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7196923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产业集聚升级指导意见1.建立纺织科技创新平台。市经贸、科技部门尽快组建服务面上纺织企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招投标、产学研联合等形式,每年实施 510 项纺织企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纺织整体技术水平。201X年前完成省棉纺织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实现对棉纺织产品全项目检验检测,为纺织行业提质增效提供保障。3.加快纺织综合市场和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使我市纺织企业订单、销售、原辅料、机物料、配件一条龙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4.认真贯彻落实省银监局、省经信委、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银行业进一步支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浙银监201X146

2、 号)文件精神,为纺织企业纺织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5.发挥纺织行业协会的作用,由协会牵头建立纺织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纺织网,加强会员企业技术培训、技术竞赛、技术攻关等工作,建立会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互助、难点共研、行规自律和风险预警机制。三、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纺织产业集聚升级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负责日常事务,主要是制定纺织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摸清纺织集群的基本情况,排出实施计划。镇乡、街道、经济开发区及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按

3、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分工。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经济开发区及相关镇乡、街道要规划建设符合产业要求的基础设施,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办理落户手续;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确保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顺利推进(具体职责附表)。3.营造舆论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具体政策意见,报道先进典型事例;积极营造我市棉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突出项目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水平,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将201X年确定

4、为 项目建设提升年 。为扎实全面推进 项目建设提升年 活动,特制定以下活动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项目为抓手,结合文化旅游年活动,巩固和提升201X年 项目建设年 活动成果,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项目提质量、扩规模、上档次。总体要求:进一步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加大招商引资和最大程度挖掘利用各项目建设资源为着力点,掀起新一轮旅游项目招商和旅游项目建设热潮。 二、工作目标通过 项目建设提升年 活动的开展,抢抓机遇,调研谋划一批前期项目;突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新的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完成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在建项目。确保全市旅游项目的投资总量,项目单体投资

5、额度,项目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年力争开工新建项目1 项,完成续建项目 4项,完成投资额1.48 亿元。三、工作重点1.提升项目建设规模和质量。加大项目建设规模,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在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项目建设效益和质量,结合文化旅游年活动,突出项目文化内函,提升项目文化品位。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做好项目资金的科学拼盘,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开放项目所有权,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建立项目分类管理和日常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做好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3.提升项目建设的服务环境。及时申报国家、省级、市级重点项目,争取上级政策和行政补助;加强市级项目库建设;落实责任制,建立项目建设领

6、导协调机制和联系人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4.提升项目招商引资成效。策划、包装一批有资源优势、有新意、有前景的旅游地产、休闲度假的招商引资项目,成立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 四、保障措施1.完善机制。建立项目联系人制度,由旅游局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为联系人,协调处置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年终考核评比,给予一定的奖励。严格考核。根据项目开工情况、实施进度、投资额度、完成情况等,实行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督查、一年一总结,强化项目进度和质量的考核。 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与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加强农村

7、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关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重大民生战略、民生目标、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惠民惠农的最大基础性工程。为加强农村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经市政府研究,现就加强我市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目标任务镇乡、街道要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和网络,努力实现服务设施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经费保障有力,队伍稳定,业务熟悉,农村居民满意,劳动保障和社会救

8、助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到201X年底,全市有30%的行政村建立起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到 十二五 末,全市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二、工作职责农村村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统一称为 村(社区)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 ,作为村级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协助镇乡、街道做好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1.协助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咨询等工作;协助开展辖区内人力资源登记管理和就业服务,负责录入和及时更新人力资源数据库;3.协助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指导和农村低保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4.协助社

9、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辖区内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费用征收、待遇支付和领取资格认定等工作;5.协助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其他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6.协助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7.协助做好五保对象的认定和供养协议签订工作以及散居五保对象的日常服务工作;8.协助做好申请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家庭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收入核定、张榜公示、定期复核、公益劳动管理、走访慰问等工作; 9.承办上级劳动保障、民政部门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三、工作要求(一)建立基础台帐。摸清辖区内人力资源和用工底数,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救助相关

10、信息的基础台帐,全面反映辖区内的居民、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社会保障和救助情况、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及用工需求情况、劳资纠纷调处情况。把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延伸到村,落实基础台帐实名制,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提供就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发布职业供求和职业培训信息,组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协助落实促进就业相关政策。创新就业服务方式,促进劳动者有序就业。(三)协助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协助做好辖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资格认证、死亡人员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等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城乡居

11、民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宣传发动、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等服务工作。(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推动本辖区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基层和谐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推动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和谐企业活动。协助劳动保障监察平台实施 网格化 监察管理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助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维护辖区内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协助做好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协助做好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的排查和认定工作,协助镇乡、街道做好与五保对象签订五保供养协议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五保供养对象生活状况,协助做好散居五保对象的日常服务工作;及时了解辖区内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掌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需求,协助镇乡、

12、街道做好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的申请受理工作,会同镇乡、街道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入户调查工作,掌握申请救助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困难程度,核定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协助村民委员会召开民主评议会对申请家庭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提出初步救助建议;协助镇乡、街道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救助家庭的动态管理,负责救助家庭基本情况及救助情况的张榜公示工作,负责低保对象公益劳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镇乡、街道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的实施工作,开展慰问走访工作,及时为困难家庭提供救助服务。四、人员配备与经费保障(二)服务场所和设施设备。充分利用行政村办公场所,以

13、满足工作需要、方便群众和经济实用为原则,综合考虑服务对象数量、服务内容等因素,原则上安排不低于 15 平方米的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场所。每个村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配备满足日常工作及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和复印件等设备。同时,加快推进市、镇乡、村三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平台、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的业务联网,努力实现业务协同处理,信息资源共享。 (三)资金保障。村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的人员和工作经费,以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解决。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员报酬,依据辖区人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采取基础补贴加全村人口数补贴的方式,通过考核实行以奖代补形式由所在村负责发放。基础补贴每村1200元年,人口补贴 1元人 年;工作经费根据对村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的年度考核情况,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补助到所在村,人口在 1000 人及以下的1200元年,1001201X人的1600元年,2001 人以上的 201X 元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经费中列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