省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水资源的需求等分析,仅靠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尚不能满足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舟山和慈溪的水资源尤为短缺,必须从域外引水方能根本解决其资源型缺水问题。宁波、舟山:宁波现状全市年总需水量为 20.2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 6.8 亿立方米/年,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等用水 13.4 亿立方米/年。其水源主要通过水库直供和河网取水解决,其中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由水库直

10、供,目前主要由亭下、皎口、横山、四明湖等大型水库和东钱湖、梁辉、四灶浦等十多座中型水库直供,按 95%保证率时的供水量为 5.1 亿 立 方 米 /年 , 尚 缺 1.7 亿 立 方 米 /年;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等用水主要从河网取水,按 95%保证率时的供水量为 9.6 亿立方米/年。预计到 2020年,宁波市的用水总需求将达 25 亿立方米,其中水库直供水 11 亿立方米/年,一般水 14亿立方米/年。解决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的主要措施为继续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包括建设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和周公宅大型水库,溪下、葛岙、许江岸、双溪口、西溪等十余座中型水库。是引用曹娥江水资源。在曹娥江上游兴建

11、钦村水库可向宁波供应 0.8 亿立方米/年的优质水,输水至宁波亭下水库,距离仅 22 公里。解决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的主要水源是利用计划建设的曹娥江河口大闸,拦蓄曹娥江径流,可向河网提供 2 亿 m3水量用于农业和环境用水。舟山市是典型的以资源型缺水为主的地区,现状条件下,舟山市 90%(本岛 95%)保证率时的年需水量为 2.1 亿立方米,而相同保证率时的可供水量仅为 1.1 亿立方米;预计到 2020 年的总需水量将达 2.5 亿立方米。规划通过本岛和其它岛的水源工程建设,可使2020 年的供水量达到 1.5 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通 过 大 陆 引 水 解 决 。 大 陆 引 水 总 规 模

12、5立 方 米/秒,现已实施大陆引水应急工程,从宁波姚江引水 1 立方米/秒。不足部分水量可主要通过曹娥江水资源解决,其中生活用水等优质用水可通过钦村水库经陆地的供水管道和海上的“大陆引水工程”引至舟山,一般用水可通过曹娥江大闸经河网至姚江后引至舟山,以满足舟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萧绍区:绍兴的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主要由曹娥江流域以汤浦水库、长诏水库、镜岭水库为主的水库群供应,可供水量为 4 亿立方米,经分析能够满足绍兴市当前和今后对优质水的需求;杭州市滨江、萧山的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则与杭州市一并考虑,规划从新安江水库引水解决,引水流量 11.5 立方米/秒,引水量 1.77 亿立

13、方米。整个萧绍平原的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在平原河网相互调济的基础上,不足部分再通过富春江引水解决,富春江引水流量为 45 立方米/秒。3、台州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台州沿海地区包括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县、临海市等地,土地面积 4921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4.8%;2001 年总人口 406 万,占全省的 8.9%;GDP 总量约为 656 亿元,占全省的 9.7%。域内主要水源为椒江流域,流域面积 6603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 67 亿立方米。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1700 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83%。域内主要大中型水利工程有长潭、牛头山、童燎、溪口、佛岭、秀岭

14、、湖漫、太湖等水库。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有水利工程尚不能满足本地区的自身中长期发展的供水需要,其缺水性质是工程性、污染性、资源性缺水兼而有之。现状年总需水量为 8.0亿立方米,预计到 2010 年,用水总需求将达 9.7 亿立方米,遇 P=95%干旱年份缺水量为0.7 亿立方米;2020 年,用水总需求将达 10.7 亿立方米,遇 P=95%干旱年份缺水量为 5.1亿立方米。临海市和椒北地区:本区生活和主要工业用水主要靠调整牛头山水库供水功能,增加牛头山水库的供水量来解决。牛头山水库集水面积 254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2.59 亿立方米,正常库容 1.56 亿立方米,向椒北供水工程的引

15、水线路长度 49.3 公里,引水流量4.0 立方米/秒,供水规模 35 万立方米/天,年供水量 6450 万立方米,工程投资 3.14 亿元。本区的一般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则通过童燎、溪口等水库和河网供水来解决。椒江以南地区:本区包括台州市区(椒南、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玉环县。现状年需水量 6.9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 3.1 亿立方米,一般工业和农业用水3.8 亿立方米,预计 2010 年和 2020 年其需水总量分别为 8 亿立方米和 9.4 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分别为 4.5 亿立方米和 6.4 亿立方米,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分别为 3.5 亿立方米和 3

16、.0 亿立方米。其缺水量分别为 1.5 亿立方米和 4.5 亿立方米。近期通过实施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台州市供水工程,可基本解决缺水问题。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后,正常库容为 4.57 亿立方米,总库容为 7.32 亿立方米,可增加供水量 0.7亿立方米。远期通过实施台州北水南调引水工程,可基本解决缺水问题。北水南调工程兴建朱溪堰坝、十三都堰坝和下岸水库(在建)工程,通过隧洞引至长潭水库,进一步提高长潭水库向台州沿海平原的供水能力。引水隧洞总长度 56 公里,引水流量 10.4 立方米/秒,年引水量 2.0 亿立方米,工程投资 4.1 亿元。本区的一般工业、农村和环境用水通过其它水库及河网水源供水,可基本解决缺水问题。4、温州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温州沿海地区包括以温州市区为核心的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等地区,是我省私有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土地总面积 3572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5%;2001 年总人口 456 万,占全省的 10.1%;GDP 总量约为 783 亿元,占全省的 11.6%;地处瓯江、飞云江、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