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198591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指示以及市县关于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增强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宗旨,努力探索常规教学与科普教育相整合;以科普活动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构建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学校已经成立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科技教育工作,做到不断统一认识,转变工作理念,高效完成学校科技教

2、育工作任务。 2.加强学习。按照科技辅导员素质要求,不失时机地安排科技辅导员到外地学习和培训,力争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充分发挥科技辅导的能动作用。 3.优化工作环境。积极建设科技工作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4.健全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科普活动落实。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抓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在校长正确领导下,我校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学生创新品格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因此

3、,学校配备了科技辅导员负责科技教育工作。 2.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学校设立科普办公室,建设科普橱窗,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校内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 3.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利用墙壁、宣传橱窗、黑板专刊、红领巾广播站、等及时播报(放)科普新闻,宣传科普知识,将科普气息渗透到校园的每一处。 (二)建设科普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师资 学校将健全校内科普教育网络。由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全面负责,并确定科技辅导员具体抓,工会、少先队和班主任配合抓,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还将选送有科技特长的老师外出学习,并积极为教师订阅科普图书,努力为教师做到三个一作好保障服务工作(即订阅一本科普报刊,辅导一

4、个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每周摘录一条科普信息)。 (三)抓科学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1.重视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有各门学科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构成了科普教育的启蒙基础体系。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一是做到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渗透,要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编制了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二是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能齐头并进、相互贯通进行科普教育,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 2.改革

5、课堂教学模式。使新课程改革工作与科技教育得到整合且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对此我们要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指示以及市县关于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增强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宗旨,努力探索常规教学与科普教育相整合;以科普活动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构建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领导。学校已经成立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全

6、面组织领导科技教育工作,做到不断统一认识,转变工作理念,高效完成学校科技教育工作任务。 2.加强学习。按照科技辅导员素质要求,不失时机地安排科技辅导员到外地学习和培训,力争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充分发挥科技辅导的能动作用。 3.优化工作环境。积极建设科技工作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4.健全制度。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科普活动落实。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抓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在校长正确领导下,我校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

7、精神、优化学生创新品格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配备了科技辅导员负责科技教育工作。 2.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学校设立科普办公室,建设科普橱窗,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校内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 3.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利用墙壁、宣传橱窗、黑板专刊、红领巾广播站、等及时播报(放)科普新闻,宣传科普知识,将科普气息渗透到校园的每一处。 (二)建设科普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师资 学校将健全校内科普教育网络。由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全面负责,并确定科技辅导员具体抓,工会、少先队和班主任配合抓,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还将选送有科技特长的老师外出学习,并积极为教师订阅

8、科普图书,努力为教师做到三个一作好保障服务工作(即订阅一本科普报刊,辅导一个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每周摘录一条科普信息)。 (三)抓科学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 1.重视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有各门学科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构成了科普教育的启蒙基础体系。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学校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一是做到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渗透,要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编制了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的目的。二是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能齐

9、头并进、相互贯通进行科普教育,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新课程改革工作与科技教育得到整合且落到实处,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对此我们要做到、少年百科知识报、科学大众开展科技系列活动:少年百科知识报、科学大众开展科技系列活动栏目,定期利用午间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学习科学大众、少年百科知识报、小哥白尼(趣味科学)、学习方法报(自然科学版)、小探索者等报刊的科普知识。 6.营造浓厚的班级、校园文化科技氛围。学校精心布置科技橱窗展现学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是学校科普宣传的窗口。宣传橱窗,有老师专门负责宣传资料的选择

10、、张贴、更新和管理;各班开辟生物角,让学生观察动植物;同时利用班级黑板报这个平台,各年级在黑板报中,专门开辟一个科普角,作好科普知识的宣传。 (五)重视评价的推动激励作用 依据多元智慧理论,努力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要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对于学生要重视过程评价。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他们自主活动的兴趣,锻炼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在每一个学期末开展科普之星评选活动。对于教师的评价。要重视师德,重科普素养,重视过程,重成果。抓实教学六认真,推动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探索、反思、改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科普教师要及时总结年度工作,学校进行考核。 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计划篇二 把科技教育作为

11、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贯彻落实徐汇区关于深化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科技素养的实施意见,做精做优学校科技特色项目,在我校被评为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创建区级绿色学校。紧密依托区域内有效整合的各种科技教育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全方位、多渠道的实施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区科技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制订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注重三个整合,即科技教育的实施与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相整合,与课程教材改革相整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重视渗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创

12、新实践活动,从由点带面到全面推进,实施以探究型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科技教育,提升我校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发展我校的科技特色,推出我校的科技明星。 三、工作内容 1、积极参加市区级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 从学校具体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特长,有选择性、有重点地参加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以及各级各类科技杯赛。 2、继续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主题的科技活动。 我校已成为上海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校,争取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发展,并为全区的知识产权教育贡献力量。以所承办的市二初中杯知识产权科普系列竞赛活动(4月)为载体,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按照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法律法规实现青少年的科学发展。把青少年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的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