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的东北,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的腹地,美丽的松花江畔,崛起一座新兴城市----松原短短的 19 年,松原创造了“松原速度”,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七位,上升到全省第三位,连续七年稳居第三,经济规模进入吉林省第一方阵;松原经济总量位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共 41 地级城市中列第八位;松原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城市之一,以其创世界纪录的 2008 把马头琴齐奏《永恒的圣火》和萨满、格格舞等满蒙文化表演迎接圣火,名列中青网“最具魅力圣火传递城市人气榜”网上评选活动中第一名;松原市被授予“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09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推出建国 60 年来“中国城市发展代表”一共 60 个城市,松原是 60 个入选城市中的一个浩瀚的星空中有一颗小行星以松原命名,松原恰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闪发光,熠熠生辉魅 力 松 原松原市是 1992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全市辖 4 县 1 区和 3 个省级开发区,幅员面积 2.2 万平方公里,有汉、蒙古、满、回等-2-31 个民族,总人口 285 万。
松原区位优势明显20 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国方略》中曾设想在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建设一座称之为“东镇”的中枢城市,就是今天的松原市松原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结合部,处于长哈经济带中间,是黑龙江哈大齐工业经济走廊的近邻铁路、公路、水运发达,是联结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8 市 14 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从松原市区出发,南行 90 分钟可达长春龙嘉机场,北行120分钟可抵哈尔滨登机2009 年,松原市为了更加突出区位优势,加快了公路、铁路、航道、机场的建设步伐,松陶铁路、哈大客专扶余段、长白快速铁路松原段、长春至白音胡硕能源铁路长岭段、松乾铁路 5 个项目纳入部省协议,内陆港项目进入预可研报告编制阶段,松原港建成 3 个千吨级泊位,松原机场选址获批大广、珲乌等 4 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建农村公路1749.5 公里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松原市委、市政府正努力把松原打造成为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松原自然资源富集松原资源富集,物产丰饶松江两岸,良田万顷,鱼米丰盈;查干湖上,浮光跃金,锦鳞嬉戏;松嫩平原,油藏丰富,玉米流金……这里不仅具有“地多、林多、草原多、水面大”等地上资源优势,还有石油、天然气等储量可观的-3-地下矿产资源,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之美誉。
资源特点可以用“一黑(石油)、一黄(玉米)、一绿(草原)、一白(江湖)”来概括一黑”,是指松原地下有以石油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近 13 亿吨,天然气储量 1000 亿立方米,油母页岩储量 80 亿吨中国陆上第六大油田——吉林油田就坐落在这里,2009 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 700 万吨,新增三级油气储量 2.4 亿吨此外,松原还有储量丰富的陶土、膨润土、陶粒等矿产资源,其中油母页岩储量 326 亿立方米,硅砂储量 2 亿吨,二氧化碳储量 1000 亿立方米,正逐渐得以开发和利用一黄”,是指松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上,是全国大型的商品粮基地和油料基地全市土地总面积 2108938 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1026454 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18.3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盛产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作物,粮食年产量在 700 万吨左右松原市所辖 4 县均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其中扶余县、前郭县分别排在全国十大产粮县中的第二位和第六位前郭尔罗斯大米”、“扶余老醋”、“乾安黄小米”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一绿”,是指松原地处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的交汇处,是欧亚草原带延伸的东端,也是吉林省草原比较集中、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全市草地资源丰富,现有草原面积 53 万公顷,年产优质干-4-草 40 万吨。
近年来,通过草原禁牧、草原轮牧等草原建设保护措施,使全市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白”,是指松原境内有“两江、两河、两湖”(松花江、嫩江、拉林河、霍林河、查干湖、大布苏湖),江河总径流量 412 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 8012 平方公里全市总水资源量为 15.57 亿立方米,全省 60%以上面积的汇水与松花江流域 90%以上面积的汇水都流经松原全市境内有大中型湖泊 26 处,有万亩以上泡沼 14 处,有可用养殖水面 100万亩,渔业产量逐年提高,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居全省前列松原文化底蕴深厚松原文化是松辽文化的一部分,她包含草原游牧、渔猎、农耕文化与石油文化,四种文化既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很多的交叉和包容可以说,松原文化的乐章,是草原游牧文化、农业文化、渔猎文化和近代石油文化和谐的四重奏,并以独特的满蒙文化品牌构成了松原城市文化的特色塔虎城、王爷府、孝庄祖陵等遗迹昭示了松原的悠久历史遍布各地的井架、高高的炼塔展现了松原现代生活的画卷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查干湖碧波荡漾、鱼肥水美,2009 年查干湖冬捕入选“吉林八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乾安泥林别具一格、气象万千龙华寺大雄宝殿雄冠亚洲之首、气势恢宏大平原土地-5-肥沃、一望无际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马头琴之乡”,奥运火炬在松原传递期间 2008 把马头琴齐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两大节庆活动已获得“中国十大自然生态类节庆”和“2008 年度中国十佳民俗节庆”殊荣松原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70 多项乌力格尔(蒙古族说唱艺术)、蒙古族婚俗、马头琴音乐、四胡音乐、郭尔罗斯民歌、查干湖冬捕习俗等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 年,大型满族新城戏《洪皓》获“五个一”工程奖和“金孔雀”综合大奖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松原市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据专家介绍:“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填补了全国文物部门多年来没有找到辽代“捺钵”详细地址的空白”松原旅游风光秀美松原是一座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城市,全市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单体景点达到 334 个,涵盖了 8个旅游资源种类的全部2009 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实现 20 亿元,增长 28%在北京举办的 2007 首届中国旅游论坛大会上,松原市被授予“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称号。
松原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全面启动,并纳入国家旅游局创建名录2008 年被中国旅游品牌年会和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会分别评为-6-“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城”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2009 年松原 查干湖冬捕入选“吉林八景”,龙华景区对外开放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与奇特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构成了松原一幅幅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美景——三江口波澜壮阔,惊涛拍岸,大有“东临竭石,以观沧海”的雄壮铿锵之势;查干湖鱼翔潜底,风光旖旎,更以“佛寺晓月、冬鱼奇观”等二十四景观著称于世,是国家级 AAAA 级旅游景区,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荣获 2008 年度中国十佳民俗节庆殊荣;乾安泥林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磅礴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南有桂林,北有泥林”是对其最贴切的赞誉;辽金时代兵家必争之地塔虎城曾是著名的军事重镇和交易中心,如今风蚀雨剥后的残垣断壁静静地卧于良田沃野间,慨叹时光的流逝;大金得胜陀颂碑历尽八百余年沧桑依然雄浑威武,于无声中再现昔日皇家的尊严和霸气……近年来,松原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行、游、住、食、娱、购”旅游六要素,整合旅游资源,以渔猎文化、草原文化为积淀,以满蒙文化为特色,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载体,突出“绿色生态、满蒙风情、民俗宗教、辽金文化”等特色,全力打造旅-7-游品牌,培育旅游精品。
如今,查干湖、哈达山、哈拉毛都、宁江森林公园、鳇鱼圈、珠尔山、大布苏湖和泥林、龙凤山等 9大游览区已初具规模,草原湿地、温泉冰雪、辽金古迹、江湖秀色、泥林奇观、石油钻采、蒙满风情、宗教文化等八大特色旅游产品已享誉海内外松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松原的发展是迅猛的,松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松原城市面貌实现了“三年一小变样,五年一大变样”松原已经从过去环境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干净美丽,现代文明松原市在市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创建“五城”的战略目标,即建成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以这五城为主要目标,大力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实施精细化管理,走科学化的城市发展道路,力争把松原市建设成为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2008 年初,实现了创建国家园林城的目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全面启动,并纳入国家旅游局创建名录;卫生城已达到省级标准2009 年,松原市以创建“五城”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滨江新区、江心岛公园总体规划和 3 个城市出口景观规划、8 个专项规划编-8-制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投资 65 亿元,60 项重点工程交付使用。
松原大桥、滨江大道延伸、夫余广场和江道整治一期等工程完工,建设改造巷路 12 条,壅水坝建设规划通过松辽委许可城市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两座热源厂、江北新水厂投入使用,江南、江北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新增绿地 86 万平方米安装改造路灯 573 级城市管理力度加大,市容市貌整治成效显著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 10 个示范镇和 9 个省级推进村规划编制,投资 2.4 亿元启动建设 27 个项目松原产业特色鲜明经过几年的发展,松原初步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生物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发电等四大支柱产业和新型建材、油田配套、制药等优势产业目前,吉林油田公司、云天化集团、中化集团、中电投集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大型央企已纷至沓来,开办企业2009 年,云天化二期等 44 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海山机械制造等 50 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290 亿元,增长 20%,增速连续 3 年保持全省第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系列经贸招商和考察交流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402 亿元,增长 30.3%;利用外资 10650 万美元,增长-9-26.6%,现在的松原,已经成长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一座以现代经济为支撑的重要中心城市。
2010 年,松原市委、市政府围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创新了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突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开展“大项目建设效益年”活动,活动将做到招商“六个走进”,即:走进央企、走进上市公司和强势民营企业、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走进行业协会、走进中介机构、走进重点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松原经济发展迅猛建市以来,全市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9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900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74.2 亿元,经济总量从建市之初的全省第七跃升到全省第三,特别是从2003 年开始,全市经济年均增速达到 20%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永不止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松原将重点实现“两大目标”:一个是“双一五”目标,就是到 2011 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500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 150 亿元,经济规模进入吉林省第一方阵;另一个就是创建“五城”,即创建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把松原建设成吉林省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今年松原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0-围绕项目建设、投资拉动、结构调整、“五城”联创和改善民生等关键环节,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上做文章,在改革创新和增强活力上求突破,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