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7183586 上传时间:2018-01-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卜、祝、史、师,地方设侯、伯。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一) 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和管

2、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二)宗法制1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总结: 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以

3、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四、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 1 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2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3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五、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六、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

4、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七、中央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化秦 汉 隋唐 北宋 元(三公九卿) (中、外朝)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一省二院)1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决策机构,且起用布衣为相;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隋唐三省六部制: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宋“二府三司”制中中书门下、枢密院合称“二府”。4元“一省二院”指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八、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秦 汉初

5、汉中后期 隋 唐 北宋 元 (郡县) (郡、国) (州郡县) (州县) (道州县) (路州县) (行省、路府州县)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2汉武帝东汉末年,设州为监察区,长官为刺史;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为州、郡、县三级。3唐太宗设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 4宋太祖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将道改为路。5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九.1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

6、六部,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2内阁的创立: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明宣宗时授予票拟权3清朝君主制度达到顶峰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1)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机要) 皇权(受限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皇帝(集权)(3)雍正:军机处的设置(上传下达)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和地方服从中央 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影响:积极有利于国家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人民创造灿烂文明

7、。消极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及人民的抗争1爆发的根本原因(目的):列强为夺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2经过:1840 年 6 月爆发,1841 年强占香港岛,1842 年 8 月,入侵下关江面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 p.24:割地(香港岛);赔款;开五口通商(广、厦、福、宁、沪);关税协定。其中五口通商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4影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外国

8、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抗争:1841 年夏,三元里人民抗英;定海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人民的抗争1根本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修约”讹诈,未能如愿。2英法联军疯狂洗劫焚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3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p.25)4至 19 世纪 80 年代,俄国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平方千米的领土。5. 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6抗争

9、:1859 年,直隶提督史荣椿等死守大沽炮台,壮烈牺牲。三、甲午中日战争及人民的抗争1根本原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2.经过: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之战、威海卫战役。黄海大战失败后,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灭。3结果: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p.27)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打击最大。马关条约开放内地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p.27)6抗争:平壤战役中的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壮烈殉国,爱国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与日军浴血奋战。 四

1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人民的抗争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p.28)5.义和团运动: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口号扶清灭洋;活动在廊坊附近抗击八国联军;意义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第 2 课 抗日战争一、全民族抗战11937 年 7 月 7 日的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32抗击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场大会战,分别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3。3.抗战初期两大胜仗:平型关、台儿庄战役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937 年 12 月,南京大屠杀;1941 年,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三

11、、抗战的胜利1 经过:1940 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1942 年,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2.意义:(国内)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起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 1 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社会矛盾激化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开始与初步发展时期:185

12、1 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定都天京全盛期:北伐,为推翻清朝;西征,为巩固天京;东征,为断绝清朝的财源。转折点: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1864 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三、探索救民方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185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的原则。(p.38)2.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第 2 课 1. 酝酿:1905 年,孙中山、黄兴等人成立了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孙中山在

13、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爆发:1911 年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独立3高潮: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 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等(p.4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4. 结局 1912 年 2 月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结束。同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评价: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

14、和观念深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失败表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第 3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 五四运动1导火线: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五月,中心在北京,斗争主力是学生;六月,中心在上海,斗争主力是工人阶级。3结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各阶层作用(先锋:学生,主力:工人 p.51)4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15、中共一大:1921 年 7 月 23 日,通过党纲、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宣告共产党的诞生,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是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三、国共合作1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新三民主义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 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结果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四、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1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找到正确的方向。2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粉碎了敌人三次反围剿;1931 年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五、长征(1934.101936.10)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党内左倾冒险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