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7195065 上传时间:2018-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定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孔子的教育思想王 成 莎(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历史系历史学专业 2012 级)摘 要: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其教育思想有深刻的教学理论和重要的实用价值,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革新有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孔子;教育目标;教育作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孔子(公元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曾周游列国,宣传其政治思想但是未被采纳。后来他亲自实践自己教育的理念,创办了儒家学派,编订六经。其著作和讲学活动,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

2、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一度引起过轰动性的影响。一、孔子的教育目标第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孔子道德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一部分,也是要围绕其核心思想进行的。孔子孔子所讲的“仁”是多元的。 “仁”对学生的教育在战国孟子继承的则是“仁政” 。其原因是,在这段时间内“仁”的文化会走向政治。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学而优则士” 1365 这也就表达了学为出仕。学就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孔子本人也是多次入仕。孔子自己也说:“学也,禄在其中矣。 ”2303 结合孔子“仁”的思想和春秋诸国争霸社会需要,孔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为现实服务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以“仁”要求自己,在道

3、德层次能身体力行,在政治上施行先代遗风。 第二,在孔子的教育中多次对其弟子提出仁德的教育,在孔子的言行方面也是处处以仁德为标准。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更多的针对政治层面。孔子的仁德更多的是针对道德层次。在道德上孔子要培养的是有良好思想品德,并能在言行上践行仁德。总结起来,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他所说的君子更是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来讲的治国人才,通过教育来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孔子推崇“贤人政治,即培养道德高尚,文化知识渊博的人去从政,参加社会治理。另外,孔子重视人的价值,通过教育来开发民智。虽然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的统治阶级服务,然而他的教育目标却不单是只是在为了政治。在

4、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政治道德与社会道德往往交织在一起。孔子当时的政治目标追求是回到先代大同社会,他的教育总目标就是培养完全符2合“仁”的施政政治者,这些人道德高尚谨庠序之教影响着别人。二、孔子关于人及教育作用的认识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社会,可以为社会上层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理想的社会。孔子开办私学也是有这样的目标。在针对人的教育方面,孔子关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323 的人性认识和后天学习重要性认识。突出强调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通过后天学习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会变大拥有不同的品格和能力。孔子认为人只要接受教育,受到教育影响,通过自我教育

5、,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论语阳货篇载:“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对子路的教育,就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他认为本性爱好“仁信直勇刚”这些德行,但是如果不认真学习,而且也不虚心接受教育,就不但不会形成属于自身的品质,反而会导致“愚荡贼绞乱乱狂”的弊病。可见“仁知信直勇刚”与“愚荡贼绞乱狂”之间的转换,是以教育为契机的。孔子的社会实践让他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加上他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所以他提出了“庶” “富”

6、 、 “教”的施政大纲。 “庶”指的是普通的社会劳动大众,“富”是指社会财富, “教”是指教育。人口、财富、教育被孔认为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实践证明,这三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任何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要求。孔子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针对的是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人,另一个是国家。对于个人教育的作用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自己良好的人格,在道德上具有良好的品格;二是拥有较高的才能,也就是君子六艺加上相当的政治才能。教育对于国家,孔子将其上升到立国的高度上。教育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这也就是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三、孔子的教育内容在孔子明确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孔子的教育内容就变得丰富了。针对这些教育

7、大纲,孔子具有针对性的编写了教材。孔子对以往的典籍进行删减加增的改编,将其变为自己教育需要的内容。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是孔子教育的主要教材。孔子将诗删至三百零五篇,内容概要是“思无邪” 。书则是三皇五帝及周代的历史文献, 乐是礼乐制度, 易牵连更多的是哲学思想,在孔子教育思想的表达上,体现在他教育内容上升更多的是春秋 。3诗是西周和东周的诗歌选派,现存三百零五篇,是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完整与可信的书籍。其中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是十五国的民歌,最有价值。孔子以为“不学诗无以言” 2328 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

8、木之名。 ”2329 孔子认为,学诗有很多作用,但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封建道德。所以他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23 诗经保留了很多的民歌,使我们可以从这里了解古代人民对剥削的反抗情绪和渴望解放,祈求“乐土”的迫切心情。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尚书 ,孔子选用尚书目的主要是从历史知识中,让学生汲取营养。学习书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吸取政治经验和思想营养。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以探知古往今来。学习书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政治见解,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孔子极为重视礼与乐 。 礼中一部分是由孔子本人所制定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154 孔子希望通过

9、礼教来培养人们遵守规则和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严格要求自己。古代所谓乐经 ,据说已失传。音乐是孔子所重视并且特别爱好的。孔子喜欢歌唱,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2144 他不仅重视音乐的审美价值,尤其重视它的道德意义,亦即政治意义。 “子谓韶 (据传,是舜的音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武王之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266 古代的乐教实际上是和诗教分不开的。乐和礼又都是密切相结合的,重要的礼仪,总是有相应的音乐随着伴奏,使它能深入人的情绪,引起共鸣。孔子认为礼教和乐教是作是的统治者对民众进行教化的主要手段,他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239 但

10、是礼与乐的作用,也有所区别。礼能够从行为上规范人们的所作所为,乐能够从感情上去陶冶人的情操。这就是所谓“乐所以修内” , “礼所以修外。 ”2310 在孔子的教育上礼 , 乐承担着对学生内外兼修的道德情感素质培养的内容,即“善”与“美”的统一。易是商周之际一部讲占卜的卦书,内容神秘复杂。朱熹则认为孔子是年近七十岁才学易 。孔子教育弟子从易中汲取思想品德修养的力量,并持以恒。春秋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上占有重要部分。 春秋经孔子编写其中融汇了大量的孔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尤为重要。也表现在孔子弟子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追求、政治选择、对于世界的认知。此外,孔子也重视对学生体育

11、知识的学习,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发,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强健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进行军事作4战。总体来看,孔子的教育内容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孔子教育的弟子不仅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对历史变革的洞察,学习先王的礼乐制度。要求弟子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提升自身的素质,而且也必须具有实践的能力。四、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教育根本目的是改变社会现实,由于他长期处于社会下层,根据对下层人民意愿的了解,这也促使了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和主张。即人人应该受教育的主张。即凡是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龄,又志于“学”的人,不论出身高贵还是贫贱,都可以作为施教对象,一律给予

12、教育。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2129 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有教无类的原则下收取一定的报酬。关于“类”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梁代皇侃曾说:“人乃有贵贱,官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4199孔子招收各种各样的学生,不论其出身的贫富贵贱,孔子均平等的对待,给以教育。“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都能有条件接受教育的教化作用。以服务社会的目的,培养了一批贤德的人,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把孔子的“有教无类”理解为“全民教育。 ”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

13、下,孔子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全民教育”的主张。但是他倡导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其历史意义和进步意义皆在于此。今天,提倡的普及义务教育及全民教育,都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有重要的联系。五、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的提出,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和其它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学、教育工作。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最突出的方法是因材施教。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分为两个方面的。一是针对学生的未

14、来。发扬学生的特长,弥补学生性格的不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二是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他仔细的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性格进行教育。在论语先进篇记载:“子路5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289 同一个问题,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教育方法培养较为典型的例子有子路、颜回、子贡、曾参等。有的长于“德行” ,有的长于“言语” ,有的长于“政事” ,

15、有的长于“文学。 ”62080 所以“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对现在教育的发展很重要。在当下社会,教育出现的种种现状,例如,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有些老师忽略了学生个性方面的培养,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的发展情况,因人制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而且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二)温故知新孔子认为学习是不断巩固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2125 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

16、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这也就是孔子在教育方法上的重要技能。只有不断的回顾才会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巩固学习过的内容,这样才会对其有新的理解意义,以及得到新的认识。(三)学思结合孔子从自身的实践例子出发得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 “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学习知识不去思考而是简单的背诵知识,简单的看来也就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这样对于所学的知识仍然是迷茫的。通过先前“学”与“思”的解读,会觉得他们同等重要。但是孔子虽然也重视“思” ,但他却更重视“学” ,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